已經(jīng)進入了羽翼飛行隊特訓(xùn)小隊的七名隊員,克制不住人能飛起來的誘惑,強烈的要求,進行一次試飛。
作為總教練的武文,很是想等他們先打牢了基本功夫,然后再小試一下,對于起飛,是難度相當大的一步,這必須遵循欲速不能達的這條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
此次已不是第一次答應(yīng)學員們做試飛動作,武文在一次演示的時候,就有學員強烈要求過,因當時沒能飛起來而出了洋相。
已經(jīng)過了那么多天的強度體能鍛煉,應(yīng)已有大幅度的長進。此次試飛,希望能突破禁錮這一難度跨越。
張兼作為隊長先來小試一次。在總教練的提示下,伸直雙臂,讓雙翼盡量張開,借著伸展之時,上體向前探出,使人體的重心部分與地面保持成最小角度,就是在這種同時相互的配合之下,翅膀的扇動,必須跟探出去的上體,保持在同一時間點上。
在這個過程之中,最關(guān)健的一步,就是當上身欲想向前撲伏過去之后,展開的翅膀必須要振動,產(chǎn)生了空氣的壓力,使人體有上托的勢,保持一個前傾起飛的勢態(tài)。
在此一頃刻之間,如果得不到一種上浮力的支配,人體就會前伏跌撲下去,這樣,起飛就以失敗告束。
張兼原是一個很出色的賽馬手,騎在奔馳的馬背上,就有一種飛的感覺。當張開了兩翅膀后,在上體還沒有往前探出去之勢,就扇動了羽翼,上身會向后仰起,這種姿勢當然不對,自然就打亂以后所有步驟的進行。
但是待身體保持平衡之后,再還可以試一下。
當展開翅膀之后,對下面的空氣就有一種壓力。只要扇動,就能使保持傾斜出去的上體有一種搭載的力。隨著翅膀振動的頻率加快,將重心繼續(xù)往前傾倒,真的能讓50公斤重量的人體懸浮起來嗎?
張兼抖動的翅膀,腳尖頂著地,使身體的重心向前移動。由于人的雙臂是長在肩膀上,前面的重量只占了整個身體的重量不到五分之一,這樣以來,在控制平衡之下,當人體托起之后,就增加了不協(xié)調(diào)的難度。
因此,張兼不斷地扇動著一對翅膀,盡量的將人體的重心往前壓,控制著受到風的推送力,不至使人體再次發(fā)生后蹦,幾只腳指頭死死的頂住著地面,有時借著雙腿的彈力,能收縮一下,由于無法把持住身體的重心,冷不丁的一個后裁跟斗之后,來了個仰面朝天,那樣就摔得很慘。趕急遞下兩只腳,使勁地頂著地面,保持著等待繼續(xù)起飛的姿勢。
就好像兩只手已經(jīng)抓住了馬的韁繩,就是沒有蹬上馬銨,已到了這個地步,離起飛就應(yīng)該很近了。張兼感到越來越難以控制自己身體的平衡。焦急的喊道:“總教練,我怎么就飛不起來呢?”
“因為你用雙手臂還無法支撐住整個身體,懸空時的平衡?!蔽湮拇鸬?。
張兼不能再堅持下去了,減慢了兩手臂的擺動,雙腳著地,慢慢的停住了翅膀的振動,趕緊著收縮了伸展的翅膀??诶锵翊謿?,念道:“這起飛的一步,太有難度了!”
“你張兼算表現(xiàn)好的一個,沒有向前栽倒,沒有往后仰頭,沒有摔個四肢朝天?!蔽湮淖隽艘粋€小結(jié)。
第二個試飛的是黃樹賢,他原本是極限運動學院的一個翼裝飛行員,在這方面比張兼應(yīng)有經(jīng)驗,他是否會成為第一個能飛起來的隊員呢?我們將拭目以待了。
黃樹賢卸下胸前掛著的長包后,像張兼一樣,雙臂套上了裝備,隨著舉起,受到重力的影響,隨之裝備慢慢的收縮,然后抖動,使之羽翼緩慢地伸展開來。
他比張兼好像要聰明,隨著羽翼的往下移動,隨之上身朝前傾斜過去,這樣有他的優(yōu)勢,利用臂膀的上下移動,來分出,人體前后各占重量的比例,以至找到身體的平衡支撐點。當遞到腰部之處,用臂部的抖動產(chǎn)生的浮力,可以將身體懸空起來。
隨著翅膀的扇動,人體的重心會往前移動,由于沒有摔開膀子扇動的翅膀,空氣產(chǎn)生的壓力不夠,加上上部分的重量,超過了自己的控制力,只聽到“哎呦”的一聲,上體撲倒了下去,還好,兩手臂趕緊收縮攏來,急切之中支住了地面,沒有發(fā)生狗啃屎丟人的丑相。
武文還以為作為翼裝飛行隊員的黃樹賢,會打破隊員們中零的突破,給他帶來一個驚喜,結(jié)果比張兼的收官還要慘。
“不可能嗎,'黃鷹‘,一個翼裝飛行隊員,怎么沒有飛起來呢?!蔽湮臑樗械娇上?。
黃樹賢倒是平緩著口中的氣流,回道:“總教練,這飛起來的運動,起飛是第一步,太難了!”
“不單鳥兒起飛的第一步有相當大的難度,而且飛機的起飛,所消耗的油料,是整個航程之中最大的燃料消耗時間?!蔽湮穆杂兴嫉恼f道。
“我在極限運動學院翼裝飛行隊里,沒有起飛這一步,要莫從飛機上跳下去,借用簡裝的翼裝,滑行而下;或者是從高高的懸崖上,跳下去,做著翼裝滑翔表演。”黃樹賢轉(zhuǎn)動著腦袋,有些心灰意冷了。
“其實你起飛的姿勢是對的,關(guān)健的一步,不但沒有控制住身體的平衡,而且你臂膀的振動頻率不夠,也就是你臂膀的力度發(fā)揮還達不到標?!蔽湮淖隽它c評。
“謝謝總教練的指點,我一定會加強臂力的練習?!秉S樹賢有些感激地回話。
排在黃樹賢后面的是馬騰,他原是騎自行車的運動員,對于如何掌控一輛需要找到平衡點的自行車高手來講,然而,怎么來駕馭裝在身體上的一對翅膀,控制著平衡,應(yīng)該不成問題的嗎。
一輛自行車,對于他來說,坐在上面很容易找到,它的控制點,然而,這綁在兩臂膀上的一雙翅膀,雖輕得像捏在手中的一把大扇子,但難以找到重心。馬騰是一個聰明的人,總教練點評黃樹賢時,他的姿勢是對的,馬上將翅膀往下拉動,一旦上體向前傾斜去時,張開的兩翼就感覺到了有一種向上托起的力。只要抖動幾下,加上馬騰這身材瘦小,飛起來,應(yīng)該有希望。
因為急切之下,像他這種身體瘦小,重量不夠,翅膀的扇動不要過急,還是沒有控制住平衡,人體往后翻滾了下去,一屁股下落在地面上,摔得有點狠,沒有馬上爬起來。
“總教練,我無法控制住平衡?!瘪R騰還是想再試一次。
武文喊著:“只能給你一次機會?!?p> “總教練,給一次機會太少了?!瘪R騰頓時裝出要哭喪著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