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韻兒坐的這頂是八人抬花轎,抬轎者都穿一色特制的緞子馬褂。
坐花轎還有意義: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
所以這就可以看出來墨王還是真心實意想娶她的!
準(zhǔn)備的很是周全,更何況親自上門娶親,可不是羨煞旁人了!
炮仗起,大紅燈籠開路,沿途吹吹打打。好一番熱鬧景象!
道路兩旁人頭攢動,人擠人,肩擠肩!都是為了看個熱鬧,圖個喜氣,在撿點漏,
有負(fù)責(zé)沿路撒銅錢的,墨王準(zhǔn)備的也非常豐厚,基本人人都能分到!
“花轎進(jìn)門嘍!”幾個孩子歡呼到原來已經(jīng)到了墨王府上了!
墨王這邊人手配備齊全,一看到轎子到了,立馬奏樂放炮仗迎轎。
停好轎后卸下轎門,有一名五六歲盛妝幼女(俗稱“出轎小娘”)迎新娘出轎,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始出轎。
葉韻兒的蘋果也早就吃完了,自己將嘴巴又上了點妝,跟著小姑娘出來轎門。
這時新郎墨王也是立馬下轎牽過葉韻兒的手!
“墨王……這……于理不合!”喜娘吞吞吐吐說道!
“是本王娶妻,自然給他最好的,進(jìn)我家門理應(yīng)由我親自接進(jìn)家門,其它照常舉行!”墨王殿下說道。
葉韻兒想把手拿出來,無奈抓得太緊伸不出來!那就由著他吧!
墨王看她沒有掙扎了,稍微放輕了力道。率先跨過一只朱紅漆的木制“馬鞍子”,步紅氈,牽著葉韻兒一起!
喜堂布置與各地相同,拜堂儀式則稍異,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贊禮聲動作。
贊禮者喊:行廟見禮,奏樂!(樂起)主祝者詣香案前跪,皆跪!
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贊禮者接著贊唱:升,平身,復(fù)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讀祝章!
由一個十三四歲小儇跪在右側(cè)拜佛凳上讀畢(事先念熟,不可讀錯)。贊禮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整個過程總稱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最后贊禮者唱:禮畢,退班,送入洞房!其間,新郎、新娘在拜堂時,有搶前頭跪習(xí)俗,謂誰跪在前面,以后就可管住后者,
致鬧出邊拜邊踢墊子,新郎拂袖而起拒拜的笑話。在這里墨王特意跪在了后頭!
“終于結(jié)束了,”葉韻兒想著。這個時候眾人將二人送向洞房(新房),
繁縟的拜堂儀式結(jié)束了,有兩個小儇捧龍鳳花燭在前面引導(dǎo)著,新郎墨王這時執(zhí)彩球綢帶引新娘葉韻兒進(jìn)入洞房。
雙腳必須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過一只,)這里有5只,喜娘又遞傳給前面的接鋪于道路上,意謂“傳宗接代”、“五代見面”。
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稱“坐床”,
有一名福壽雙全婦人用秤桿微叩一下新娘頭部,而后挑去“蓋頭篷”,
意示“稱心如意”,謂“請方巾”。(這里跟們了解的不一樣哦!是由福壽雙全夫人挑蓋頭的!)
新郎墨王稍坐兒就出去了,新娘換妝,客人吃“換妝湯果”。
好羨慕人家的婚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