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入宗
洗塵山往后共有十三重山峰,其中妖獸無數(shù)。
聶擒熊沒有隨從在外,相熟的同門也早已離去,下山后直接朝后方走去。
“來者可是聶擒熊?”他走到洗塵山外圍,一個年長雜役弟子道。
聶擒熊點了點頭,取出自己的令牌。
那人看也沒看,直接打開身后法陣道:“沿著小路一直走,切記不要離開小路范圍。”
此前聶擒熊已經(jīng)聽同門說過數(shù)次,點頭應(yīng)下后走出法陣。
身后的雜役弟子剛關(guān)上法陣,聶擒熊就看到身前樹林晃動,幾頭身軀碩大的妖獸從林中竄出,死死盯著他。
嘯風(fēng)狼、黑目妖虎、火麟蟒……
每頭妖獸身上都是傷痕遍布,明顯受過極為殘忍的折磨。
聶擒熊心里沒有半分同情,這片山峰被稱為囚妖山,里面的妖獸每一只都造成過屠村破城的災(zāi)難。
赤風(fēng)宗從開創(chuàng)山門起,就設(shè)立囚妖山,無數(shù)年來已經(jīng)不知困死了多少妖獸。
門中弟子修行法術(shù),若是舍得銀錢,也可以租借浮空樓船在囚妖山上空練習(xí)道法。
聶擒熊踏出一步,前邊幾頭妖獸一起躍起,想沖上小路把他撕碎。
妖獸即將沖上小路兩側(cè)的剎那,一縷縷紅色線條生出聚成一張血網(wǎng),把小路兩側(cè)護起。
那些妖獸碰到血網(wǎng)后,瞬間發(fā)出一陣慘叫,接著更加兇戾地朝聶擒熊吼叫撲咬。
聶擒熊自幼見過不少妖獸,這些妖獸對他的驚嚇甚至比不上當(dāng)初的那頭獨角刀鹿。
一路伴隨著各種妖獸吼叫,與逐漸興起的廝殺聲,聶擒熊一點點深入重山。
山路極長,直到第二天天亮?xí)r分,他才終于登上最后一重山峰的峰頂。
山峰背面,一片極為寬廣的城池依山而建,一直蔓延到極遠(yuǎn)處的六極海中。
從青鶴縣過來的途中,聶擒熊見識過不少城池,但是沒有一座城池有六極城百分之一的宏偉。
“上來?!币粋€白發(fā)老者端坐在一只丈長的飛鶴法器上道。
聶擒熊快步過去,躍上法器后,老者直接控制法器朝遠(yuǎn)處飛去。
飛鶴法器繞著六極城飛入海洋范圍,聶擒熊朝下看時,看到許多修士在施展法術(shù)凝石建陸,向海洋深處延伸。
據(jù)說六極城最開始時,為了抵御六極海中的無盡妖獸,僅占據(jù)靠山的一小片區(qū)域。
后來隨著赤風(fēng)宗日益壯大,六極城不單從山腳擴散到海邊,還一步步向深海延伸。
飛出一個時辰左右,聶擒熊遠(yuǎn)遠(yuǎn)看到一片巍峨山脈,和六極城一樣延伸到海洋深處。
天南妖山的盡頭,赤風(fēng)宗的山門所在之處——葬妖群山。
原本這里每一座山頭都被各路妖獸占據(jù),赤風(fēng)宗從天南妖山外圍一路殺到山尾。
一處山門、一處城池,它們像是一支兩股叉,深深地插入六極海中。
法器在群山外圍一座低矮山頭落下,老者沒有下來,指著山頭上的茅屋道:“湊齊十人后,有人過來帶你們?nèi)腴T?!?p> 聶擒熊躬身謝過后,朝茅屋走去,途中見到的三個修士都是從未見過。
他并不意外,囚妖山外類似洗塵山的地方不止一處。
赤風(fēng)宗招收弟子的方式更是極多,丹胎境之上的弟子收徒、宗門交好的家族舉薦、完成宗門懸賞的散修……
第三天中午時分便湊齊十人,一個白衣俊秀道童過來道:“諸位師兄、師姐,請隨我前去入門?!?p> 眾人跟著道童下山、穿林、繞石,最后再一處幽深山谷盡頭停下。
山谷盡頭有座三丈高的紅銅大殿,一個白衣白發(fā)修士背對著他們,站在殿前。
“聶擒熊!”十人站了許久,那白發(fā)修士突然道。
聶擒熊上前兩步俯身拱手道:“弟子在!”
白發(fā)修士轉(zhuǎn)身打量了他片刻,翻了翻手中書冊道:“你可聽說過五色天上的六真金池?”
“弟子見識淺薄,不曾聽過?!?p> “那處六真金池,池中金靈極盛,如今被金眉熊一族占據(jù)。
你名為擒熊,又修行金系功法,看來你與此地有緣,今日宗門賜你道號‘六真’!
希望你日后好生修行,有朝一日替人族修士奪回這處靈地!”
沒想到宗門竟然這般看重自己,聶擒熊心中一熱,拱手道:“六真,定不負(fù)宗門栽培!”
白發(fā)修士笑著點點頭道:“很好!不愧是我赤風(fēng)宗弟子?!?p> 聶擒熊退回到原處后,心里仍舊有些激動,把六真金池與金眉熊牢牢記下。
但是等到白發(fā)修士給眾人一一賜下道號,聶擒熊不禁苦笑著搖了搖頭。
短短不足一刻鐘時間,這白發(fā)修士便把天地間十個有名有姓的修行靈地,“分封”給了十個剛?cè)腴T的凝氣弟子。
賜下道號后,白發(fā)修士便轉(zhuǎn)身進入殿中。
另一個道童出來給眾人重新?lián)Q過身份令牌,長五寸寬三寸的赤紅玉牌,玉牌中有一道清晰人影,面目神情栩栩如生。
隨后道童又把他們帶到一片寬闊山谷,山谷兩側(cè)遍布各種竹樓木屋。
“諸位師兄可在此處暫居,等拜入山、島之后,再另擇住處不遲?!?p> 說完道童朝眾人行了一禮,躬身退走。
聶擒熊別過幾位同門,找了個無人竹屋進去,取出在功法大殿中記錄的筆記回顧。
“壽鳥島,法身根據(jù)妖獸云中壽鳥而來,壽鳥身輕、寄靈云而生。修行此法身壽元綿長,身法迅捷飄忽。
但是壽鳥體弱,每隔半個時辰需要沉眠修養(yǎng)一刻鐘,成就丹胎境后稍有緩解?!?p> “黃龜島,法身源于深藏地底的黃金龜。修行此法身壽元綿長,金系防御道法極強。此外沉入靈氣充沛的黃金砂中沉眠可延長壽元。
但是黃石龜肉身笨重,功法雖然稍有改進,但法力仍舊遲滯,行動遲緩?!?p> “不死山,法身源于不死鬼木。修行此法體內(nèi)孕養(yǎng)一道血氣本源,本源不傷,性命無憂。
但是血氣本源若有損傷便會陷入長久沉眠,只有本源恢復(fù)才會蘇醒?!?p> “云鯨山,法身源于云中壽鯨,與云中壽鳥出自同一個崩滅的小世界。
二百年前云鯨宗并入本宗,先后三名弟子修行此法身,突破丹胎境后陷入沉眠,肉身衰敗而死。
云鯨宗前任掌門,至今仍在云鯨山沉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