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吃好,木木在書桌前寫作業(yè),爸爸看著四方小桌上摞的好幾堆高高的書本,和桌前伏案的木木,很寬慰。
他走過去拍了拍木木的頭,說:大閨女,這寫作業(yè),要擺這么多書,這架勢不得了,這書都看過嗎?
木木尷尬一笑,有些真沒看過,但擺出來比藏起來好,習慣了被書本“壓頂”的感覺。
木木指著一道數(shù)學題,問:爸爸這道題我不會做,你看看給我講講。
爸爸看了眼移開,說:不會做了,數(shù)學公式都背不掉,我現(xiàn)在看就是天書。
木木用筆撓著頭說:媽媽一直夸你數(shù)學好呢。
爸爸不好意思的說:是挺好的,不過現(xiàn)在忘干凈了,全還給老師了。
木木輕輕笑了笑,然后拍著面前一摞一摞高高的書本,繼續(xù)寫作業(yè)。
爸爸說:那你寫吧,我出去了。
木木點了點頭??粗职肿叱鋈サ谋秤?,心里升起與以往不一樣的情感,這里面的原因,或許是長大了,或許是沒長大。
爸爸的肩很寬,媽媽總調(diào)侃一個小孩打橫抱起來都沒你爸肩膀?qū)挕?p> 爸爸走路姿勢很好看,他一米七二三的個子不算高,卻因為肩寬不駝背,所以看上去很挺拔。爸爸的長相算是帥的,額頭平整不算寬,上學時圓圓胖胖的臉,經(jīng)過生活的錘煉,不胖了,臉沒有那么多肉了,也就沒那么圓了,明朗有力的下頜線出來了,整個人看上去年輕帥氣,散發(fā)出來的氣質(zhì)有校園書生的儒雅,也有被社會歷練出來的狠勁。
媽媽說,在外面打工,別人都以為爸爸是媽媽的弟弟,因為爸爸顯得年輕,比同齡人也顯得年輕許多,生活的重擔壓在兩個人肩膀上,爸爸媽媽挑著這桶水,一個火急火燎,一個慢慢悠悠。性格的差異也注定了容顏的差異。
三奶說木木像爸爸,媽媽說不像,像她,還拿出年輕時的照片給三奶看,三奶看著照片說,木木的確像媽媽,不過這么一看,你和懷善年輕時長的就像了,注定是緣分啊。
但木木并沒感覺爸爸和媽媽長得像,都說夫妻相夫妻相,或許是因為孩子又像爸又像媽,總結(jié)出來夫妻相吧。
而爸爸在木木心里,他嚴肅冷冰冰,冷漠不茍言笑,不溫柔不和藹沒有耐心,端著大人不可忤逆的架子,脾氣偶爾暴躁炸裂。小時木木被打的次數(shù)也不算少,在爸爸他們那個年代,大人打小孩,老師打?qū)W生,就跟嗑瓜子一樣稀疏平常。小時候不吃蔥不吃青菜被打,考試考得不好,更是被打的升級誘因。媽媽會護著說,你一年回來幾次還打小孩,小孩成績好不好跟你有什么關(guān)系,你教過她一道題目,一篇作文嗎,你不慚愧還去打她。
但媽媽轉(zhuǎn)頭又和木木說,你爸爸喜歡你,只因是大男人不好意思說出口,他還是很疼你的。
其實,那時年幼木木何嘗不是,喜歡說不出口,不喜歡也說不出口。
生活的大多數(shù),哪有絕對,大多事與物都在搖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