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十三年五月,時值夏季,秦國都城一片靜謐,四個城門緊閉,沒有一人出入。緊接著,東城門嘎吱一聲響起,兩扇巨大的木門緩緩打開,四列步兵,手握大戟緩緩走出,只聽見鎧甲摩擦聲音,整齊的腳步聲,還有兵器摩擦地面的聲音,非常威武。步兵之后是弩兵,每人手拿一張小巧的秦弩,背后背著一個鹿皮袋,里面裝著滿滿的弩箭。弩兵之后是大弩兵。大弩是用青銅鑄造而成,有三馬長,能發(fā)射出重達(dá)50斤的破城弩,也是秦國能百戰(zhàn)百勝的必勝法寶。大弩兵需要4個驅(qū)動,用巨大的木架車?yán)?,更是威武。而后,重甲兵,弓箭兵等等,?shù)目更是多不勝數(shù)。在士兵的簇?fù)硐?,白起還有兩位老將軍端坐在馬上,身著鎧甲,再看那白起,雖未久經(jīng)沙場,但身上已經(jīng)有一股肅殺之氣,令人望而生畏。
二十萬大軍,就這樣拔地而起,不到兩刻鐘的時間,就消失在了一片密林之中,昭王一聲令下,緊閉的城門緩緩打開,都城中的一切又恢復(fù)到往日的樣子,百業(yè)俱興。大軍在密林中穿梭,雖然天氣比較炎熱,不過好在有樹蔭遮蔽,也顯得比較悠閑。一路上,倆位老將軍老是拉著白起問東問西的,還不時在沙盤上演練一下軍法。雖然時長會被白起的奇謀所折服,不過將軍也不是吃素的,也能教會白起很多竹簡上沒有的知識。就這樣,五日悄然而過,都城中的商鞅按照約定,悄悄的放跑了一個韓國的細(xì)作,而那個細(xì)作也帶著秦國出兵征討韓國的消息回去了。一切都在白起的掌握之中。
在秦國與韓國都城之間,需要翻過幾座大山,不過路也還算好走,密林中多蚊蟲,有不少秦兵都是苦不堪言的。后來在白起和老將軍的討論下,決定用隨身攜帶的水倒在泥沙中,摻雜成泥漿后涂抹在臉上。果然此法可行,軍中立刻就少了許多抱怨之聲。而且,秦軍的刺探也是非常聰明的,除了涂抹泥巴在臉上外,還用許多樹枝,樹葉,雜草之類的插在身上,在密林中要是不仔細(xì)看的話,還真的難以發(fā)現(xiàn)。所以白起一聲令下,讓全軍的士兵都開始學(xué)習(xí)這種偽裝之術(shù),瞬間就好像成了一隊(duì)行走在密林中的幽靈。倆位老將軍越發(fā)看著白起的眼神,越發(fā)的欣賞。原本這偽裝之術(shù)也是行軍必備的,但是沒想到與這泥巴混合后效果更佳看來以后在行軍途中可以推廣起來。
時間一晃,離大軍出征已經(jīng)有半月之久了,那時候交通特別落后,只能靠腳力行走,所以秦軍也是疲憊不堪的。一日辰時,前方刺候來報,距離新城不過5里之地。于是白起下令整頓軍備,原地休息,任何士兵不得生火做飯,也不得言語。這就讓整只軍隊(duì)更像幽靈一般。而在大軍營帳中,白起與兩位老將軍正在一個沙盤前不停得擺弄著一些模型。白起問道:“如今吾等離新新城不過五里之地,已萬萬不可再貿(mào)然前行。還不知二位老將軍可有何良策?”黑臉將軍滿意得摸了摸胡子,心想:“此子心氣不傲,真是塊好木頭啊。”至于那白發(fā)將軍則沒有想那么多,直接回答道:“如今兵臨城下,新城背靠山,不可強(qiáng)攻,只能來個引蛇出洞了?!焙谀樢宦?,也說道:“不錯,本就是神不知鬼不覺的事情,奇兵要得就是一個“奇”字。依照某看,不如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