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為這幾天楊于畏在連瑣的慫恿下,置物不僅讓他進入物質(zhì)的嚴密甄別狀態(tài),同時也讓他更好奇連瑣的過往,如今聽得如此斷腸曲調(diào),如泣如訴,怎么還忍心聽下去。
楊于畏起身走到連瑣身邊,一把按住連瑣壓弦的手,憂愴琵琶聲方停,楊于畏說道“這個太凄楚了,我實在不忍心再往下聽了?!?p> 也許悲傷也是有能量等級的吧,如果悲傷的能量太大,沒有足夠量級儲備的歡樂去與之對沖,結(jié)果不知道會如何。
彼時楊于畏,并不是真的不喜歡聽連瑣彈的這首曲子,只不過,他買來這許多物件,終究是為了讓連瑣高興一點,如果變成連瑣睹物思悲的由頭,那豈不是事與愿違。
楊于畏半開玩笑似地說“蕉窗夜雨固然凄楚,豈無憑窗聆鶯時?”
連瑣聽得楊于畏這么一說,忽然想起另外一首歡快的曲子,整頓思緒,彈撥起《曉苑鶯聲》,一時間,寂夜之幕仿佛也被撩開,顯出五彩斑斕的明亮色彩。
敦煌飛天中的反彈琵琶,只見其形難聞其聲,畢竟那是奏給佛祖聽的,凡俗之人,難有耳緣。
如今連瑣指下行云流水,著實讓楊于畏驚嘆,忽然想起連瑣是隴西人,楊于畏聽得入神,一時竟真覺如仙樂飄飄,連瑣不是那個從墳墓里爬出來的膽小女鬼,也不是往日低首認真幫他抄詩的紅袖......
長明豈知引無路,一扇芭蕉孟婆苦,月去云溪尋來處,墜葉琵琶飛天舞。
燭楊于畏還是那個楊于畏,只是生前十七八,死了又許久的連瑣,只怕早就不是以前的那個連瑣了。
所幸楊于畏認識的膽小鬼,是眼前這個不折不扣的膽小鬼連瑣。正想得入神,沒想到連瑣一時彈得興起,還真把琵琶背到身后,撥弄起來。
也許,是因為做了鬼魂之后,柔韌度變得極好,連瑣自己驚喜道“呀!這生前好難背過去,也不靈活的技法,如今果然彈起來順手了?!?p> 額,真是大開眼界,沒想到親眼見著了反彈琵琶,楊于畏不禁感嘆,自己何德何能。
本來楊于畏還叫者連瑣,教他彈撥二三,確切地說,其實連瑣已經(jīng)帶著楊于畏時有彈撥,如今看看連瑣“老師”這個解鎖的技法,常人難及。
想起之前連瑣說的,為了不害楊于畏的陽壽,因此斷不能與他幽歡,確實在理。
換個角度再想想,世間從古至今,篤好風流,被女鬼奪去性命的千千萬萬。但是若楊于畏因為跟著鬼姑娘連瑣,學著反彈琵琶,夭去性命,那可真算千古第一人了,還是個堂堂男子。再被世人說去,做鬼,都成了一個莫大的笑話。
人說,“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風流。”楊于畏眼前浮現(xiàn)出自己折斷雙臂,鮮血淋淋的喪命場面,不住自顧著搖頭,“反彈琵琶雙臂斷,折了性命琴不響”......
所以,楊于畏深知,最好把連瑣提供的這個,反彈琵琶技能的教學,延長到楊于畏百年之后。
為了保住自己胳膊,連瑣再開始掰楊于畏的手指,以致他的臂彎的時候,楊于畏提議跟連瑣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