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程光接了電話,甚是著急,原是住院的兒童,發(fā)病愈發(fā)多了。前文也曾說及,程光剛來普陀中心醫(yī)院報道,因為病患較多,就被喊住做事。前段時日,那流感漸漸平息,他還抽空回了金湯,但不承想,近幾日,又有復發(fā)趨勢。
到了醫(yī)院,程光發(fā)現(xiàn)今日又有五名孩童被送到住院部,癥狀又與前幾日一樣。走進辦公室,兒科曹主任已經(jīng)等得急了,見程光到后,立馬招手說:“快過來瞧瞧。”
程光穿了白大褂,走進電腦前,原是幾張血常規(guī)化驗表。按著表中數(shù)據(jù)升降,都清晰無誤表明是病毒感染,就問:“是何病毒,病毒檢測結果何日可出?”
“下午就可以了?!?p> 昨天離去前,程光到近幾日接診住院病患處巡察,按著門診病歷和診斷,又按照自身經(jīng)驗,初診為前段時間流行的流感復發(fā),也都要求采血化驗,不過如此集中爆發(fā),卻是不曾多見,因此又問了一句:“成人門診可有增多?”
曹主任曉得程光意思,流感不同其他,對于兒童、成人向來一視同仁,回道:“內科問了,近些日流感未曾突然增多?!?p> 每家醫(yī)院,每月每日都要統(tǒng)計流行病數(shù)量報與縣衙衛(wèi)生司,這流感自然也在統(tǒng)計之列。程光聽得大人無變化,而孩童卻在增加,忽然想到今早夢見的那個龐然大物,心中隱隱有不祥預感,輕聲對曹主任說:“最好將流感病毒送到省城測序,怕有變異可能?!彼麑ψ约涸\斷,有八九分自信,看那些孩童表征,自是流感無疑,但至于是何種流感,卻是把握不準。
曹醫(yī)生應下了,又看著程光,滿是誠懇說:“程醫(yī)生,說來在兒科,你最有經(jīng)驗,近些日,還需你在住院部鎮(zhèn)守?!背坦庾匀徊缓镁芙^。兒科管著住院部和門診兩處,各有三人,平常一月一輪,今日是月初,程光剛好輪出要去門診,如今被曹主任叫住了,只能在兒科再呆段時日。不過說來也是好笑,兒科有六個醫(yī)生,除了他自己,兒科曹主任、一位本家以及其余三個年輕醫(yī)生,都是其他科室轉來的,只有程光是正兒八經(jīng)院校兒科出身,擁有三四年兒科經(jīng)歷,相對于他人,在普陀小縣可算得上一號專家了。
程光既然應下了,就只能扛起擔子,先發(fā)了第一條指令:以護士臺為界,里頭一到三十床,全部收治流感病患,外頭三十一至六十床,收治其他病患。
曹主任聽后,問道:“怕相互傳染?”程光回了句:“以防萬一。”曹主任覺得也需如此,就應下了,同時又將護士長請來,讓眾人調換床位,又吩咐將兩處護理分開,不得交叉感染。護士長姓胡,與曹主任年歲相當,只是平日保養(yǎng)得宜,看不出已過不惑。胡護士長來后,與曹主任十分親昵,對他所說,統(tǒng)統(tǒng)應下,不曾過多詢問,自去布置了。程光目送護士長走后,又與曹主任商討處方。雖然眾人病情各異,但路子一樣,大抵逃不過“對癥下藥”四字,寄希望于病患自身能勝過病毒,吃藥、打針、輸液、吸氧等等手段,終歸是外力。
曹主任原先是內科的,對于流感,也是熟稔,只是對于小兒專用藥物,知曉個大概,卻是不全,這時有程光查漏補缺,等到飯前,就已經(jīng)初略定出了幾個對癥的藥方。兩人也不去吃飯,將上午未曾進行的查房,前去補上。
出了門,胡護士長果然得力,已經(jīng)將病患歸置妥當?shù)?,兩人進病房時,大家雖有說法,但終歸還算平靜。兩人從最里往外看,看一個就根據(jù)情況增減處方,到了日中時分,總算全部看完。兩人饑腸轆轆,簡單交代后,就去食堂用餐了。
“程醫(yī)生,可有心事?”曹主任見他茶飯不思,很是疑惑。
程光直言不諱說:“我怕有其他病毒并發(fā),前幾日進來,已有咳嗽厲害的,對肺也有損傷?!?p> 曹主任聽程光一說,猛得驚醒,似乎也注意此處,想到這流感,表征不過感冒、發(fā)燒、咳嗽,挨過便是,如若肺部受損,若要好轉,少說也要躺上八天以上。不過,他也有疑問,與程光探討:“若是炎癥,則為細菌感染,該不會傳播如此之多?!?p> “就怕并發(fā)啊!”程光哀嘆了聲,又向曹主任建議道,“是否需要向院辦報告,早些重視起來?!?p> “早間吃飯碰到孫院長,已經(jīng)提及,只是未曾正式行文。晚間,你整理下,正式行文吧?!辈苤魅谓K究還是接受程光建議了。
飯后,兩人各司其事,繼續(xù)查房問診,午間又有三個孩童從門診送來。程光忙著寫病歷和報告,也是應接不暇。等晚飯后,報告曹主任審核后,終于還是報到院辦,里邊寫著近況,也說了可能結果,又危言聳聽,講了最壞問題,就是會傳染爆發(fā)。
第二日上午,孫院長看了兒科報告后,也親自來了,細細查問了情況,該病住院的已有十七人,好些肺部都有小小斑白了,轉了肺炎。他聽了匯報,又查了病房,也憂心忡忡,轉頭問跟著來的化驗室主任:“病毒檢測結果何時出來?”
化驗室主任姓吳,是去年剛從省城第一醫(yī)院招聘來的,有幾把刷子,聽到院長問話,回道:“已經(jīng)出來了,是甲型流感,但估計已經(jīng)變異,有點位突變。樣品昨天已送去省城,進行序列測定和理化特性監(jiān)測?!?p> “甲流?已經(jīng)變異,會增大傳染性否?”甲流是流感中最為兇險的,孫院長抓住問題關鍵,向吳主任問了一句,只是卻是由程光來回答。
“增大傳染還需時間驗證,但近來病患增多,卻是事實,亟待重視起來,最好在九月前將其制住?!?p> 跟著來的院辦主任,插嘴問了一句:“為何在九月前?”惹來其他幾人譏笑,院班主任非科班出身,但時常假借名頭指手畫腳,大家對其甚是看不慣。程光方來不久,倒接觸不多,只是解釋說:“到了九月,各學校開學,兒童聚集,最易傳染?!?p> 院辦主任倒沒有多少被人嫌棄自覺,感觀良好地說:“原來如此?!?p> 孫院長不去理會院辦主任這個小舅子,說了幾句無關痛癢卻又不得不說的話后就回了,不過倒也留下些干貨,那就是繼續(xù)觀察,及時上報。
等孫院長一行人走后,曹主任在中午,趁著午飯時間,將兒科眾人聚攏一處,又細細商議對策,只因普陀小縣,僅有他們六人算的兒科“專家”了。程光倒是建議將傳染病科醫(yī)生請來,一起商議,但曹主任卻說傳染病科主任帶著科里主力,近日都去省城進修了。想來也是,一般炎炎夏季,病毒細菌最是難以存活,也是他們最為清閑時刻,此時進修,也是常態(tài)。
不過倒了下午,原以為今日會再收幾個,但不承想,卻來了一撥,其中有一群十人,都是十歲左右年紀。程光細細問了情況,那十人原是同在一個補習班學習,一人感染后,幾無幸免,除了一個平日健壯的,全軍覆沒。他與曹主任兩人面面相覷,曉得此次流感傳播厲害來。眼神中,也多出幾分其他味道來。怕是非在九月前止住不可了。
不知過了多久,抑或是一瞬,程光先開了口:“轉院吧,聽聞普陀人民醫(yī)院有隔離病房,去那處治療吧?!逼胀尤嗣襻t(yī)院分為門診住院兩處,門診在縣衙左近,住院部卻在城東,正是方便隔離。只是曹主任原先對程光建議,多是采納,此次卻不贊同,說道:“那處沒有兒科,不便接診,又且……”這又且后面,曹主任未說下去,程光倒也曉得言外之意。中心醫(yī)院與人民醫(yī)院兩家醫(yī)院之間,為爭這第一名頭,畢竟有些恩怨,此時普陀中心醫(yī)院“有難”,人民醫(yī)院唯恐避之不及,哪會騰出病房來,減少“客源”,少了營收。
“將整層都封了吧?!背坦庥痔崃私ㄗh。原先兒科與內分泌科病房都在大樓七層,兩家各占一邊,中間則是電梯,此時程光也覺著靠著兒科六十張病床,會遠遠不夠,目前已有三十人矣。
曹主任這次應下了,而后急匆匆跑去找院長,程光則繼續(xù)留在病區(qū),查房開藥。過了一會,孫院長與曹主任一塊趕來,詢問些情況后,直接下了三條指令:第一條,就是將七八兩層都騰空,交予兒科,進出通道也單設,門診從原先兩個,變?yōu)橐粋€,地方也要進行消毒隔離,兒科醫(yī)生除在門診的,其余均到住院部來;第二條,相關科室立刻碰頭,群策群力,商討治病良方;第三條,則是吩咐院辦牽頭,將情況速報與衛(wèi)生司。院辦主任作為孫院長小舅子,雖然吃啥啥不剩,但干啥還是行的,匆匆領命布置去了。
到了晚間,各科室主任浩浩蕩蕩聚集一處,先去早前的幾個病患處查房問診,又到會議室商討對策。此時,距變異的甲流感染的第一個病患,已是第五天了。
在商討時候,對這病毒,大家還是著重問詢如何潛伏、如何傳播、如何致病、如何轉歸四處,對于如何診治,既然知曉是甲流感染,成人兒童都有藥方,在曹主任等兒科醫(yī)生參與下,又增添藥物,改進即可,只要不致殘致死,一切好說,感覺均在控制之中。不承想,一切均在控制之中,畢竟是對于已知事物,對于未知病毒,說是變化莫測也不為過。眾人,還是太過自信。
子夜時分,程光剛剛合衣躺下,就有護士前來叫醒,說是三號病床咳嗽至驚厥了。三號病床是個才三四歲男孩,在媽媽懷中躺著,程光趕到后,立馬開藥輸液,降體溫,上呼吸機,忙活一晚,才漸漸安定下來。第二日晨起,又讓拍了片子。片子出來后,程光也顧不得休息,與曹主任以及幾位同僚一并看著,屋子里卻是有烏云壓城之感——三號病床有重度肺炎傾向。一般流感病毒感染,少有肺炎,偶有轉為肺炎,也多是在一周以后,至于重度肺炎,卻是少之又少。近些年臨床上,程光只在山東見過一例,與三號病床的男孩年紀相似,卻是個女孩,家中咳嗽半個月,父母才姍姍送來,卻是晚了,當時醫(yī)院說治療要花費頗多后,只是開了些藥物就回去了,后來不曾來過,也不知死活。如今那三號病床第一天發(fā)燒咳嗽,第二天一早就送了進來,算來發(fā)病時長不過六天,病程卻是如此迅速,眾人都未曾料到,原先有幾個肺炎,已是覺著如臨大敵了,此時情況,怕是還嫌不夠。
眾人望向曹主任,曹主任掃了下眾人后,緩緩說道:“此事,我會報與院辦,還會商衛(wèi)生司,請省城兒童醫(yī)院專家來會診?!贝蠹乙灿X著是到了搬救兵地步,而后聽曹主任又提高幾個分貝,聲音響亮地說,“在省城專家來之前,這里,還需眾人鼎力相助!吾等目標也是簡單,就是省城專家來人前,不可有一例病患,死在本院!拜托諸位了!”
“定當如此!”眾位聽了曹主任動員令,也都應下了,曉得后方?jīng)]有退路,在專家來前,一定要守住。不然丟得不僅是患兒性命,也丟了剛剛建立、得之不易的兒科招牌,更會丟了眾人前程!如若不然,以后去寺廟中許愿,怕是也要被菩薩掃地出門。曹主任布置任務后,又去面見孫院長,說明事情緩急。程光等眾醫(yī)生,也如救火隊員一般,在護士臺的鈴聲中,不斷奔赴各個病房,果斷處置。
一日忙完,第六天過去矣。
到了第七日,程光已是三四日未曾回家,一直在病房間周轉。他與本家醫(yī)生一并負責原先的兒科病房,如今六十人都已住滿,另一邊內分泌科病房,早已騰空,也有四五十人住進了,曹主任與另一人負責那邊,還有兩人在門診輪轉。他實在無時間歸家,就想讓程菲帶些換洗衣服過來。不承想程菲應下后,卻是安安送來的,程菲早已經(jīng)回了金湯。臨去前,她留了個手機與安安,說是好聯(lián)系。
程光道了謝后,就又匆匆回了病房,如今他與本家兩人,腳不著地,實在忙不過來,更沒心思聽外面滿城風雨。他們負責的六十床,已有七八人轉了重度肺炎。安安送到后,見著程光布滿血絲雙眼,也不打擾,又回了住處。
“主任,省城專家何時可到?”得空,曹主任聚集眾人商議時,又有人問了起來。
“快了,過幾日就到了?!?p> “主任,昨日你就說快了,到底何時可到?”程光也是有點惱了,一并問了。
曹主任見著眾人心急模樣,似乎也不忍心再行隱瞞,說道:“醫(yī)院還在與衛(wèi)生司商議,應該快了。”
“商議?商議什么?”此時在座的,本家醫(yī)生資歷較老,說起來毫無顧忌,“再商議下去,這邊可就撐不住要死人了?!比缃?,他與程光負責的病患壓力最大,說要死人,也不算是危言聳聽。如若兩人沒有醫(yī)生情懷、菩薩心腸也就罷了,可偏偏都與在座眾人一樣,有著救死扶傷信念,此時見每況愈下情形,實在心焦。
“主任,明日病患再來,我等可照顧不來了?!背坦庖苍谶吷险f著,若是沒有人手支援,憑著近幾日增長數(shù)字,在座幾人,就是有三頭六臂、十二個時辰不眠不休,也應付不來。
曹主任看著眾人,終于還是把實情說了出來。院辦接二連三將幼兒流感爆發(fā)報告報與衛(wèi)生司,又提了及時上報道府、請省城專家援助、立即要求幼兒不得外出,在家休養(yǎng)等建議,可衛(wèi)生司掌管此事的副司長,只是輕飄飄地回了一句:“流感年年常有,未曾傷亡,大抵是中心醫(yī)院危言聳聽,想拿些錢財補助罷了?!痹缜?,今年早些時候流感爆發(fā),醫(yī)院也曾行文報與衛(wèi)生司,衛(wèi)生司逐級上報,等省城專家來后,尷尬的是這流感卻不治而愈,已是逐漸消亡了,鬧了好大笑話。此事,也是程光來后,剛剛發(fā)生事情,當時情形,眾人也還歷歷在目。
程光聽了,大感不忿,說道:“此等事,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這些道理,衛(wèi)生司不知曉嗎?”
眾人正在商議間,孫院長帶人來了,在無聲息間,已經(jīng)做出了院辦牽頭,各科室抽調人手,支援兒科的指令。同時,也是來安撫兒科眾人,只說報告已直接報與縣衙,想必有所回應。
同時,化驗室吳主任也帶來病毒檢測信息,說了簡略情況,大抵是致病性增強,傳染性變大,傳播途徑?jīng)]有案例支撐,未曾明確,但潛伏期已是預估出來了,八至十天。又說了,省城第一醫(yī)院有專家對于此病毒十分有興趣,要來抽樣,不知可否?孫院長應下了,讓吳主任與院辦一并做好接待即可。對于新病毒,很多醫(yī)學鉆研者不用親自上陣,都是喜聞樂見的,好好研究一番后,就是一篇論文。
程光聽孫院長同意省城第一醫(yī)院專家前來,就乘勢問:“我可否先試著聯(lián)系省城兒科醫(yī)院醫(yī)生,看是否有愿來的?”孫院長也同意了,可是信心卻都不足。一方面,那省城兒科醫(yī)院醫(yī)生,實在繁忙,雖然各處接診,但平日里不曾到過下面縣城,另一方面,醫(yī)生即使“走穴”治病,需要衛(wèi)生司審批,也有嚴格章程,沒一般關系,都不會無故前來。程光倒是有些信心。
省城各處醫(yī)院,倒有一條規(guī)定,各處社區(qū)衛(wèi)生院醫(yī)生可與衛(wèi)生司申請報名后,到省城各醫(yī)院進修。程光在省城社區(qū)衛(wèi)生院時候,左近就是省城兒科醫(yī)院,在周末休息時,就申請去那內科門診幫忙,增長見識,倒也認識幾位醫(yī)生,其中一位老專家,見其刻苦,也傳授頗多。程光回普陀時候,還特意與他辭行,那位老專家甚是惋惜,也直言省城衛(wèi)生司自出臺進修規(guī)定來,因著進修時長與工資福利掛鉤,其余醫(yī)生均是露下臉面就走了,唯有程光一人正兒八經(jīng)前來學習,并且各個周末,未曾斷過。
當時程光一直與他父親斗氣,自然將這學習,擺在緊要位置,想著是工資福利多多益善,好錦衣歸家,哪會去想其他。當晚,他就與那老專家聯(lián)系上了,又講情況緊急,請老專家拔宂一顧。老專家也是熱心腸,對于這位晚輩,甚是關愛,就應下明日就來后,還另開了視頻,讓程光帶著看了幾個患兒情況后,又與曹主任等人一并商議藥方,進行了增減。曹主任原以為至多會來一些普通醫(yī)生,不承想是鼎鼎有名的老專家,信心也高漲了許多。
第七日,就在醫(yī)生信心大振,病房哭聲震天中過去了。醫(yī)生好尋,兒科護士難找,抽調來的原先照料成人的護士,水土不服,靠著胡護士長等人左支右絀,方才掩蓋過去。
第八日的艷陽,照常升起,照射到病床早已經(jīng)都住滿的七樓和已占了部分的八樓,在腳步聲和啼哭聲此次彼伏中,城里的沸沸揚揚終究傳了進來。
第一件,是有好些人傳播,聽普陀中心醫(yī)院醫(yī)生/護士說,有許多患兒患了流感,十分危急,已有數(shù)人病死了。惹得人心惶惶。當然,立馬有八人被警署抓去,定了造謠罪名收監(jiān)。同時,新聞司也湊了熱鬧,在媒體上發(fā)了辟謠公道,請公眾勿信謠、勿傳謠,安心生活。這些被作為笑談在住院部講起時,程光反倒覺著那八人可憐,只因說對了一小半,就被抓去,連著對的一大半,都被抹殺掉了。而后院內召開大會,一番整頓,重提了紀律要求。院里,也漸漸有了肅殺氣氛。
第二件事,說來更是令人氣憤。醫(yī)院行文報與縣衙后,縣衙轉批請衛(wèi)生司詳細調處,衛(wèi)生司司長又將此事交與分管副司長,分管副司長原先也曾接過報告,見著大同小異報告,連大門都未曾邁出,就寫了“危言聳聽”四字交了差。衛(wèi)生司司長也是醫(yī)院都不來,按著副司長寫的,報與縣衙。還是新來的縣官想想不對勁,親自到普陀中心醫(yī)院來。
新縣官看見整層的病患,忙碌的醫(yī)生護士,飆升的患兒數(shù)字,火冒三丈,當場就罵了人,下起一番指令:其一,重述了他為民謀福祉的執(zhí)政思路,其二,對醫(yī)院救治病患提了要求,要求有三處,首先請醫(yī)院大力治病,盡量不傷亡一人,其次要將此病控制在醫(yī)院,不可擴散,最后也說了要請各位醫(yī)生護士保證身體。院長當場信誓旦旦全部應下,而且全然不顧愁眉苦臉的兒科醫(yī)生們,硬是將縣官所言“盡量”,改成了“一定”??h官心滿意足走了,過后第二天,那副司長被擼掉消息,也是快速傳來,算是一件不大不小快事。
然而雖然縣官來過,專家也已到了,但對于這來勢洶洶的流感病毒,程光等兒科眾醫(yī)生,依舊心中沒底,十分著急。預看他們如何應對,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