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戰(zhàn)國長舌婦(完)
她正抱著子南往回走,一宮女急匆匆跑來,神情不掩激動,一看鄭袖,她激動道:“娘娘,大喜啊!大司馬回宮了!”
鄭袖開始時還有點懵,見她大喜過望,想起昭滑已聯(lián)合齊國打了越國幾個月,她道:“可有好消息?”
“越國,越國滅了!江東被大君劃為郡啦!”
鄭袖喜出望外,道:“滑弟呢?他在哪里?”
“大君設(shè)宴為上柱國接風洗塵。”柱國是楚國的最高武官,地位僅次于令尹。
“這小子還升官了!”鄭袖言笑晏晏,晃晃子南,笑道:“走,咱們給你舅舅慶功去!”
公元前311年夏,楚國滅掉越國,越國分崩離析,被楚國、齊國瓜分,殘部逃往越國故土,楚國的疆域驟然擴大,實力進一步為各國忌憚。
與此同時,燕國局勢動蕩,燕國太子姬平和公子姬職發(fā)生戰(zhàn)斗,燕國的易王后是秦惠文王(趙駟)的女兒,希望自己的兒子(姬職)得到秦國的支持,秦國便和魏國組成聯(lián)軍進攻燕國,殺掉太子姬平,擁立外孫姬職,自此,秦燕結(jié)盟,秦惠文王派喜歡的兒子趙則留在燕國當人質(zhì),表示對兩國友誼的重視。
公孫衍努力提倡下的合縱局面進一步被分解。
公元前310年,熊槐的老對手秦惠文王(趙駟)死了,他的兒子趙蕩即位,是為秦武王,秦武王才19歲,只有匹夫之勇,遠遠沒有他的父皇有謀略。
熊槐又蠢蠢欲動,打算攻秦,這次依然是鄭袖勸住了他。
提前得知劇情的鄭袖阻止了他,她知道3年后秦武王會因為和武士比賽舉‘雍州大鼎’而死,而他又沒兒子,秦國因擁立新王之事不能統(tǒng)一而內(nèi)亂,挺長一段時間后,多方妥協(xié),迎立在燕國當質(zhì)子的趙則。
鄭袖就是想鉆那個空子,打算趁秦國內(nèi)亂時出兵,再讓人暗殺趙則(未來的秦昭襄王)。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果然死去,熊槐趁機派昭滑攻打秦國,一路打到藍田,危及咸陽,宣太后(羋八子)大驚,求助義渠王,另一邊派人從燕國迎回趙則,趙則在半路上中了鄭袖設(shè)下的埋伏,護衛(wèi)全部死去,死里逃生,走了幾個月才回到咸陽。
彼時,藍田、函谷關(guān)已被楚軍攻下,秦國的一大塊領(lǐng)土被楚國吞并,趙則即位,是為秦昭襄王,趙則年紀尚小,宣太后把持朝政,為了鞏固政權(quán),請求割地退兵,與楚國結(jié)成姻親關(guān)系,把女兒贏盈嫁給熊槐做妾。
因為義渠王援助秦國,咸陽久攻不下,加之魏國在謀劃援秦,熊槐只得退兵,并建西宮,迎接秦國大公主贏盈。
那個時候,鄭袖心累,真的心累,她派去刺殺趙則的都是最厲害的劍客?。≡趺淳妥屇切∽咏o逃了呢?難道他就是傳說中的天命之子嗎?
現(xiàn)在贏盈來了,東南西北四后齊了,可以湊個麻將桌了。
彼年熊槐已經(jīng)42歲,她也徐娘半老,拈酸吃醋的心淡了不少,只一心教好三個兒子,順便給熊槐出出主意,治一治那個貴族亂政的老問題。
不過,有時候她盡心竭力地花上幾年辦事,結(jié)果未必比專業(yè)的人用一天做事的效果好。
事情她已經(jīng)聽說了,當時子南、子蘭兩個小子舌戰(zhàn)群儒,跟老貴族一派坐在一起談?wù)撟兏锎笫拢陂g口沫橫飛,聽說地面全濕了……結(jié)果是好的,那幫守舊大臣理屈詞窮,面色鐵青地應(yīng)和:“善?!?p> 熊槐大悅,當場重新封屈原為左徒,讓公孫衍協(xié)助推行變法。經(jīng)此一事,熊槐對子南感官大好,天天跑到鄭袖的南宮夸贊:“你生的兩個好兒子。”
鄭袖:……
老娘只想把你們打一頓!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你們這樣太高調(diào)了,會被人嫉恨懂不懂?雖然她的確想利用子南的才華推行變法,可不是現(xiàn)在!他們現(xiàn)在還是娃娃一枚,別人要想整死他們不知道多容易!
彼時,她一手揪著一個兒子的耳朵,兩個小小的人兒皺著臉大叫,她冷冷道:“作甚平時總藏著掖著?感情你們之前跟老娘斗法時都在藏挫呢!”
“母后,放手,是先生教我們這樣說的呀!”子蘭道。
“胡說,你們先生是什么人我還不曉得嗎?”若能想出這個‘以理服人’的法子,十年前就該這么辦了,何必等到現(xiàn)在?
子蘭擠眉弄眼,拼命給子南使眼神,子南雙眼一轉(zhuǎn),摟住肚子叫道:“母后,我肚子疼?!?p> “狗屁!老娘揪的是你的耳朵……嗯?真的?”見他神情痛苦,可憐巴巴地抱著肚子,鄭袖很快聯(lián)想到一大堆貴族陰謀,忙松開手,叫道:“快叫醫(yī)師!”
沒想到這兩孩子一下子竄遠了,合擊手掌,歡笑著跑遠了。
公元前300年,楚國太子熊橫迎娶趙國公主趙宣為妻,同年,他迎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嫡親妹妹,名為羋嫵,王、后甚寵之。
公元前280年,楚王熊槐薨,妻子兒女悲傷不已,楚國人收到消息,都像死了父母一樣傷心,沒過兩月,公孫衍也病逝。
不久,太子熊橫即位,鄭袖因此成為王太后,熊橫封弟弟子蘭、子南為令尹,繼續(xù)推進變法,變法得到了他的鼎力支持,改革全面而徹底。
在這一時間,熊橫選賢舉能,四處招攬有才之士,一時間,宮內(nèi)外政治清明,一派祥和,不久,范雎到楚國游歷,鄭袖不顧非議,讓熊橫重用這個年輕人,范雎發(fā)誓一定要大展才華,揚名世間。
之后的幾年,熊橫采用范雎的‘遠交近攻’之法,遠交秦國、齊國,出兵攻下魏國,而后滅趙、燕,又進軍秦國,攻破咸陽,最后把齊國也收拾了。征戰(zhàn)十余年,終于實現(xiàn)天下統(tǒng)一。
熊橫的才能不算突出,但非常懂得任用人才,親近隨和,體諒民情,天下萬民贊頌,他的兩個弟弟也是千里挑一的人物,子蘭、子南以孝聞名,才華橫溢,匡扶朝政,為國事盡心竭力。
次年,王太后鄭袖逝世,謚號昭,百姓聽聞無不哀悼,熊橫遵從先王先后遺愿,把她和熊槐合葬在巫山,生同裘,死同穴。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05-07/5af064a6954ea.jpg)
張菻珈
范雎年輕時周游列國,希望各國君主們能接受自己的主張而有所作為,沒有成功,這里是另一種結(jié)果(楚國把他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