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油菜花又開

第六章 首戰(zhàn)告捷

油菜花又開 國賓 5129 2020-02-29 06:00:00

  眾人拾柴火焰高!

  鄉(xiāng)親們來來回回不下十趟,三輛馬車和兩輛牛車都已經(jīng)裝滿,鄉(xiāng)親們陸陸續(xù)續(xù)從漁泡江岸灘回到馬車旁。

  “大伙先休息一下吧?!睆垏粗蠡镱~頭上豆大的汗珠說道。是啊,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永不停息。

  太陽火辣辣地照著,大家紛紛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戴帽子的把帽子摘下來當(dāng)扇子扇著風(fēng),沒戴帽子的,就干脆直接撩起汗衫領(lǐng)子,也有模有樣地扇著。張國柱拿出煙鍋和煙袋,裝好旱煙,吧嗒吧嗒抽了起來。幾個年輕人抽不慣旱煙,從口袋里掏出“金沙江牌”香煙,分給大伙也都其樂無窮地抽起來。

  孫良才和張自強不會抽煙,就坐在路邊靠在馬車上休息,張自強干脆把外套脫下來把腦袋一蓋,開始閉目養(yǎng)神。

  孫良才再一次仔細(xì)地端詳起漁泡江大橋,橋拱跨度五十多米,大拱身上,左右兩邊分別騎著兩個小拱,五個拱一起穩(wěn)穩(wěn)地托住橋身,橋面距離江面有三十多米,橋拱和橋身全部都是鋼筋水泥澆筑。

  “自強,這橋當(dāng)時是怎么澆筑起來的?”孫良才有點好奇,不禁脫口問道。

  “全是靠筑路隊和附近村里的鄉(xiāng)親們靠雙手澆筑起來的,我還出過力呢?!闭f到自己的英雄事跡,張自強頓時來了興致,把外套從臉上拿下來,眼里放著光。

  “你快遞給我講講?!睂O良才也想聽聽眼前這位小英雄的光輝歷史。

  “當(dāng)時在修橋之前,在這和對面先打了一個索道,”張自強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然后就從索道上系上一根根的安全繩,再用安全繩把一個個工人拴住,江面上停滿了船,船上的工人和索道上的工人一起從兩邊開始架模板,扎鋼筋,然后在中間匯合。那時候,我爸他們都在這工地上攪拌水泥沙子,正好趕上我放寒假來給我爸送飯,幾個工人叔叔正在扎中間匯合處的鋼筋,那天天氣不好,風(fēng)出奇地大,由于索道本來就不好控制,再加上大風(fēng),叔叔們開始在索道上打晃,挨個嘗試了一遍都沒扎成功,我跟他們說讓我試試,我體重小,而且從小就爬樹,只要告訴我怎么扎鋼筋就行?!睆堊詮娧陲棽蛔〉淖院?,興奮地說道。

  “一開始,沒人聽我的,但是又嘗試了幾次還是不行,他們只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讓我去,沒想到我在索道上身輕如燕,一次就給扎好了,然后鄉(xiāng)親們再輪番攪拌水泥沙子,一點一點澆筑起來的,唉,其實也挺不容易的?!睆堊詮姺畔铝藙偛诺呐d奮,略帶憂傷地說道。

  是啊,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們用智慧和堅韌的雙手建成了諸如萬里長城、故宮等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跡……

  “大伙回家了。”張國柱一聲高亢的號令打斷了孫良才的思緒。

  一行人架著三輛馬車、兩輛牛車向著三河村進發(fā)。由于是上坡,五個駕車人都走在各自的車前,奮力地拉住韁繩,牛和馬都向前低著頭,挺直了身子使盡全力,拉著這滿滿一車石頭,每輛車兩邊跟著六七個人,奮力地往前推著,大家齊心協(xié)力,絲毫不敢松懈。

  孫良才和張自強也跟在張國柱的馬車后面,跟著大伙一起使勁推著車。原本并不算長的一段路,今天走來卻如此漫長,因為每邁開一步都得付出艱辛。

  走了得有半個多小時,終于到了大隊院子門口,鄉(xiāng)親們又七手八腳把石頭從車上卸下來。一陣一陣的飯香味從各家各戶屋里飄了出來,勞累了一上午饑腸轆轆的人們不免偷偷往肚子里咽著口水。

  “大家都辛苦啦,先回家吃飯吧,吃完飯早點出工,咱們還得把這些石頭搬到學(xué)校去呢?!睆垏蠡镎f,他深知,對于勞動人民來說,吃飽飯是他們唯一的愿望,只有吃飽飯才能繼續(xù)努力干活。

  鄉(xiāng)親們趕著馬車和牛車陸陸續(xù)續(xù)回了家。孫良才和張自強幫著張國柱一起解了馬車,又把馬趕進馬廄,喂了水,上好馬料,這才準(zhǔn)備回家吃飯。今天馬車和牛車可是立了大功,孫良才記得張國柱說過:動物也通人性,得善待它們。

  回到家,張伯母和張自麗已經(jīng)做好了飯。孫良才早已累得全身酸疼,第一次在大太陽底下干這樣的重體力活,出了數(shù)不清的汗,此時他的嗓子像要冒煙了般難受,他走進廚房,舀了整整一瓢水,咕嘟咕嘟一口氣全喝光了。

  “老頭子,你看看把孩子給累得,孩子是城里來的,讀書人,哪干過這重體力活,你得幫著孩子點?!睆垏鶆傄贿M屋,張伯母就一通指責(zé)。

  “老婆子,這孩子擰著呢,大家讓他歇會兒,他死活不同意,扛石頭、推馬車啥都搶著干?!睆垏惨艘黄八戎?,喝完了才慢悠悠說著。

  “伯母,這美化校園是我提出來的,我總不能自己不動手,光看著鄉(xiāng)親們出力去美化校園呀,我們是一起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就得一起出力,對吧?”孫良才笑呵呵地說著。

  “對啊,媽,我也沒少出力啊,以后要來個燕然勒功,可得刻上我的名字??!”張自強這歷史看來是沒白讀,還知道東漢竇憲大破匈奴,燕然勒功這事。

  “行啊,這小屁孩長大了,懂得不少???還知道燕然勒功呢?!睆堊喳悘膹N房端著熱氣騰騰的飯菜上桌,接著說:“你們在外邊奮戰(zhàn),我們在家可也沒閑著,快快,開飯了,特地犒勞你們的?!?p>  這一家人才把視線轉(zhuǎn)移到飯桌上來,這飯桌上不知何時多了好幾個菜,而且都是平時不多見的菜。

  “哇,孫大哥,快吃快吃,竟然還有我最愛吃的紅燒肉和小雞燉蘑菇,今天是什么日子這是?”張自強一邊往嘴里夾著肉,一邊說著。

  “今天呀,可是大日子,是咱們?nèi)哟逵惺芬詠淼谝淮蚊阑@,咱得慶祝慶祝,而且你們在外邊干的都是重活,就得吃點好的,我和你姐可是準(zhǔn)備了一上午呢?!睆埐敢贿吔o孫良才碗里夾著肉一邊說著。

  可能是因為太餓了,孫良才覺得這是他吃過最香的一頓飯,甚至比在家媽媽給自己做的還好吃。孫良才狼吞虎咽地吃著,他忽然想到了張自強的吃相,覺得很好笑,現(xiàn)在自己的吃相比起張自強應(yīng)該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吃了足足三碗米飯,孫良才才意猶未盡地摸著圓滾滾的肚子,放下了碗筷。

  不多時,大家都吃完了,孫良才起身收拾碗筷,端起碗筷往廚房走去。

  “孫大哥,你快放下吧,你都累了一上午了,洗碗就我來吧?!睆堊喳愑行┬奶鄣卣f道。

  “自麗,沒事的,大家都能干,我以后肯定也能干。至于洗碗的事,我已經(jīng)說過了,以后都由我負(fù)責(zé)?!睂O良才說著把張自麗推出了廚房。

  張國柱在堂屋喝著茶——吃完飯喝茶,這是他幾十年的習(xí)慣了,跟孫良才說:“小孫,下午搬石頭你就不用參加了,你一會跟自強去學(xué)校操場,把花壇大體的規(guī)劃看一下,下午石匠和瓦工過去就開始砌了。”

  孫良才洗完碗,擦著手從廚房出來說:“好的,張大伯,我和自強現(xiàn)在就去?!闭f著拉著張自強就要出門。

  “等等,拿上這個,外邊太熱,記得多給點水。”細(xì)心的張自麗遞過來兩個背壺,里面裝滿了水。

  孫良才接過背壺,覺得心里暖洋洋的,在這個陌生的地方,終歸還是有人在關(guān)愛著自己,他盯著張自麗,用眼神說了一句“謝謝。”張自麗也仿佛讀懂了孫良才的眼神,臉上立刻布滿了紅暈,少女的害羞之情溢于言表。

  倆人出了院子,張自強在前邊一蹦一跳,孫良才在后邊跟著。到了大隊院子大門口,懂事的張自強搶過孫良才身上的兩個背壺斜挎在肩上,又抱起一個石頭扛在肩上,朝著學(xué)校的小山坡走去,等孫良才反應(yīng)過來,他已經(jīng)大步流星的往前走開了。

  孫良才也抱起一個,不過他沒扛到肩上,肩膀現(xiàn)在火辣辣地疼,而是抱在懷里,氣喘噓噓地向前追著張自強。

  “自強,等等我……”孫良才一邊追著一邊喊著張自強,“你可真厲害,背兩個背壺,扛這么大一個石頭上坡,還能腳下生風(fēng)?!?p>  張自強停下來等著孫良才,學(xué)著老學(xué)究的樣子,笑著說:“無他,唯手熟爾?!闭f完哈哈笑著。

  是啊,生活中沒有捷徑,唯有一次次的不斷嘗試,不斷歷練,熟能生巧罷了。

  走了沒多久,汗水已經(jīng)浸透了孫良才的襯衫,腳下也漸漸覺得重了起來,邁步已經(jīng)越來越吃力。孫良才把石頭放在路邊,往石頭上一坐,喊著:“自強,歇會歇會,爬不動了,爬不動了……”

  孫良才突然覺得自己很渺小,自己十七八歲,身高一米八的大伙子卻不如一個比自己矮了整整一頭的小孩。

  張自強也把石頭放在路邊,走過來把背壺遞給孫良才:“來,孫大哥,喝一口吧?!睂O良才接過背壺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

  張自強仿佛看出了孫良才的心思,接著說:“孫大哥,沒事,你第一天干活,這已經(jīng)很厲害了,我第一天干活也覺得渾身難受,慢慢的身體能承受了就好了。只要功夫深,鐵杵才能磨成針,干活也一樣,只要堅持不懈,身體慢慢就能承受勞動強度,到時候你就不會覺得累了?!睆堊詮娨桓崩蠋煹哪?。

  “張老師,學(xué)生又受教了。”孫良才拱手作揖,哈哈笑道。在生活上,在勞動上,張自強真不愧是孫良才的老師,教會了他很多方法和道理。

  倆人歇了一會,重新上路了。這一次,孫良才不再著急追求速度,而且把每一步都走穩(wěn)當(dāng)了,不緊不慢地向上爬著坡,果然感覺沒有之前那么累了。等他們到了學(xué)校操場邊,把石頭放下,往山下一看,出工的鄉(xiāng)親們也都已經(jīng)忙開了,有的背著石頭,有的扛著石頭,正費勁地爬坡呢。

  孫良才和張自強重新仔細(xì)地審視起了學(xué)校的操場,操場三面是三間大瓦房,靠著村子的這面大約有三十米是空的,需要砌兩個很長的大花壇。

  不一會,張國柱帶著石匠和瓦工都到了,李志前和王學(xué)國也在其中,孫良才迎了上去,一邊比劃著一邊說:“張大伯,李叔叔,咱們在這,正對著路口的地方,左右兩邊各砌兩個一米見方的小花壇,咱們種上一顆桃樹,一顆李子樹,寓意著三河村小學(xué)將來桃李滿天下,兩邊再各砌一個十米長,一米寬的大花壇,到時候什么都能種點,您覺得怎樣?”

  張國柱轉(zhuǎn)身問身后的王學(xué)國:“孫老師說的,你們覺得怎么樣?”

  “沒問題,就按孫老師說的干。”王學(xué)國答道,瓦工中數(shù)他年齡最大,他率先回答,“不過我覺得十米長可能不牢固,我覺得砌兩個五米可能會好一些,中間稍微隔開點。對了,孫老師你沒說高度,照我看,八十公分高應(yīng)該差不多?!蓖鯇W(xué)國從自己專業(yè)的角度進行了分析。

  張國柱對孫良才說:“孫老師,這個咱就聽王大伯的,自從他父親封錘了以后,他就是三河村最好的瓦工,村里的瓦工都是他的徒弟?!?p>  “嗯,張大伯,王大伯,您們都是專家,剛才聽王大伯這么一說,受益匪淺,全聽您們的。”孫良才誠懇地說道。

  “行,那咱們就準(zhǔn)備開工。”王學(xué)國回頭對著身后的石匠和瓦工吩咐道。

  所有人即刻開工,各司其職。鄉(xiāng)親們已經(jīng)一趟趟地往操場邊運送石頭,不一會就對了一大堆。石匠們拿出大錘和銼子,將石頭盡可能打磨得光滑平整些,方便瓦工使用;瓦工打樁拉線,平整地面,做著砌壘的前期準(zhǔn)備;孫良才和張自強跟隨剩下的人和著泥,傳送著工具和石頭,所有人都在為最后的砌壘做著充分的準(zhǔn)備。

  大家齊心協(xié)力,如同一條生產(chǎn)流水線,緊張有序、有條不紊地運轉(zhuǎn)著。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石匠們把石頭打磨得差不多了,瓦工們也把地面平整好了,幾個瓦工便開始分頭砌開了。隨著打雜的鄉(xiāng)親們將一塊塊打磨過的石頭和一桶桶的和好的泥遞到瓦工手里,一根煙的功夫,兩個種樹的小花壇便已完工。

  瓦工將建筑藝術(shù)發(fā)揮到了極致,一塊塊石頭和一桶桶泥在他們手里仿佛有了生氣,像解放軍隊伍一樣筆直整齊地排列著,兩個小花壇從外面看,整齊光滑,毫無半點棱角。

  瓦工們稍事休息,喝了點水,連臉上的汗水都顧不上擦,又開始朝著兩側(cè)推進,打雜的鄉(xiāng)親們也開始分頭往兩側(cè)傳遞石頭和和好的泥,場面十分火熱卻秩序井然。

  不知道是誰開始哼哼了一句“大生產(chǎn)呀么吼嘿……”,孫良才和張自強也都跟著一起唱,鄉(xiāng)親們都開始接著唱到“大生產(chǎn)呀么吼嘿…”三四十人一起,歌聲整齊有力,場面恢宏壯觀,人們團結(jié)協(xié)作,情緒高昂。

  忙碌起來時間過得就是快,等孫良才和張自強閑下功夫,想起來喝口水的時候,這太陽已經(jīng)偏西了。瓦工們放下手中的工具,打雜的人們也三三兩兩坐在石頭上,有的喝些水,有的抽著煙?;▔呀?jīng)初具雛形,人們談?wù)撝磥韺W(xué)校的樣子,不免都喜笑顏開。

  孫良才拿起背壺,一口氣喝了大半壺水,正坐在石頭上擦著汗,王學(xué)國走過來,坐在孫良才身邊,一邊喝著水一邊說:“孫老師,這兒以前是地主家的祠堂,我們窮人都不讓靠近,更別說來這賞花休息了,沒想到今天成了學(xué)校,咱窮人家的孩子能在這上學(xué),咱以后還能到這賞賞花,組織活動,以前想都不敢想啊!咱們國家真是越來越好啦!”

  孫良才哈哈笑著說:“王大伯,咱們國家只會越來越好,但是這也離不開大家的付出,就像咱們的學(xué)校,以后校園變美了,也是每一個人的功勞!”

  “對呀,人民的學(xué)校當(dāng)然得靠人民自己來建設(shè)!”張國柱也走過來接著說,“等以后咱們富裕了,把這條小路也修成大馬路,到時候孩子們上學(xué)就方便多了?!?p>  王學(xué)國點點頭,帶著瓦工們又忙活了起來。不知不覺,太陽快落山了,花壇終于砌好了,人們不顧一天的勞累,七手八腳地把廢料和垃圾歸到一起,收拾著工具準(zhǔn)備收工回家。

  張國柱站在人群中大聲鼓舞大家:“鄉(xiāng)親們,今天大家齊心協(xié)力,咱們算是首戰(zhàn)告捷,不過大家不能松懈,明天乃至以后大家還是得齊心協(xié)力,擰成一股繩,才能把三河村打扮得更漂亮啊!”

  “我接著通知一下,明天出工時候啊,大家?guī)Ш娩z頭、簸箕和繩子,咱們要去小河邊挖樹和花,如果有人家家里養(yǎng)花愿意捐贈的,可以明天一早帶來。”張國柱說完,孫良才到教室拿了自己的軍綠色外套,跟著一行人略顯疲憊地收工回家。

  油菜花地邊,夕陽的余暉把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一個個都變得高大偉岸,他們或許不知道,未來幾年乃至十幾年,他們就是三河村的脊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