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下午,尚垣幫老爺子將擔(dān)子挑回家中,謝絕了他們的挽留,隨后在不遠處找了一家便宜點的客棧住下。
陳設(shè)簡單的屋舍中,尚垣靜立,雙目緊閉著。
“茲呼”
尚垣不斷調(diào)整著自己的呼吸,漸漸他的呼吸勻稱下來,其聲也微弱不少。
如此狀態(tài)尚垣持續(xù)了許久,仿佛已陷入沉睡了一般,若是此時有人推他一下,他必定反應(yīng)不過來,會直挺挺的倒下。
突然一股牽引力傳來,尚垣沒有抗拒,之后在其眼前呈現(xiàn)出一個奇異的世界。
這個世界最大的光源是一樹立于世界深處的光環(huán),一縷縷霧氣在世界中自由自在的飄蕩。
世界的底部,一些光粒子沉沉浮浮,其形狀也大大小小之間不斷變化。
“呼”
輕微的聲音響起,世界中游蕩的那一縷縷水霧匯聚在一起,慢慢組成一道虛薄的影子,看其輪廓像是尚垣無疑,這是他的意識影子。
這不是尚垣第一次來到這個名為意識的世界,勢者大戰(zhàn)時,尚垣借助金峰煉制的器物,與向于正交戰(zhàn)時就在瀕臨死亡時進入到意識空間。
隨著這幾日的嘗試,尚垣發(fā)現(xiàn)自己自從有了勢魂環(huán),就可借助它,心神降臨于這個雖然在自己體內(nèi),但頗為神秘的世界。
此次意識世界與第一次相較天差地別,意識世界代表著一個人此刻的狀況,尚垣被金峰救活之后,意識世界就不再黑暗。
尚垣在秦相等人的指導(dǎo)下,也是了解到意識世界中這些飄蕩的霧氣就是魂勢。
萬物皆有勢,魂也不例外,當(dāng)一個人的魂力充沛之時,那些多的勢就會儲存在意識世界之中,作為備用,這是生靈為了應(yīng)對突發(fā)狀況的表現(xiàn),當(dāng)然凡俗存儲的魂勢不可能多。
那些光粒子是分散于肉身的魂,魂乃思感與魂勢的組合,帶著個人的意志,與魂勢并不一樣。
“呼”
尚垣的意識影子形體突然向下伸長,雙腳踏著世界的地,隨著他的雙腳一踏地,那世界底部的一些光粒子向著影子涌去。
“呼呼”
隨著尚垣的意識影子的這個動作,現(xiàn)實世界中一聲輕微的聲音傳開,他的左腿慢悠悠的往外側(cè)踢出。
不過他這左腳一踢出,那腳裸處突然有著一縷肉眼難以察覺的光芒不斷向著身軀上行去。
光芒速度不慢,幾個呼吸就消失于褲腳中。
“咚”
一聲清脆的響聲傳開,卻是尚垣的左腿筆直掉下打在地面上發(fā)出的響聲,腿似乎變得僵硬了一些,因本是放松姿態(tài)站立的尚垣,此刻的左肩高出了不少。
隨后他的右腳又慢悠悠的踢出。
如此下來,尚垣毫無觀賞性的運動起來,頗為怪異。
……
突然,尚垣臉龐青筋暴露,緊閉的雙目睜開,眼珠子瞪圓,斗大的汗突然間冒起,隨后滴落而下,他已將意識影子散去,魂粒子回歸意識世界底部,心神也退出了意識世界。
“呼”
久久尚垣才平靜下來,一邊擦著自己臉上的汗液,一邊自語道,“還有魂粒沒有感知到,靈魂還無法聚全?!?p> 尚垣以為自己已經(jīng)完全感受完魂粒的存在,此刻就是牽引它們,凝聚靈魂的時候,卻因急于求成差點受傷。
魂對于尚垣來說并不陌生,他不但見過往生界之中的魂,更是自身以魂的形態(tài)在金峰的魂界中存在過。
但知曉不代表可以感知到,無法感知又談何凝聚。
先前尚垣就是在凝聚魂,不過當(dāng)他進行得差不多時,他察覺到有痛感傳來,讓得他不得不停止聚魂。
“應(yīng)是胸膛處還有魂粒沒有感知到,看來還得多餓幾次才行”尚垣的魂再次重復(fù)原狀,他扶著還有刺痛感的胸膛自語道。
弱魄勢感魂勢!
這是尚垣自秦相口中得知的修煉方法,顧名思義,既是空乏體魄,感魂之所在,凝聚出靈魂。
這幾日尚垣反反復(fù)復(fù)餓了自己幾次,也慢慢感知到魂粒的存在,其實這魂粒就是思感,思感應(yīng)是散布與身軀之中,沒有思感身軀必會僵硬,時間若是久了,也就癱瘓了,是以凝聚靈魂的時間不能太久,不然就算是凝聚出靈魂,肉身也會受到損傷。
聚起的魂更不能缺失一分一毫,魂指揮著人體無時無刻不在運動,維持著生命的存在,魂至關(guān)重要,靈魂雖然層次較高,但也是魂的另一種形態(tài)。
是以凝聚靈魂之后,靈魂就成為了人體的指揮中心,缺失了一部分也就意味著將缺失那部分身體機能。
魂粒分布于身軀之中,尋常人等知曉它的存在,但存在于何處,卻是難以得知,是以凝聚出靈魂于常人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但勢者擁有勢魂環(huán),對于勢有著無以倫比的感知力,更能牽引勢,如此才能凝聚出靈魂。
依秦相所言,勢者是無需聚魂的,因勢魂環(huán)的存在,魂會自主凝聚,只是時間有長有短,一般而言,勢魂環(huán)等級越高,其靈魂凝聚出來的時間就越短。
各人對一件事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人認為早些凝聚出靈魂,早點踏入修煉之途,往后有更多時間來修煉,也有人認為修煉之途,心智應(yīng)達到一定程度才行。
因想法的不同,各家族、各宗門對于后輩的要求也不一樣,相應(yīng)的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或引導(dǎo),或抑制。
此兩種本應(yīng)不分高低,但自從有一位王侯后輩因不喜修煉,于三十歲才踏入修煉之途,之后修煉進度與其資質(zhì)并不相符。這讓得各大勢力警醒,修煉之途乃蛻變之途,與體魄也關(guān)乎甚大,踏入修煉之途,不應(yīng)太晚,二十歲左右應(yīng)是極限。
自此各大宗門更是對入門弟子的年紀限制在了十六歲。
對于半路上道,已十五歲的尚垣來說,他不可能等待靈魂自主凝聚出來,依他一環(huán)勢魂環(huán),凝聚出靈魂不知要多久,是以他自秦相口中得知感魂的方法之后這三日來不斷嘗試,依此方法,他才感知到肉身內(nèi)那浩如繁星的魂的存在。
這種苦行僧式的修煉方法簡單粗暴,乃是大部分初代勢者感魂所用的方法。
生靈誕生之際,魂與魄就相互依存。體魄為魂提供居所與能量,魂指揮著體魄運動,攝取能量。
但這也不能說肉身不再重要,就算是那些完全舍去了肉身的魂修,也需要勢力的支撐,再造個相當(dāng)于身軀的魂身。
魂與魄的這般狀態(tài),也就使得感魂與凝聚靈魂成為可能。
當(dāng)今世界,感魂與凝魂有三類方法,一類為漲魂勢,此種方法需得諸如魂果、魂丹之類的物資輔助,沒有錢財?shù)闹问遣恍械?;第二類是弱魄勢,以魂與魄之間的差異來感知魂的存在;第三類名為禱勢,此法以佛道等幾大勢力為最。
其實第一類方法對于尚垣來說并不難,留在金峰身旁這些東西唾手可得,不過他沒選擇此法。一則他知曉雄鷹須得自己成長;二則他自秦相幾人口中得知,勢會互相影響,大部分家族或者勢力對于新生代勢者初期的培養(yǎng),都不會讓其跟隨在無法完全收斂自身勢的勢者的身邊,恐高層次勢者的勢影響到后輩,勢形草就是例子。
這也是金熙孩童時金峰很少出現(xiàn)在其身旁的原因,當(dāng)然這是因為那時的金峰還無法完全收斂自己的勢,此刻的金峰就不一樣了,不過待在金峰這類勢者的身邊,想不受到影響是不可能的,是以尚垣必須得遠離。
靈魂境作為勢者的起步階段,頗為重要,雖然大部分勢者認為勢的最終形態(tài)為源勢,不再有屬性,但初期階段勢力屬性是極為重要的,不但關(guān)系著勢者能否憑此走到最高處,還影響著勢者的戰(zhàn)力與職業(yè)。
修何種勢,應(yīng)由自己對勢的感知強弱而決定,塑何種勢形,又得考慮方方面面,這也導(dǎo)致有人花費了不短時間來取舍,古翎所說自己花費數(shù)年時間確定修煉道路并不是虛言。
尚垣與魂界中的經(jīng)歷讓得他明白魂不是無質(zhì)無形的,當(dāng)然若是沒有勢魂環(huán),他就算知曉魂的形態(tài)也無法感知到魂的存在,更別說將之凝聚起來。
勢者修煉須得凝聚出靈魂,以靈魂驅(qū)動勢魂環(huán),才能吸納天地勢力,助長自己的勢。
“勢途難”
尚垣輕語,深刻體會到勢途的艱難,但當(dāng)他決心踏上此路時,就不會輕易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