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卡組:
卡組分為主卡組,副卡組以及額外卡組。
主卡組中最少要有40張卡,最多八十張。副卡組15張,額外卡組15張。
主卡組是作為決斗時候使用的。副卡組是平時的預備卡組,通常是在決斗開始之前為主卡組進行補充或者替換。(額外卡組:通常容納融合怪獸的卡組,不計入主卡組之中。)
————————————————————
LP:分數(shù)/血量/HP
勝負條件:
1:雙方?jīng)Q斗者有一方的的LP歸零。
2:必須抽卡卻無卡可抽的一方判負。
3:因特殊效果判定輸贏。
——————————————————————
戰(zhàn)場介紹:
怪獸卡區(qū)域五格,用于擺放怪獸卡。攻擊表示的怪獸卡縱向擺放,守備表示的怪獸卡橫向表示。里側表示為背面朝上的守備召喚。
魔陷卡區(qū)域五格,魔法發(fā)動時必須正面擺放在這個區(qū)域,也可以先背面蓋伏在區(qū)域內,等相應的時機再發(fā)動。
場地卡區(qū)域一格,用于擺放場地魔法卡,全場只能存在一張場地魔法卡。
墓地,用于儲存使用過的卡片。
——————————————————————
?從游戲中除外(去除)
使用后的卡一般被放置在墓地中,但是因為卡的效果而被從游戲中除外的時候,被放置在決斗場以外而隔離。
?支付
怪物的召喚、效果的發(fā)動等需要支付的條件(COST)。支付是在發(fā)動宣言前進行的,也就是說是發(fā)動的前提,發(fā)動和效果被無效化的時候,支付不會卷回。
?控制權
對卡進行操縱的權利。一張卡每個時刻對應的操縱權的持有者被稱為“控制者”。一般來說,自己擁有自己場上全部卡片的控制權??刂茩嗫赡芤驗榭ǖ男Чl(fā)生轉移,這個時候卡也會轉移到對方的場地。但是被轉移了控制權的卡在回到卡組、回到手牌或者進墓地、被除外時,會回到那張卡原所有者的卡組、手牌、墓地或除外區(qū)域。
?洗牌
洗切卡組的行為。當由于卡的效果而確認了卡組中間的內容或者選出了卡的時候,要在確認或者選完后洗切卡組。
因為怪物的戰(zhàn)斗而造成的傷害,用于和卡的效果造成的傷害區(qū)別。
?裝備卡
一般是指裝備魔法。但是因為卡的效果,怪物卡和陷阱卡也可以被視作裝備卡,統(tǒng)稱為“裝備卡”。
*變成裝備卡的怪物卡視為裝備魔法卡。
?裝備怪物
裝備了裝備卡的怪物。怪物離場或者變?yōu)楸趁姹硎镜臅r候,裝備卡失去對象而“破壞”送入墓地。
?破壞
回到手牌、回到卡組、解放、被寫明“送進墓地”的效果作用或為了支付COST而送進墓地等都不視作破壞。
?送入墓地
各種原因而進入墓地的過程。破壞、手牌舍棄、怪物解放等都屬于送入墓地。
?手牌舍棄
因結束階段手牌調整或因為卡的效果而將手牌棄入墓地的行為,和“從手牌送去墓地”“在手牌破壞”不同。
?原攻擊力(守備力)
卡上記載著的該怪物本來的攻擊力。不包括因為效果而增減的數(shù)值。原攻擊力為?的時候,視作原攻擊力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