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封神之哪吒新傳

第七十九章 星移(久等了諸位?。?/h1>
封神之哪吒新傳 東海鎮(zhèn)守 3700 2020-07-16 21:45:39

  第十九重天。

  二十八星宿所在。

  翼火星君瞅了一眼自己的翼火星,眼中流露出明顯的不舍之色,他開口朝身前的大漢問道,“猿老大,真要聽玉帝的把翼火星推進天河里?”

  這翼火星君本是在大商西境鮮水地界的一頭蛇妖,喚作鳴蛇,有四翼,善火法,占地為王,曾勾引地火將一條清澈江水煉為熔漿,玄仙巔峰的修為,但不知從哪聽說自己的名號已經(jīng)在搬山師的獵剿名冊里,便急忙忙逃出屬地,最后接受了參水星君的招攬,上天任職。

  上天后,他受封翼火星君,決口不再提過往人間的匪號,開始著手煉化了翼火星,得到古妖庭大將赤水的傳承,修為突飛猛進,如今以及摸到金仙境的門檻了,而且這翼火星里還有不少秘法傳承,他尚為煉化完全,又豈舍得就這般使其墜入天河?

  參水星君瞥了他一眼,“這翼火星是玉帝給你的,你的星君身份也是玉帝給的,只要你聽話,自然還會有第二個翼火星。”

  翼火星君點點頭,但臉上還是有猶豫,“可若事后被天蓬元帥知曉了?”

  參水星君臉色一冷,厲聲道:“知曉又如何?玉帝是君,他是臣!”

  翼火星君心中對此言頗不以為然,玉帝是君,就算日后天蓬元帥知曉了是玉帝授意也不能拿玉帝如何,但自己卻只是一個新進的星君,天蓬元帥還拿捏不了自己么?

  無論如何,翼火星墜入天河,自己起碼也要受一個監(jiān)察不利的罪名,至于星核老化,乾坤法禁失靈這個由頭,真的有人會信嗎?

  而因翼火星墜入天河后所帶來的業(yè)障,翼火星君暫時都不去想了。

  雖說心中憂慮,但根底淺薄的翼火星君也知曉自己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只見他狠狠一點頭,“聽大哥的!”

  參水星君緩緩點頭,雖看上去面色平靜沉穩(wěn),但用力捏緊的拳頭還是顯示出他內(nèi)心的不安。

  原因無他,天蓬元帥帶來的壓迫感實在是太強了。

  他腦中再次響起天蓬方才的話語,“昔年本帥跟隨大禹帝君治水,曾親眼見帝君于淮水拘禁一頭白首青猿,如今安好乎?”

  此話無首無尾,當時在場的眾仙家皆不解其意,但參水星君又豈能不知?

  那白首青猿正是自家淮渦水猿一族的老祖,千年前稱霸淮水的妖族巨擘!

  他只知天蓬元帥乃是大法師的記名弟子,卻不想還曾效力于那位壓勝天下水裔的大禹帝君!

  太清一脈貴為道門尊首,雖說門下弟子主修一個清靜無為,從不惹是生非,但這洪荒天下任誰也不敢主動去尋太清弟子的晦氣,況且天蓬元帥身居三界第一勁旅、天河水軍之主的位子,又豈是好相與的?若不是玉帝暗中授意,自己又豈會在言語上挑釁天蓬?

  這下倒好,又冒出個大禹帝君隨侍的身份。

  這頭參水猿傳承不凡,自然是知曉大禹帝君的厲害,昔年帝君治水之時,所到之處,占領著各處江河湖澤的水屬精怪,莫不俯身以供驅(qū)使,但有相抗者,便成了大禹尺下的亡魂。

  參水星君聽族中長輩講的清楚,自家老祖當年不過是托大,將大禹帝君傳來的擊山泄洪的口信怠慢了半日,堂堂大羅金仙的境界,竟是連抵抗之力也無,便被大禹帝君以秘法化為石像,鐵索纏頸,金鈴穿鼻,沉埋在淮水淤泥之中,至今不見天日,不得自由!

  幸得當年帝君治水片刻不得歇,無暇理會四散逃命的淮渦水猿族人,這才讓這一族得以存活,后來帝君平定水患后便隱世不出,直到大夏立國百年后,四處逃命的水猿這才回到淮水,但卻再也不敢興風作浪了,只是暗中想方設法喚醒被帝君封印的老祖。

  再后來,成湯滅夏,時間一久,這群水猿便故態(tài)萌發(fā),又開始為禍兩岸,這次聽說大商也要肅清山水,這群水猿便想起來當年之事,不敢與之爭鋒,又星散逃了,其族中有一翹楚,更是投奔了天庭,搖身一變,化作了星君。

  便是這位參水星君了。

  大禹帝君當年何等霸道,依參水星君看來,這位曾隨帝君治水的天蓬元帥興許是受了帝君行事的影響,也是極為霸道的性子,哪里有半點的清靜無為的樣子?

  再想想大禹帝君那通天徹地的水法與層出不窮的秘術,只要天蓬元帥能得其一二,參水星君自知對上只有逃命的份。

  而想要這位元帥不秋后算賬,恐怕是件難事。

  可轉(zhuǎn)念一想,玉帝身份那是何等高貴,自然說話算話,保下自己應該沒有什么問題,過了這一遭,那便是玉帝的心腹,來日富貴可期。

  參水星君心里念頭紛雜,患得患失,便愈發(fā)煩躁,便開口催促翼火星君,“快些動手吧!”

  ————

  此間天地的另一處,角木星君府邸。

  同樣早早離席的角木星君負手站在一處玉欄之后。

  角木星君感知著天地動蕩,望著遠方那顆紅色的熾熱巨星緩緩離開了它本該在的位置,破開了云層,往下墜落,然后急劇加快,拖拽的紅色尾光貫穿了數(shù)層云界,呼嘯著沖向六七重天交界處的一段天河。

  “大手筆,一石數(shù)鳥,果然是玉帝呀。”

  角木星君低聲自語。

  隨后,只見他張嘴吐出一團青氣,青氣在角木星君身前翻滾,然后化作一條五尺長左右、介于虛實之間的青鱗小龍,小龍口中含著一顆碧色華珠,這便是角木星君引以為傲的本命蛟珠,這顆蛟珠帶有一縷先天乙木精氣,后來又融合一滴孟章神君的精血,其品質(zhì),比四海里大多龍族的龍珠都要高上不少。

  角木星君輕輕一揮手,小青龍一個扭身,便鉆入了虛空中,竟是連一圈空間漣漪也沒有激起。

  一道心念依附于本命蛟珠之上,倏忽不見,星君本尊依舊負手站在玉階上巍然不動,低頭俯視,鳥瞰下界。

  以他如今的身份與境界,能看見的自然不止是那顆天火流星即將撞擊天河的瑰麗恐怖之景,透過十數(shù)層云界,天河決堤、天瀑傾瀉、水淹人間的一幕幕同樣盡收眼底。

  包括南瞻部洲北方那條大江里,有成群黑蛟引水入蛟龍溝。

  “黑龍江水神?!?p>  角木星君龍目陰沉,晦暗如潭,自語道,“老夫倒要看看,最終我蛟龍溝一族的兒郎,是隨你這凡間水神在溝渠里巡弋,還是隨老夫在星海中遨游。”

  ————

  第六重天,天河水軍晏水部營地。

  主將王煜著金甲皂衣、手持長戟,踏浪而行,奮力將一頭邪魔劈成兩半,同時大喝,“天河貫六重天,今日竟有五重流域邪魔暴亂,五丁都司可曾查明起因?!”

  有副將答,“不曾!”

  “聯(lián)系到元帥了嗎?”

  “聯(lián)系不上,有弟兄傳回消息,玉帝醉酒沉睡于廣寒宮,卷簾大將軍隨即封鎖了廣寒宮,弟兄們進不去,傳音傳念一應法術皆被隔絕?!?p>  王煜怒吼一聲,“豈有此理!怎會如此之巧!再等半刻鐘,若還是聯(lián)系不上元帥,即刻擊碎帥帳中的帝鍾!”

  軍中傳令兵大聲應喏。

  也是在此時,一兵卒厲呼,“將軍,天上!”

  王煜聞言抬頭望,只見一火紅巨球拖曳千萬里長尾破空而來,如滅世天崩。

  王煜將軍目眥欲裂,暴呼,

  “散!”

  ————

  朝歌東郊,司天監(jiān)。

  司天監(jiān)雖在數(shù)年前改名為監(jiān)天司并入了大祝寺,但由于這個衙門與大商朝同歲,比大祝寺的設立可早太多了,所以朝歌百官還是習慣以司天監(jiān)稱之。

  司天監(jiān)并入了大祝寺后,便更換了辦事府衙,從原先的監(jiān)天臺搬至了完工不久的摘星樓。

  監(jiān)天臺位于寸土寸金的朝歌城內(nèi),所以占地并不大,而且位居王都,高度上也有限制,隨著大商朝對天界的戒備日益加重,這極早前建造的監(jiān)天臺便有些不夠用了。司天監(jiān)官員與一應觀測卜算的法器搬走后,監(jiān)天臺便開始重新修繕改造,將來會成為大祝寺在朝歌的總樞所在。

  朝歌東郊處的摘星樓是十來年前子受下令建造的,由后宮三貴中的蘇貴妃負責督造,歷時十四年完工,足有三十六層,高千尺。

  摘星樓位于一口地氣蒸騰的活穴上,樓上有無數(shù)靈紋,與上升的地氣構(gòu)成了一道名為“地涌金蓮”的護樓法禁,能隔天人窺視。

  摘星樓之巔,仿佛觸手可及不久前才顯化的云海。

  兩位老人在欄桿后盤膝而坐,一前一后。

  后者衣著考究,頭頂高冠,腰懸美玉,但面容卻是怪異,有眼無珠,眼中長手,手中生眼,尋常人見著定是不寒而栗。

  正是上大夫楊任。

  在楊任之前的,是一個身著深紫袍服的年邁老者,老者須發(fā)皆白,銀發(fā)以一枚暖白玉冠束著,整齊的長須拖至腹部,如一道袖珍瀑布,袍服上繪有周天星宇與四方神君。

  老人看上去便是極老了,臉上皺紋頗深,但精神依舊矍鑠,尤其是那對眸子,明亮如星辰。

  大祝寺權(quán)柄日重,下轄四司,每一司都是龐然大物,所以在設立之初,子受便沒有任命大寺卿,由四司各司其事,有要事便由四司少卿商議而決,但隨著四司在面對仙宗勢力時聯(lián)系愈發(fā)緊密,四司無首、各行其事之局便有諸多不妥,于是四司少卿便屢次上奏請人王子受早日定奪大寺卿的人選。

  然而子受心中早有定奪,那便是在督造城隍廟一事中表現(xiàn)出色的上大夫楊任,不過楊任雖浸淫宦海多年,心有溝壑,但對仙家勢力卻是相對陌生,尤其是觀山、都水、通幽三司皆為新設衙門,行事都要摸索著來,子受原意便是讓楊任先在四司各履職兩年,再晉為大寺卿,可如今局勢一日三變,大寺卿之位再空懸下去,屬實不妥。

  子受思前想后,終是尋得了一名極佳人選暫代大祝寺大寺卿一職,以其能力資歷,四司之人應莫敢不服。

  便是摘星樓上的這位紫袍老人了。

  前司天監(jiān)監(jiān)正,前太師,杜元銑。

  老太師為當朝資歷之最,雖不是修行中人,卻憑著一套自悟的食氣法門活到了兩百歲,實為人瑞,便是當朝聞太師與黃老邊帥見著了,也得自稱一聲晚輩。

  杜老太師生來不凡,左眼藏七星,右眼蘊殘月,一對法眼據(jù)說能察徹三界,當年更是親手指點過已故西伯侯姬昌的卜算之術。

  老太師當年從太師位上退下來后,便因興致就任了司天監(jiān)監(jiān)正的職位,年前受人王之托就任大祝寺卿,并招楊任為副,久坐摘星樓已有半年有余。

  老太師仰望青冥,枯瘦的手指在大袖中微顫,突然說了一句,

  “火星移位,意在天河,讓那幾位也早做準備吧?!?p>  楊任聞言脊背一直,不遠處一個靜侍道童連忙轉(zhuǎn)身。

  ————

  約一刻鐘后,天空中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亮點,隨后亮點急劇擴大,轉(zhuǎn)眼間就好似變成了第二個太陽。

  約過了有三百息的時間,天塌一般的巨響才碾至人間。

  

東海鎮(zhèn)守

非常感謝停更的這些日子里還有好些書友投票和打賞,非常感謝,尤其感謝書友,“暴走的短腿貓”,“易道生”,“A small mind”,“餓咯五天”等,感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