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天作之合
出使本來就是例行公事,原定的是兩國交換了禮物便可回程。北趙的趙弗虛情假意,留使者多呆了兩天?;貋淼臅r候,依舊是趙紓安相送,他還帶了來時他提到的禮物。楚昭本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但是陵王相送的,還是看了一眼是什么。
打開錦盒,里面是一副畫,畫中是一對神仙眷侶,畫旁還題字“天作之合”。這充滿祝賀的言辭本無甚特別之處,只是這幅畫倒不像出自趙人之手,頗有南周之風(fēng)。甚至他覺得畫風(fēng)與字跡都有些眼熟,但也并未深想。大約是陵王特意請了南周畫家所做吧。
回國之后,江循在朝堂上對此次出使很是滿意,夸贊了楚昭雖年少,卻行事沉穩(wěn),頗有乃父當(dāng)年之姿。并提到了與九公主的婚事,也要到日子了,須得一切都操持好,不可失了王族的氣勢與臉面。楚昭雖一一應(yīng)過,也未放在心上,他還沒覺得婚事還值得自己去費(fèi)心的。
日子就是這樣的奇怪,你盼著它慢些的時候,它偏偏如白駒過隙。你想著它快些過去的時候就好比度日如年。在楚昭眼里,這日子過得實在是快了些,躲不過的大婚還是來了。李清初的世界可就不是這般感受了,這場婚事她盼了好久,終于要到了,她終于離目標(biāo)進(jìn)了一步。
公主出嫁排場自然不會小,何況夫家是楚國公的公子,也就是未來的楚國公。即便江蕪是個庶出的公主,禮部也不敢怠慢了,誰還敢得罪當(dāng)朝第一權(quán)臣呢,愣是將規(guī)格充的比
嫡公主還氣派,王后雖看不過眼,但是大王默許了,也沒法追究。
四月十八,是江循讓國師算過日子后定的吉日,九公主的便是這日出嫁。
臨安城的主街道最是寬敞,迎親的隊伍便是從這去往宮里接李清初。正紅色的郎君服,并不是所有人都壓得住的顏色,但是楚昭生是個貴氣的公子,生養(yǎng)的又極好,正紅色襯得他滿面春色。即便他并無表情,可是在路人看來,也是喜氣洋洋的。
王宮之中的喜氣更甚,因為九公主并無母妃,所以從祁奚宮出嫁時,王君與王后都來送嫁。李清初一襲紅裝,搖曳了闔宮的眼簾,如此佳人世間難尋。
祁奚宮外,楚昭已經(jīng)到了,親自牽著李清初上了三十二抬的鳳攆。這幾個月來她一直在學(xué)習(xí)大婚禮儀,所以坐在攆中也端著身子,怕不留意被楚家的人看見笑話了。公主府里王宮不過二里路的距離,但是出嫁的隊伍繞著臨安城走了大半圈才肯進(jìn)了公主府,聽說著長長的路寓意著新人走的長遠(yuǎn)。李清初在心中嘲笑,轎夫們就是繞到北趙去,她和楚昭長久不了啊,連嫁的人都是錯的,還能有什么好結(jié)果,最多不過一年,他們就要各奔東西啦。
在吉時行過禮,李清初就被帶到婚房,等著晚上的到來。房間里終于只剩下她和藍(lán)月。
她懶下身子,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靠在床沿上,掀起了蓋頭扔到一邊。藍(lán)月也坐在了凳子上,并沒有攔著公主越矩的行為。
“接下來怎么辦?”
藍(lán)月率先打破了沉默。
接到北趙第二封信后,公主就把信的內(nèi)容全部給她看了,雖然一時難以接受,但是信上熟悉的標(biāo)記還是讓她不得不信,這是只有她和公主才知道的暗號。更何況,眼前的這個公主除了樣貌沒變,性情實在是翻天覆地。如果說是公主在危難時靈魂與其他人交換了,倒是也有可能。如今她和李清初也達(dá)成了共識,她輔助她回北趙,到時候她也會隨著李清初一起去北趙,待見到公主后在和她共謀后事。當(dāng)下,她雖然已經(jīng)知道這個人不是她的公主,還是很小心的稱呼其公主,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今晚你就看我的吧,我一定拿下楚昭?!?p> 李清初信誓旦旦。不就是得到楚昭的信任么,這有何難。如今他們已經(jīng)是夫妻,那再和他睡睡覺,感情不就產(chǎn)生了。她想好了,一日夫妻百日恩,她今晚就是用武力也要撲倒楚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