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溪被加封為國師后,仍然懶得理政,所有大事,均交由小王子與幾位監(jiān)國千戶打理,在朝臣心中,這國師反而愈發(fā)神圣。
國師一位給他帶來的氣運之助,令他更加接近突破。元陽神丹也讓他的元神幾乎全部陽化,只等那一道冥冥之中的玄機,就可以一朝化龍。林清溪也隱隱感受到氣運之助,但卻無法探查,頗為遺憾。
……
木真人是武當的長老,精通陣法。武當與峨眉不同,全派分十數個分脈,除接受掌門,也就是現任的國師調動外,平時各不相通,各修己道。相傳木真人這一脈陣法妙絕,已達天人相合之境,并將其祖師埋骸之地的靈寂洞轉煉為秘境。
木真人此時帶著小道童郭崇,接天師旨意,前來北方觀察蝗災情況。這武當一派,最不怕與人間大事摻雜一處,每年都會派出大量弟子,承受官職,收斂氣運,以助修行。此界之中,單論規(guī)模,這武當應為各派之首。
木真人在幾隊士卒保護下,越過交戰(zhàn)的前方,來到遼東城附近的一小山坡上。
天空澄碧,纖云不染。他遠眺兀良哈人駐守的遼東城,打開法眼,只見黑氣彌漫;木真人又拿出一道法旨,念念有詞。這旨是朝廷派他視察北方時下發(fā)的,無官無職,但確有氣運支撐。再看時,那黑氣中隱隱有一雙頭小蛟,其中粗壯的那個頭看似更像一只蟲子,還不等看清,又黑氣淼淼,不得復見。
木真人看到眼睛發(fā)燙,知已是極致,才停止施法。喉嚨一熱,卻又強行咽下,雖然大部分反噬被中原王朝承擔了,但殘余的這一點也很難承受,況且他之前用陣法遮掩軍隊的反噬之傷還沒有完全恢復。
木真人本是只需觀察蝗災即可,但至北方時,恰好聽聞兀良哈部屠殺一城,大感震怒。遂配合山海關內一偏將喚哈哈明,出兵北擊朵顏部。
這哈哈明流有草原民族血統(tǒng),還出身魔門,但不知為何在明朝承擔軍職。他身高八尺,魁梧有力,看似個莽漢,卻也是個熟讀兵書的壞坯子,率領五千步騎,在木真人陣法掩護下,夜襲了朵顏大軍。
按說正邪兩立,木真人本不該配合他,但武當確實能海納百川,不分正邪,只論陣營,這也是他們在輔助明朝建國過程中學會的!
在木真人斂息陣的遮掩下,哈哈明的百人左右親軍,此親軍是以魔門秘法煉體,刀槍難傷,偷入朵顏大營后制造混亂。哈哈明在外見軍營動亂,才親率騎兵,攻破營地,擊潰了兀良哈軍。
此將自知以少勝多,可以擊潰,卻無法大量殺傷敵軍。故為追求最大戰(zhàn)果,便以少量步兵,在兀良哈軍后方設伏,差點就擒獲朵顏。
……
林清溪令草原各部分別守數城,自己與兀良哈部婦幼則進駐遼東城,并驅趕遼東城內殘民數千至城外扎寨。
林清溪已派斥候探查清楚,那哈哈明部兵不過五千,若是一一攻城,必然損傷慘重,無力打到遼東城下;若孤軍深入,直襲遼東城,那自己就讓漢人百姓在前頂著,令他一時攻不進來,自有其它路草原軍隊斷他糧道,再一起包圍截殺。
一讀過幾本漢人兵法的兀良哈部將領站在遼東城城墻上,用鞭指著扎寨在外的漢人,對幾個手下侃侃而談,“國師此計甚妙,如果漢賊來襲,就讓這群百姓排在城前。死了這些漢人百姓,再抓就是,反正漢人死不完;而漢人講什么忠義,一般不得對這些同胞動手,那此城就可以高枕無憂。本將以后守城就用漢人百姓排排站在城門口,看誰還攻的進來!”說完,還仰天大笑,甚是歡欣的樣子。
恰林清溪突然想要去城頭巡視一番,聽到此言,令兩個傳令兵上前將他斬首,也不做什么解釋!
林清溪不怕別人議論他的軍策,反正他這一番布置只是為了拖延時間,多得些氣運支撐,等待轉機。身經百戰(zhàn)的朵顏都打不過明軍,他對軍事一竅不通,更不會是明軍對手,何不用些下三濫的手段呢!但聽到這人在此喋喋不休,還是很惱怒。
……
遼高縣處于遼東城三十里左右,正在接受著哈哈明軍激烈的圍攻。
城前,密布著旌旗招展軍隊,滾滾人潮,不顧飛射的箭雨,洶涌而上。
林清溪對哈哈明的策略很有效,此人深知直接攻打遼東城,危險萬分,就一一先擊破路上如釘子般的其余城池。反正他也不是漢人,也不是太憐惜兵卒性命!
哈哈明軍不斷爬上城,在城頭上和草原人交戰(zhàn)。且有城中富戶,竟早與城外明軍暗通曲款,偷偷聚眾打開一門,引明軍入內。這時林清溪沒有考慮到的,如是朵顏,必然會想到這一茬,不給這些墻頭草機會!
戰(zhàn)到這時,其實大勢已去。草原人勝在野戰(zhàn),守城的確不行。
“殺!”哈哈明丟掉大斧,拔出長刀,在這城頭大斧有點施展不開;鼓起余氣,帶著手下再一次對著殘軍沖殺過去,在城墻上,縱橫無敵。
在這拼殺的關頭,一草原人殺了出來,抵擋哈哈明,還叫到“我是大汗千戶烏木!同為草原之人,你為何替明狗效死,不如歸降于我,必會給你美女、財寶!”
哈哈明輕蔑一笑,施展出天魔解體大法,撲了上去。
一絲風聲傳來,哈哈明手中的刀,斜砍而出,只聽“噗”的一聲,立刻將那烏木砍成兩節(jié)。
“降你?”哈哈明面露不屑,頭抬高向四周看去,還有些殘兵在抵抗。轉眼之間,眼神中又露出一種狂熱,只聽一聲大吼,朝四周的草原人撲上。
在巨力之下,長刀所向無敵,連最堅硬的骨頭都會切開。不斷有人倒下,不斷有人填上,戰(zhàn)斗還在繼續(xù)。
片刻后,殺聲漸停,只見縣城上,橫七豎八的尸身到處可見,流動的血匯聚成溪,自城墻上流了下來。
城下戰(zhàn)場殘煙裊裊,血腥飄在空中,大批草原人通過北門,騎馬逃走。哈哈明也不追擊,這本就是他圍三闕一之策。等這些草原人都聚集到遼東城,再將其擊破,到時自己不光武道可以再進一步,還能加官進爵,好不快活!
這哈哈明本為一小魔門掌教,魔功通天,卻因功法限制無法煉至天魔萬化,比同道家元神境界,才加入大明,一方面圖謀榮華富貴,另一方面就希望魔功再有突破。
城里還有些逃跑不及的草原人,在一片怪笑聲中,被追殺撲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