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天選之國1620

第281章 第十五年

天選之國1620 圍爐夜譚 3034 2020-10-08 16:48:00

  王啟山目前已經是正式的西岸社高官了,同時也正式成為執(zhí)委會的新執(zhí)委,因為今年是意外后的第十五年,又到了社委執(zhí)委會換屆的年頭。

  在三四年的年底,換屆選舉就開始了,因為入籍的正式社員數量越來越多,選舉工作必須提前來做。

  現在,有選舉權的正式社員已經有將近五十萬人,這五十萬社員可是整個社團已經嘉華國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年歲都不大,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而且因為是死規(guī)定,他們必須通過文化考試才能成為有正式國籍的社員,所以他們的文化水平都不錯,接受過正規(guī)的教育。

  他們的利益和社團緊緊相連,而且社團的組織活動從未荒廢,所以這一次的換屆選舉非常順利,完全在穿越者的引導控制之下完成的。

  原執(zhí)委會委員長林紀元因為年齡到了退出了執(zhí)委會,王啟山因為西岸社高官的職務被補選進執(zhí)委會,執(zhí)委會的其他成員沒有任何變化。

  執(zhí)委會的委員長不出意外的是勛議院議長冷春山擔任,在接下來的國家領導推選中,冷春山擔任了國家元首,而劉星林則被推選為勛議員議長,成為所謂的國家二把手。

  林紀元在退休以后,不再沾染政事,一心一意在西京大學當他的農學部教授,從事他心愛的教育工作。

  林教授今年已經七十三歲了,也許是保養(yǎng)得好,另外穿越過來的時候家庭成員很齊全,心里沒有什么壓力,盡管已經過了古稀之年,但身體仍然很好,精神矍鑠,頭腦清晰,再當幾年教授肯定是沒問題了。

  在選舉過程中,王啟山等人主持西岸地區(qū)的選舉,但是在選舉執(zhí)委會時,西岸這邊的社員代表沒有渡過太平洋去參加統(tǒng)一選舉,而是通過電報選舉的,最后,西岸社委這邊以百分之九十的高票通過執(zhí)委會成員名單和委員長名單,并把結果發(fā)電報告訴本土那邊。

  穿越者通過控制的企業(yè),各個行會、學校還有門生,子弟等關系,捆綁經濟利益,各級社委還有層出不窮的宣貫會,把自己的意圖灌輸給有選舉權的社員,而社員基本上都是按照永久會員們的意圖來投票的,可以預見的是,少部分投反對票的社員,回頭肯定會受到“批評教育”的,社團會好好做一下他們的思想工作。

  所謂的民主選舉,肯定會有暗箱操作的,這一點在任何時代都會有,只要是在規(guī)則之內的,這幫穿越者肯定會想方設法用到極致的。

  西岸區(qū)域雖然有七八十萬臨時社員,但是擁有選舉權的入籍社員僅僅有四萬余人,面對這些社員,王啟山可是竭盡全力的把執(zhí)委會的意圖宣貫下去,他王某人好不容易要進執(zhí)委會,可不能出現什么幺蛾子。

  西岸這邊的七八十萬臨時社員,在大員逗留的就有六十萬,剩下的人分布在馬場港還有高文島、老本部、海西基地和黑水流域,另外在溫泉港還有個幾千人,那里也歸西岸管轄,不過這些地方因為環(huán)境惡劣,自然條件差,從事農業(yè)種植的人口少,大部分的人都集中在養(yǎng)殖、采礦、獵捕毛皮和鮭魚、捕鯨和紡織工業(yè),其中毛紡織工業(yè)吸納的人口就在萬人以上。

  社團的毛紡織工業(yè)所用的原料羊毛,現在的主要來源還是來自于松花江流域和海西基地,從松花江流域進口的量占了主要的一部分,還是這里的平原面積比較大,能夠承載更多的養(yǎng)殖量,后金往這邊遷移大量的漢人,羊的養(yǎng)殖量這幾年增加幅度非常大,給后金帶來了巨額的財政收入。

  后金這幾年非常消停,從崇禎二年過后,除了和明軍在邊境發(fā)生一些小規(guī)模的沖突以外,再也沒有大規(guī)模入侵明朝內地,主要的因素就是八旗旗丁和底層漢人的收入都還不錯,更別說上面的旗主了。

  這人一富裕,打生打死的就沒有了動力,黃臺吉雖然有心動員好幾次,想再破關試試明朝的戰(zhàn)力,給朝廷一些壓力,但是八旗和漢軍都沒有什么動力,連幾個愛喊打喊殺的旗主老爺也無濟于事。

  上回去草原打呼圖克圖汗,那是因為搶羊去的,而且打呼圖克圖沒有一點危險,羊毛那實實在在的利益在那里放著呢,搶完呼圖克圖后,旗主們和貴人們的財富直接增長一大截。

  也是,現在大家坐在家里搞貿易,搞養(yǎng)殖就能獲得大把的銀票,誰還愿意跑那么老遠翻山越嶺進入明朝搶那點東西呢,何況還有危險,頭一次是打進去了,明軍雖然面點,不過碰上能打的,照樣有可能丟命啊,何況要從遼東走到草原,再走到宣化、大同附近,再打過邊關,來回走好幾千里地,路上又累又凍,誰愿意受那個苦啊。

  小股部隊過去轉一圈還能做得到,象崇禎三年那樣傾國而出,可就有點得不償失嘍。

  這個大勢,黃臺吉都不能違背,所以這幾年,明、金兩方都過了幾年消停日子,只是在遼西老有一些小烈度的沖突,后金這邊基本上掌握著主動權。

  而明朝這邊是更加變成了貴富國窮的局面,團社大量的移民,而且還銷售了大量的商品和物資進入內地,極大的促進內地財富的增長,但這些財富增長都集中在少數的貴人身上,比如壟斷貿易的藩王、宗室子弟和士紳階層,幾乎所有的交易都要在他們手里過一道,他們截取了大量的利潤,還有移民的各項支出,大部分都落入這些勛貴士紳手里,沿海的士紳甚至紛紛入股運輸公司,自己運輸移民去賺取移民貸款,在這個大潮中賺的腰包鼓鼓。

  大明朝的至尊崇禎皇帝也在這場大潮中賺的盆滿缽滿,因為他是金啟錢莊的股東啊,他哥賓天之前,給他留下的優(yōu)質資產里就有投資金啟錢莊的皇室基金,現在光是每年從金啟錢莊分紅每年都能弄幾百萬銀票。

  然并卵,崇禎皇帝是圣君啊,朝廷的官員善于哭窮,而朝廷確實困難,賦稅一年就那么多,現在入不敷出,戶部官員有事沒事就請發(fā)內帑,而皇上又宅心仁厚,舍不得將士受苦,金啟的分紅往往沒捂熱就被零打碎敲的分出去不少。

  在天啟年間,皇帝還能派太監(jiān)去各地收點礦稅、商稅啥的,就算被橫征暴斂的太監(jiān)們貪污一些,最后往往還能落入內帑中一塊,而偉大的崇禎皇帝上臺以后,因為善于納諫,廣開言路,被一幫朝廷官員和士紳忽悠瘸了,主動撤銷礦監(jiān),停收商稅,搞得自己的內帑丟失好大一塊。

  當時崇禎被這些人高呼為圣君,好不得意,誰知這些年下來,他也隱隱約約的了解到團社的一些做法,那團社可真狠,商品進口收一回稅,出口還要收一回,還有什么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不動產稅、印花稅、附稅等等,真是五花八門、絞盡腦汁的壓榨百姓,被人調侃成“嘉華國萬稅”。

  但是就是這樣橫征暴斂的國家,卻沒有一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感覺,不,也可能有,但是百姓都被關在遙遠的大陸上,想反抗也反抗不了,離國朝太遠,也不知道啊。

  國朝肯定不會與民爭利,但國庫卻是越來越窮,遼西的軍事行動把國家的財政吃得死死的,號稱百萬大軍的遼西軍事集團越來越象一個無底洞,現在朝廷新征的三餉,全部投入進去還不夠,但是這些新征的稅收,讓國內的百姓又窮了一大截。

  崇禎皇帝又得想到毛文龍的好處來了,毛文龍的東江鎮(zhèn)這幾年牢牢的釘在鴨綠江畔,把建奴的側翼看得死死的,所需要的錢糧還是崇禎初年那一些,如果今年財政緊張,先欠著呢,毛文龍也不叫喚,意思是你愛給不給,俺也不指著你那三瓜兩棗啊。

  不過最近好像對毛文龍的彈劾又開始了,說毛文龍尸位素餐,畏敵不前,還跟建奴有經濟往來,有通虜嫌疑。

  唉,這毛文龍是年年通虜,這已經通了十幾年了,江南那幫言官沒事就彈劾一陣,但往往是虎頭蛇尾,也不知他們到底要干什么。

  遼西那邊就不能象應付毛文龍一樣了,別說欠著不給,就是欠一點點也不行啊,朝廷馬上就被威脅,言官馬上就要上疏咒罵國賊,建奴的十萬大軍就要壓境,而崇禎皇帝一點辦法也沒有。

  崇禎皇帝也想過和建奴和談,不是建奴那邊放出風來了么,說愛新覺羅一族的祖先是前宋的欽宗皇帝,他們那就有了漢人的血脈啊,何況奴酋黃臺吉也沒有采取斷然措施,可見建奴有心向華夏之意,認祖歸宗之舉啊,如果借此能達成和議,讓國朝緊張的財政緩和幾年,休養(yǎng)生息一段時間也是好的啊。

  無奈朝廷物議,民間輿論洶涌,這和談可是一個雷啊,誰踩都可以,就是不能讓皇帝來踩,圣君之光環(huán)不容褻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