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穿越成反派女三

第五十九章 棋手

穿越成反派女三 暖暖的柿子 2051 2020-03-20 07:38:00

  此時,齊王這廝的一句話,讓我從幕后走到了眾人目光的C位。

  我心中恨恨地叨了一句:“好好當幕布不香么?這么會給我找事?!?p>  聽了齊王的話,皇帝的目光移了過來,像也是才想起了還有我這么個人在場,說道:“確實,旦兒也受了委屈,不防聽聽旦兒如何說?!?p>  我慢慢從位上起身,慢慢走到了長公主身旁,腦子一直在瘋狂地轉(zhuǎn)著。我該如何說?

  此般境況,我若說罰重了,他人定會說我心思狹隘,眥睚必報,缺乏仁心,打了自己剛才奉承皇帝的臉;若是說輕了,長公主此般大張旗鼓的問罪,變成了雷聲大雨點小,削了長公主難得一震的“雄威”。

  看得出來,皇帝不會不顧念郡國公的情分臉面,我若說重罰郡國公與王鳶冤枉了我的罪狀,那就違背了皇帝的意愿;也看得出來,皇帝聽說盧敏懷孕是很高興的,但也不至于這么輕巧地放過,失了賞罰分明的規(guī)矩。

  綜上所述,我怎么論賞論罰都有錯,還有可能由“受委屈的人”變成“得罪了一批人”。

  我緊閉了一下眼睛,甩掉腦子上的亂麻,跪下去,回道:“皇上是天子,一切旨意皆是上承天運。皇上素來賞罰分明,今日之事,不管皇上是賞,還是罰,都是君恩。相信不管賞罰的結(jié)果如何,作為臣民都深感皇上恩賜,心中定會感懷?!?p>  皇帝問我如何賞罰,不是真的要聽從我的意見,只不過是要看我的態(tài)度罷了。

  果然,皇帝聽了我的話,龍顏大悅,說:“旦兒今日,果然出口不凡。好一句賞罰皆是君恩。那朕便要好好做到賞罰分明了。”

  郡國公與長公主此時都俯首,說:“賞罰皆是君恩,臣,聽從皇上定奪?!?p>  我與盧敏、王鳶,便也俯首拜下。

  皇帝走上前,將郡國公扶起,交到了王鳶手上。

  又走了過來,將長公主扶了起來。臉上微有愧色,說:“元兒,是朕讓你和旦兒受了委屈。只是今日團圓之宴,朕想好好地將這宴吃完。這賞罰一事可容得明日再議?朕定會給你和旦兒一個交代?!?p>  皇帝都這般說了,長公主又如何能說不行?況且,長公主,慣是知道何時該進,何時該退的。

  “全聽皇兄的?!?p>  皇帝深感欣慰,還走過來摸了摸我的頭,對我笑了笑,搞得我甚是莫名其妙。

  老虎的微笑,不可謂之善意。我很快就知道了。

  ?

  圓月在其,丹桂金菊;宴樂再起,觥籌交錯。只是,再起的燕舞雅樂,入耳不如心。

  回到座上,酒杯上的酒,酒氣已是散了,口感并沒有方才好喝,我抿了一小口,寡淡無香,便要找那宮人換。

  才抬頭,便對上了齊王看過來的眼神。只見他舉杯邀我,唇齒開合,未聽清他說了什么,卻又見他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他停杯舉箸,臉上笑容彌散,散在昏黃的燈色里。

  ?

  曲終人散,宮宴散曲,走出秋華殿,見圓月空中轉(zhuǎn)玉盤,突然想起了姑姑。不知此時花好月圓團結(jié)時,她一人孤單望月,是否有想起我?

  走到車駕前,只見郡國公與王鳶等在一邊,像是專程等的我們。

  長公主上前,向郡國公微施禮,郡國公忙道不敢。

  “郡國公的禮,元兒今日收到了。昨夜推辭了您的中秋禮一事,還望國公莫怪?!?p>  郡國公臉上尚有愧意,說:“是老臣欠長公主的,老臣實當如此

  鞭斥寧王一事,是老臣老昏,也定會給長公主一個交代。只是......”

  “郡國公,有話不妨直說?!?p>  “只是,老臣沒想到,多年之后,又見到長公主今夜殿上的這般風(fēng)采,甚至感慨?!笨袷亲窇浧鹆耸裁辞皦m往事。

  長公主肅聲說道:“今日之事,只是不愿我兒委屈。前塵往事,莫要再提。還請郡國公好好保重?!闭f完便上了車駕。

  見長公主已是要離開,國公卻依然站在那里,蒼老的呢喃聲中,我聽到了一句,“我兒無福......”

  ????

  第二日早上,寧王老爹的身體已是大好,精氣神也好了很多。我正扶著他在院中走動走動,大山便帶著今日外面的消息回來了。

  聽說,郡國公執(zhí)鞭上了大殿,說自己愧對先皇,未能分明是非,錯責(zé)了寧王,請求皇帝將他的“尚鞭”收回,放回太廟,以祭先皇。還說自己年歲已高,不便再輔佐皇上,請求皇帝答應(yīng)他辭官歸隱。

  又聽說,盧侯爺一早跪到了皇帝的寢殿之外,負荊請罪。說自己枉為人父,未能教好自己的女兒,讓彥王妃做出此般惡事。子不教父之過,至今彥王妃身懷骨肉,不便受刑,他愿意代女一并受過。

  還聽說,盧敏昨夜回彥王府后,知道自己犯了大錯,執(zhí)意要佛前跪拜,以恕自己的罪過。但是半夜小腹大痛,連夜請了宮里的太醫(yī),胎兒不穩(wěn),盧敏至今也仍在昏迷。

  京中之人在傳,郡國公府的嫡小姐王鳶,雖是作為受害者,卻能親自上殿請罰認錯,矯正過錯;胸懷坦蕩,光明磊落,頗有她的祖父郡國公身上的大家風(fēng)范。

  京中還有傳聞,長公主中秋之宴上,擲杯質(zhì)問彥王妃,為女討回公道,頗有當年風(fēng)范。

  ......

  我聽完不禁莞爾,這廟堂之上的請罪也好,街頭巷尾的傳聞也罷,只不過是此時京中之人茶余飯后的一段談資,再過一段時間便會消散。

  郡國公也好,盧侯爺與彥王妃也罷,他們怎么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要怎么做。

  皇帝的考慮,又豈會是那般簡單地罰了誰賞了誰這么簡單?

  他要權(quán)衡的是“朝堂”這個棋局該如何布,才能讓“楚漢相爭”卻又能讓雙方“勢均力敵”,還要劃好君臣之間、臣與臣之間的“楚河漢界”,最后讓他依然能完美地控制好這盤棋局。

  當寧王老爹聽大山說,京中早已傳開,昨夜長公主在秋華殿上,與皇帝論賞罰,擲杯質(zhì)問彥王妃的風(fēng)采熠熠時,臉上的笑容綻放如盛世燦爛,就像在說:果然是我家夫人的氣派風(fēng)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