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舉人搬進學堂的第三天,就正式開堂授課了。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一個不少,包括村長的小兒子、洪全家兩個小的,這一部分算是偏大的,都去了。
因為這學堂是對村里孩子免費的,只要滿了五歲的,都能送去。因為教室多,牟先生按年齡分成三個班:
五歲到七歲的適齡孩子是甲班,這應該是最主要的教學對象,以后能不能走出幾個就看他們的了;七歲到十歲的是乙班,這些也算是重點學生,雖然入學晚,但年齡不算大,如果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小石頭就在這個班;接著就是十歲以上的,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在丙班,這些人多數(shù)只是為了學點基礎,能寫自己的名字,能簡單計數(shù)就好了。村長的家洪亮,洪權家兩個小的都在這個班。
這三個班授課時間也不一樣,甲乙兩個班的孩子必須每天早晨卯時末就到學堂,辰時準點開始授課。巳時開始自己練習,或是背書或是描紅。午時回去吃午飯,末時回來上到申時,一天的教學才算完。這兩個班暫時是在一個教室,授課進度是一樣的。
而巳時末,是丙班的上課時間,講到午時這些人就放學了,既不用背書也不用描紅,下午也不用再來,只留了作業(yè)晚上完成第二日交就行。畢竟他們現(xiàn)在算是家里的勞動力,大多數(shù)擔起了家里大部分的農活,能愿意抽出時間來學點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一時間,整個村子進入了一種特別和諧特別溫馨的生活模式中。每日寅時幾乎全村都起來了,吃完早飯該上工的去上工,該去田里的去田里,小孩子們成群結隊走在父母們前面去學堂。
辰時一到,老遠就能聽到孩子們朗朗讀書聲,空氣里飄著醉人的酒香。
以祖爺爺為首的一群老頭,現(xiàn)在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學堂門口那顆已經(jīng)移栽成活的大榕樹下,聽著讀書聲聊天、下次。
祖爺爺:“要說我這輩子,還真經(jīng)歷過不少風雨。富裕的時候,過年能飽飽的吃上一頓白面饅頭、最窮困的時候,連樹皮、白泥巴都吃過??删褪窍肫颇X袋,也不敢想象大山村會是今天這樣的樣子!”
老頭甲:“小叔,你老可得再多活幾年,看這樣子,怕是還能出一個秀才舉人呢!”
老頭乙:“哈哈哈,我家老大就天天叮囑他家小子呢,這有免費的學堂上,最低也得到藍家做個小管事,不然可就白瞎了這大好機會!這我很認同,再好的機會,也得你自己努力,不然,藍家給再多的好處,咱還是只能一輩子在這小村里做最窮的哪家人!”
“是是是,是這個理!”
藍輕言這邊,雖然客戶群增大,但面條作坊還是無法擴建,因為建了也沒有足夠的糧食運進來,只得等以后能把路修好了再考慮。而且面條作坊其實賺的不多,基本就只能賺回工人們的月例再稍微剩余一點而已?,F(xiàn)在連翹已經(jīng)是面條作坊的大管事,管理能力很好,完全不用她操心。
酒坊每日產(chǎn)量都在千斤以上,趙大富那邊的銷量也很可觀。她的花酒果酒也陸續(xù)在出來,只是都還沒上市,只留著年底搞一波大的。
最主要,還是小石頭已九個多月,是開始學東西的最佳時間段,她要把精力都放他身上,等他三歲后,才考慮別的。
自從于公公把家木培養(yǎng)出來去酒坊看管以后,宅子里就只有于公公、肖留、肖嬤嬤、劍萍、靈霜、詩文、花嬤嬤幾個人陪著藍輕言母子。
肖留負責守著大門不大進內院,其他人要么是輪流陪小石頭游戲玩樂,要么就是整理花園菜園,喂喂雞樣樣羊,日子過得輕松自在。
十月一到,除了菜園子,院子里的樹葉開始慢慢變成金黃色,小石頭最愛追著掉落的葉子滿地爬。藍輕言特別慶幸當初建宅子時用石頭鋪了院子,小石頭每天都要下去爬幾圈,衣服褲子已經(jīng)磨爛了好幾套了。
肖嬤嬤甚至悄悄跟藍輕言笑道:小石頭堂堂皇長孫,居然是在地上打滾長大的!不說長孫身份,就是一般皇子皇孫,能像他這樣想爬就爬、想抓泥就抓泥的,還真沒見過。宮里那些孩子,那個不是被太監(jiān)宮女盯得死死的,在五歲以前,出門走路的機會都不多。
藍輕言聽了也不生氣,小石頭的身份既定,不是否定就不存在的,她更從來不排斥身邊的人提皇宮、提蕭越。
關于小石頭的成長,藍輕言是堅持在不出格的情況下,讓他釋放天性自由成長的。比如小石頭想去地上爬、想抓泥、想摘葉子摘花,都可以,自己動手能拿到還要被夸獎。
這個年紀的小石頭,特別愛把小手愛伸進嘴里,遇到新鮮的東西,第一反應也是放進嘴里嘗嘗味道。對此,藍輕言也沒阻止,只叮囑其他人,多給他洗手擦手,只要不是太細小的容易咽下去的,都可以讓他舔一舔。
這只是小嬰兒的口欲期到了而已,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不能過分阻止。所以,幸福的小石頭酸甜苦辣、自己的臭襪子、尿片、她娘的衣服、首飾,什么東西都嘗過。
十月以后,小石頭就十個月了。
每頓飯都會把他的小手洗干凈,放進特意請洪牛莽子打的嬰兒餐椅里,給他一小碗飯自己吃。吃一半撒一半,但是吃的人高興,喂的人也跟著笑。每頓飯吃完,滿地滿桌都是殘渣。
不過剩下的飯也沒浪費,藍輕言為此特意跟村里人要了一只狗崽崽來養(yǎng),掉下來的飯全部進了小奶狗的嘴。小石頭跟這只小黑狗也相處得很融洽,兩個小不點最喜歡一起在院子里爬,你追我趕,好不熱鬧。
十月是收獲的季節(jié),莊稼成熟了不趕緊收起來,一旦下雨一年的口糧就會毀掉。藍輕言特意讓兩個作坊的人每人輪流休三天假,回去幫助家里秋收。
莊稼是一個地道的農村人最重要的口糧來源,就算全家在作坊做事的人家,都沒有誰丟開莊稼不管。比如洪權家、村長家、小山娘,重要勞力都在藍輕言這里,根本沒有多余的人手來管田地,于是他們就每天早起晚睡,借著月光打理田地。
對這些人的吃苦耐勞,藍輕言很佩服,畢竟作坊的事一點不輕松,回去只有吃飯的時間休息下,又得去地里。
小山娘現(xiàn)在有小山奶奶幫忙,算是稍微輕松一點了。小山奶奶已經(jīng)完全康復,五十多歲的人,吃得好穿得暖,小山去學堂學習認字,小山娘在作坊還當小管事,每月能拿一兩銀子,她更是卯足了勁得把家里管得好好的,甚至還想去田里侍弄,被小山娘堅決制止了。
她的原話是:娘,可千萬別去,你能做一日三餐、還幫我把家里管著,把菜園子侍弄好就已經(jīng)減了我多少負擔。你身體好好的,我才能去上工。咱多賺點錢給小山存著,萬一他真能去考秀才呢!就算不能考秀才,我們也得把地買了,再給他起青磚瓦房,可不能讓小山再過我們以前的日子了。
藍輕言前段時間跟村里人說了個事,就是她手里的五十畝地,按照每畝地八兩銀子的價格,每家可以買走兩畝。現(xiàn)在村民都卯足了勁的存錢,只為買回兩畝肥田。這可是有錢都難得的機會,畢竟地主是不會輕易把地賣給佃農,佃農也不大可能有錢來買地。
今年村里閑著的人手少,上山砍柴禾的人就沒了,留在家里的多是老弱或者婦女,根本不敢去山里。藍輕言想既然自家也要用柴,干脆就讓于公公和肖留每天帶著一波人進山,總共去了十多次,才讓每家備足所需的柴禾。
臘月十八,趙大富突然提前回來了。帶著一大車物品和酒肆開業(yè)以來的所有收入和賬本。同車隨行的還有洪村長的女兒春蘭。
這車是他專門在縣城買的,又大又寬敞。到村口的時候,已是旁晚時分。遠遠看到趙大富趕著馬車進村,都有股莫名的熟悉感,兩年前藍夫人不就是這樣來的大山村嗎!
車一直趕到村子中央的學堂前才停下,車門打開,村長的閨女春蘭穿一身粉色綢緞衣裙,頭上簪著一根赤金簪子,好不得意的從馬車上跳下來。那姿態(tài)端得,不知道還以為她是誰家夫人。
大山村四面環(huán)山,房屋多是依山而建。所以建在子中間的學堂,成了村民閑時最愛聚集的地方?,F(xiàn)在恰好是飯后、天又還沒全黑,看到這場景的人真不少,都覺得在奇怪,村長的閨女什么時候跟藍家掌柜這么熟悉了??!
春蘭回身取出一個大包袱,笑瞇瞇得跟趙大富道別:“趙大哥,那我先回家了!”
趙大富看看她,回了一聲“嗯”,自己跳下馬車打開后門,從車廂里面抱出五個箱子,這是藍輕言請來送糧的車隊帶話讓他買的。給村里學堂買的啟蒙書和廉價的筆墨紙硯。
交給在場的洪村長,他又跳上去架著車直奔藍家宅子而去。春蘭自始至終都站在一邊看著,直到車子使進藍家大門,才轉身回家。昂著頭沒跟任何人打招呼,包括坐在樹下的祖爺爺和她爹,也許是沒看到吧!
牟舉人此時就在樹下跟村里的老頭們下棋侃大山,剛才的情景全部看在眼里,看半天只扯開嘴角:“嗤!藍家有熱鬧看咯!”
祖爺爺耳朵不怎么好使了,聽他說話,就伸過腦袋問“牟先生說什么?”
牟舉人笑瞇瞇得回他:“沒有,祖爺爺注意哦,你快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