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個悲劇
如春風剛剛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些所以才一下子跑走遠離了那個怪人,當然,有關(guān)對方喊自己小丫頭這一句,絕對不是自己不尊重對方的原因。
嗯...或許是之一也說不定呢?
重新踏上了黃土地,如春風一邊尋人一邊思考。
如果這兩個世界在發(fā)展歷程上完全一樣,那么這圣堂的角色恐怕也不是什么善角兒,可能就類似于那時候的教會那種東西,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坑騙他人,甚至騙過自己的程度。
搖了搖頭,想了想自己現(xiàn)在的處境與目前所見所觀,她雖然怎么也覺著這倆世界的發(fā)展軌跡不可能一樣,但他還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白日洗澡一身騷。
所以咱還是找個別人問問吧!
很快,他又找到了一個正在自家門前簍子里取著玉米的大嬸。
“大嬸!大嬸!門下留人!”望著大嬸就要關(guān)門,如春風趕忙小跑著到了大嬸門前,喘著氣道。
“你是誰?”對面的大嬸雖然門下留了人,但此時卻一半身子躲到了門內(nèi),滿臉警惕地望著如春風。
撫了撫自己的頭發(fā),如春風此時卻是滿臉郁悶,難道自己現(xiàn)在的這張臉還不夠誘人嗎?要知道頭兩天自己在湖邊可是差點兒把自己給帥暈。
想著可能是其他原因?qū)е碌倪@個村落不太友善,如春風繼續(xù)眼珠一轉(zhuǎn),臉上重新掛起了春風和煦的笑容來。
“大嬸,請問您能告訴我這是哪兒嗎?我跟爸爸媽媽旅游,走散了,迷路了,找不到家了...嗚嗚...”說道最后,如春風居然真的淚眼婆娑,雙手捂住了眼眸,不時還岔開一個指縫小口望著對方有沒有被自己假戲真做給感動。
“啊這...孩子你別哭啊。”一看面前這個白凈小生一下子哭了,大嬸連忙打開了房門,站到了門外有些慌忙。
然而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如春風一邊偷望一邊繼續(xù)哭。
大嬸看到對方哭天搶地,只怕這孩子一下子別再哭暈在自己門口,遲疑了一會兒,小聲道:“要不,你先到我家來坐會兒,我給你準備點兒吃的,然后你有什么問題我告訴你好嗎?”
聽到有吃的,如春風果然一下子就不哭了,抹干了淚,笑著點了點頭。
大嬸嘆了口氣,接著把如春風引進了屋子。
喝著面前的白粥,吃著黃色的玉米,如春風望著大嬸,靜靜聽著故事。
“其實你挺好奇吧,我們這個村落明明不小,卻根本沒什么人氣,而且村頭還有個天天發(fā)瘋的瘋子,估計剛剛你也看到了。”
如春風點了點頭,大嬸卻又嘆了口氣,緩聲道:“其實我們村落啊,曾經(jīng)是河?xùn)|郡一個非常重要糧食產(chǎn)區(qū),說起來,那個瘋老頭子也是個可憐人,而且他...還是我的丈夫...”
“我們曾經(jīng)孕育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生來就具有極高的天賦,但后來也不知怎么得,我丈夫的那些研究手稿被大陸最中心的圣堂總殿知道了,接著我們的孩子就被抓走了,我們的村落也被打擊的一落千丈,而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這近十幾年也再沒見到過了...”
如春風雖然有些餓,但他此時已經(jīng)放下了手中的碗,聽到了大嬸的過往,如春風聲音盡量放平柔說道:“那大嬸兒您試過向宗門求助過嗎?我想如果圣堂本身不屬于我們國家的話,那么對于像您孩子這樣的高天賦人才,恐怕即使是五君觀也不會隨意放手吧?”
“是啊,五君觀,哈...”大嬸一聲苦笑,抹了抹臉上的灰繼續(xù)道:“我們的孩子出生的第三年就恰好被下山游歷的五君觀仙人看中了,當時仙人也給了我們信物,也跟我們說好了等我們孩子一到十五歲,就可以直接拿著信物上山找他求學,但那信物當時被圣堂逮捕時也被一并帶走了,沒了信物的我一個老媽子,山門進都進不去哎?!?p> 又低頭喝了一口粥,啃了口玉米,如春風接著道:“那大嬸您能不能告訴我一下信物的形狀與材質(zhì)?我其實就是五君觀中第二神君的入室弟子,可以等回去之后幫您試著去問問我?guī)煾抵恢肋@件事,然后試著給予您一定程度的幫助?!?p> 說這句話的如春風其實并沒多少譜,說到底也只不過是他好奇心作祟罷了,別說一個不知道哪個弟子給的信物,就這一個十幾年未見,恐怕也是大海撈針難得音訊。
不過聽了這話的老婆子可沒這么想,在他們平凡人眼中那些仙人都是高高在上,無所不能的,此時聽到了如春風這話,老婆子再也沒有什么放不開,老淚縱橫地連忙取了紙幣,用高超的技術(shù)描繪出了當時信物的全貌,口中還喃喃著什么“有救了...有救了...”
望著大嬸那絕對不一般的繪制工藝,如春風就肯定了對方也是個文化人。
想想這一對文化夫婦與一個天資縱橫的孩子本來組合成了一個多么美滿的家庭,但就因為他丈夫有那種手稿,研究那種東西,而被那可惡的圣堂摧殘到如此程度,現(xiàn)在的如春風一想到圣堂,就覺著可惡。
望著大嬸滿臉的淚痕與那在這種程度下也可以保持著穩(wěn)定嫻熟的筆端,如春風啃掉了最后一塊玉米粒,幽幽嘆了口氣。
隨后在要替大嬸收拾碗筷卻被對方百般不好意思地拒絕后,如春風就問清楚了路線,帶上稿紙,踏上了歸途。
他現(xiàn)在所在的這個村落位于萊陽郡與河?xùn)|郡的交界處,叫做黎明村。
這個名字傳聞還曾是皇帝親啟,意味著這個村落盛產(chǎn)的糧食可以讓更多人免遭荒災(zāi)餓死,能夠看到明天的太陽,而現(xiàn)在這個村落雖然依舊盛產(chǎn)著糧食,人卻與先前相比已十不存一。
由于那次圣堂掃蕩,這個曾作為重災(zāi)區(qū)的村落自然免不了大清除,剛才那個大嬸兒的孩子還只是其中之一。
那一次掃蕩,據(jù)說就把閩國的足足數(shù)百萬人都擄到了圣堂島,而圣堂與閩國又一直是一個百年來的互惠互利關(guān)系,所以上面一直沒有發(fā)言,具體做什么也沒人知道,只有一些人明白一個事情,那就是他們就此失去了自己父母或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