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巨大的樓船蕩波前行,船后的波浪和樓船的陰影中時有江豚穿波逐浪隨行。樓船所向正是蜀國。
樓船上窈窕倩影愈來愈遠(yuǎn),端坐玉獅子之上的張小玄遙遙望去,想到焦媚兒臨行前的一番話語,心中五味陳雜。
君欲長生,還是百年光陰?
焦媚兒問他。
長生如何?百年又如何?
張小玄笑問。
凡人的百年光陰轉(zhuǎn)眼即逝,猶如一夕之歡。我們是修士,修士所求者唯長生爾,余者皆可棄。
我欲長生,塵緣可斷!
張小玄默然。
正如焦媚兒所言,二人乃是金風(fēng)玉露之緣。她是要張小玄莫因此事心中有所掛礙,耽誤修行。她自己也不會將此放于心上,會全力沖擊金丹期,斬斷塵緣綺念。
焦媚兒并非絕情之人,只是在她看來男女之事皆乃俗世姻緣,如何能和成為金丹、元嬰,甚至化神修士相比。
成為化神修士乃是焦媚兒的追求,化神逍遙天地之間,壽命綿長無期,方是最重要之事。
焦媚兒臨行之前留了一個玉瓶給他,瓶中留有一蟲。
此蟲通體如白玉,身長三寸,形似蠶類,頂生雙角,名曰通心蟲。
通心蟲的奇特異能倒與雙笙妖蝶相似,有傳訊之功能。
通心蟲會認(rèn)主,認(rèn)主后遠(yuǎn)隔萬里仍能和主人心意相通。
焦媚兒豢養(yǎng)數(shù)年之物如今成了張小玄的囊中物。
說來也是巧了,他和慕容煙剛收了辛青送的雙笙妖蝶,這便收到了焦媚兒贈予的通心蟲。
老天從來不會給你一個簡單選擇,總是拋給你一些難題,令你難以抉擇,以致深陷命運,無法自拔。
筑基,金丹,元嬰,化神……或是更高!
焦媚兒說的不錯,修士所追求者唯長生爾!
忽耳邊傳來朱顯之的聲音:“師侄,我們該走了!王鎮(zhèn)惡大軍離此不過二三里路了。斥候輕騎已經(jīng)在嘗試攻擊豫章口的東門。”
張小玄轉(zhuǎn)首東望,狼煙四起。遠(yuǎn)處大軍奔襲踐踏起的煙塵,遮天蔽日。碼頭上已經(jīng)可以感受到遠(yuǎn)方馬群奔跑帶來的震動。
他仰天長嘯一聲,調(diào)轉(zhuǎn)馬頭,當(dāng)先策馬揚鞭,趕回江陵。
身后的豫章口和碼頭上的行人皆在慌亂收拾家當(dāng),急匆匆逃往豫章口小城或往船上跑去。
碼頭的船只不斷駛往江中,行船之人都是有些見識的,怎會留在這兵荒馬亂之地。
趨吉避兇,此乃本能。豫章口雖為江陵屏障,但城小兵少。
戰(zhàn)亂年代,一些富戶豪族為保家族綿延,多會行那嫡系子弟分居兩地之策。張小玄身后很快便有許多乘了車馬趕向江陵之人。一時道路為之所堵。倒是為江陵多爭取了些時間。
張小玄剛到江陵城下,便發(fā)現(xiàn)江陵城已經(jīng)有了大戰(zhàn)的緊張氣氛。
城外亂糟糟的人群正在蜂擁入城。門口的兵士們磨刀霍霍,城樓上的兵士也是箭在弦上,密密麻麻。
門口的一個曲長見門樓上的校尉已經(jīng)下令關(guān)門,便開始驅(qū)趕不斷涌來的人群,準(zhǔn)備關(guān)閉城門。
一時城門下哭聲,罵聲一片,更是有人與城門兵士發(fā)生沖突,血濺當(dāng)場。
朱顯之乃江陵顯貴,守門的校尉自然認(rèn)得。他忙令城下曲將引領(lǐng)朱顯之和張小玄這近千騎兵入城。
隨后江陵城大門緊閉,任何人也不能再進出。
至于那些城外的百姓,自然沒人管他們的死活。甚至在朱顯之等人入城后,那守門校尉聽的城門外的哭罵之聲令人煩悶,竟下令亂箭驅(qū)散城門外的百姓。
跑的慢的自然成了箭下亡魂,樓下冤鬼。
城中街道上行人十分稀少,家家戶戶大門緊閉。
刺史府應(yīng)是已經(jīng)作出反應(yīng),大批兵馬在刺史府門前匯集,加強刺史府的護衛(wèi)。
刺史府此刻戒備森嚴(yán),無令者難行。
西府兵馬已經(jīng)回了大營備戰(zhàn),朱顯之和張小玄候在刺史府大殿之內(nèi),身邊同樣有十?dāng)?shù)個文臣武將在等候。
劉毅正面色陰沉,端坐高臺之上。
“砰!”的一聲,劉毅身前長案應(yīng)聲而碎。
“把石破天給我押上來!”劉毅惡狠狠道。
張小玄心道虧的刺史府有錢,不然這長案也買不起。石破天乃是劉毅心腹,他心憂江陵,從豫章口趕回來報信,不知這是犯了何事?
石破天長發(fā)散亂,嘴角溢血被四名大斧士押了上來。當(dāng)先還有一名武士,身材偉岸,相貌堂堂,年齡二十左右。
當(dāng)先武士身著金甲,樣式倒是和石破天的鎧甲類似,手上提著一柄大劍,血淋淋的,也不知乃何人之血。
只聽他上前殺氣騰騰的稟報:“稟衛(wèi)將軍,逆賊石破天帶到!石賊余黨已被就地格殺!王恒幸不辱命!”
劉毅道:“王恒,你又立下一個大功!待我勤王建康以后必有重賞?!?p> “王恒乃將軍手足,賤命亦是將軍所救,此生只要能為將軍效勞便是夢寐以求之事,何敢言功勞!”王恒推金山倒玉柱,單膝下跪叩拜道。
“好!你且候在一邊,看我如何處置這逆賊!”劉毅欣然道。
王恒起身看看殿中之人,眾人皆是眼觀鼻,鼻觀心,無人直視之。唯有朱顯之面露不忍之色。
朱顯之和石破天平時關(guān)系極為融洽,交情不淺。
王恒提劍四顧,旋即瞄了兩眼朱顯之身后的張小玄所在,施施然退到張小玄之后。
張小玄立刻感受到身后一股殺氣直沖后背。
殺氣如有實質(zhì),直直刺向他。
這種感覺極為難過,既不能變換位置,又難以離開。
張小玄默運玄功,后背靈氣化盾,阻擋住這股殺氣。
此人為何要殺我?張小玄極為納悶。
他從未見過王恒,但是王恒流露出來的殺氣肯定是針對他。
張小玄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
世界上往往有一種人,你從未見過,亦從無交集,但是第一次見面便是如生死仇敵,恨不得殺之而后快。
王恒對張小玄便如是。
張小玄不知為何。但王恒絕非無的放矢之人。他自然是有原因的。
這個原因令他必須殺死張小玄,絕不會讓此人在江陵大戰(zhàn)之后仍然活著。
如果張小玄活著,他王恒潛藏多年的功勞怕是要歸此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