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出羽山

六十二章 道友留步 當(dāng)?shù)么斯?/h1>
出羽山 羽山白鹿 2200 2023-06-07 16:26:15

  義熙九年三月丙寅日辰時,在新亭迎接劉裕的諸葛長民和百官收到了東府送來的信。

  此信乃劉裕親筆。信中劉裕說自己因身體不適,無法騎行,只好陸路改水路,乘小船順大江而下,轉(zhuǎn)入龍津浦,卯時回到東府?,F(xiàn)邀新亭迎接的諸葛長民和數(shù)位重臣去東府相聚,暢敘離情。

  “嘭!”新亭大帳之中,諸葛長民一腳踹翻面前的桌案,面露猙獰之色,罵道:“好個奸猾的劉寄奴!”。

  帥帳之內(nèi),諸將噤若寒蟬。

  十?dāng)?shù)息后,諸葛長民壓住了心中怒火,平靜對諸將道:“諸位將軍速去點齊兵馬,隨我回建康。幼民留下?!?p>  “喏!”諸葛黎民和諸將領(lǐng)命而去。

  諸葛幼民見帳中諸將全部離開后,好奇的對諸葛長民道:“大兄,可是有何秘事需要小弟來效勞?”

  諸葛幼民自幼聰慧、性格寬容,遇事睿智順達(dá),樣貌上劍眉星目,俊美異常。因為少時從軍,身上又有一種英武之氣,十分出類撥萃。足可與謝玄之孫謝靈運相媲美,并稱江左二俊。

  諸葛幼民乃是諸葛氏的幼子,諸葛長民與諸葛幼民間年紀(jì)相差一輪,整整十二歲。諸葛長民的大兒子僅比諸葛幼民小了兩歲。諸葛長民對這個幼弟的關(guān)愛比他的親子更多。

  諸葛長民的父母早逝,諸葛幼民幾乎是諸葛長民一手帶大,可謂長兄如父。

  諸葛長民凝眸細(xì)細(xì)打量諸葛幼民,良久后方微微一嘆,示意諸葛幼民上前一些。諸葛幼民以為諸葛長民要耳授機(jī)宜,便微躬身軀靠在諸葛長民前方三尺不到之處。

  諸葛長民眼中閃過一絲不舍,但轉(zhuǎn)眼被決然代替,面上涌起一股青黑之氣,雙目豎起,猶如蛇曈。諸葛幼民大吃一驚,叫道:“大兄,你......”

  諸葛幼民話未說完,諸葛長民口中一道黑光吐出,閃電般沒入諸葛幼民面部的百會穴。

  諸葛幼民面色慘白,痛呼一聲,仰面便倒。

  “起!”諸葛長民口中一道咒語念出,倒在地上的諸葛幼民直挺挺的站了起來,雙目無神的看向諸葛長民,面孔之上黑紅兩種顏色不停變換。

  諸葛長民雙手撫在諸葛幼民的玉面之上細(xì)細(xì)摩挲,目中都是癡迷和心愿得償?shù)南矏傊?p>  盞茶功夫后,他自言自語道:“三弟啊三弟,十來年前我便在你體內(nèi)種入一縷神識,大兄本不愿占你肉身之舍,但劉裕恐已在建康布下天羅地網(wǎng)。諸葛氏總要有人犧牲,以保全大局,黎民肉身粗鄙,只能有勞三弟了。也罷,我便再送你一程吧?!?p>  諸葛長民雙目微閉,識海中一團(tuán)青黑色的光芒飛出身體,直入諸葛幼民識海之中。

  諸葛幼民渾身顫栗,扭曲抖動,足有半柱香時間才慢慢停下,睜開雙目。

  諸葛幼民看看諸葛長民,諸葛長民同樣看著諸葛幼民,二人相視一笑。

  “我這便去了,道友請留步!”諸葛幼民對諸葛長民深深一禮。

  “道友珍重!若事有不遂,速去伏龍山九嬰洞。”諸葛長民對諸葛幼民還禮后,語氣沉重的囑咐道。

  諸葛幼民面色一暗,默然離開。

  義熙九年三月丙寅日酉時,回到府中的諸葛長民沐浴更衣一番后,身著青衣鶴氅,高冠博帶,腳踩木屐,登上府中華美的牛車,往劉裕的東府而去,趕赴夜宴之約。

  話說此時的東府之中,仆人眾多,歌姬云集,為迎接太尉凱旋而歸的慶功宴忙碌著。

  最大的議事大廳中,擺滿了瓜果珍饈和瓊漿玉液,只等朝中重臣來共享之。

  大廳主座之后是一幅巨大的屏風(fēng),屏風(fēng)之上是蛟龍出海的圖畫,畫工精美。唯一不足的是蛟龍竟然雙目漆黑,未曾畫上眼珠子,令人望而生畏。

  半個時辰后,朝中大臣陸陸續(xù)續(xù)到來,三五成群,分成幾個陣營,各自聊著不同的話題。

  大廳極為廣闊,在場的都是晉國重臣,江左名流,雖然相互寒暄或清談,卻不曾喧嘩,從門外聽去,不過如涓涓溪流之音。

  酉時三刻時,諸葛長民到了,大廳之中為之一靜。

  諸葛長民的氣色十分好,面露歡愉,逢人便打著招呼。

  半柱香時間后,屏風(fēng)之后忽然走出兩名披甲武士,肅然分立屏風(fēng)兩側(cè),其中一人高聲道:“肅靜!太尉駕到!”

  眾人肅然歸座,恭迎劉裕。

  屏風(fēng)后,一位布衣老者大步流星,龍行虎步,走到屏風(fēng)中間的主座前,望向大殿中的諸人,笑而不語,氣度不凡。

  屏風(fēng)后隨劉裕出來的劉穆之,則悄然走到預(yù)先安排的位置,溫和的打量著廳中諸人。直到他看到屏風(fēng)上的無睛之龍,面色忽然一變,望向諸葛長民,目中殺機(jī)涌動。

  諸葛長民似乎沒看到劉穆之眼中的殺機(jī),笑而不語的帶領(lǐng)廳中諸人向劉裕拜賀:“奉皇帝之命,吾等恭賀太尉凱旋而歸”

  大廳中眾人隨之施禮,高聲道:“恭賀太尉凱旋而歸!”

  “哈哈哈,荊州已平,天下康定,為吾皇賀哉。今日乃是慶功宴,卿等不必在意繁文縟節(jié)。

  長民、道和、諸卿速速入座,吾等不醉不歸!”

  “諾!”諸葛長民和對面而坐的劉穆之相視一笑,各自領(lǐng)眾人落座。

  劉穆之此時面色如常,眼中的殺機(jī)似乎從未出現(xiàn)過。

  隨侍劉裕身邊的一位宦官,高聲宣道:“吉時已到,夜宴開始,奏樂,起歌舞!”

  于是,大廳中歌舞升平,歡聲滿堂!

  仆人如流水般穿行廳堂之上,或捧著正冒誘人香氣的美食放到桌案上,或提玉斛為觚空者斟滿瓊漿玉液。

  歌姬身姿妖嬈,如花飄搖,眾人或飲酒作樂或目不轉(zhuǎn)睛,皆心曠神怡。

  “咣咣咣!”劉裕喝到酣時,提起手中玉觚敲擊桌案,目光望向諸葛長民。

  眾人立時停下手中玉箸,齊刷刷望向劉裕和諸葛長民。

  廳堂中忽然生出一股焦灼的緊張氣息。

  在場之人皆是江左權(quán)貴,對這幾日建康城中暗流涌動的情況,都是心知肚明。

  俗話說看破不說破。江左權(quán)貴與劉裕、劉毅和諸葛長民這些賤庶出身不同。

  自從劉裕崛起后,江左權(quán)貴豪門便暗中挑撥離間,瓦解京口北府軍高層。

  先是讓劉裕和劉毅反目,現(xiàn)在劉裕和諸葛長民表面如初,暗里早已劍拔弩張,水火不容。

  江左權(quán)貴尤其是以郗氏為代表,抱著隔岸觀火的心態(tài),等待這場沖突的爆發(fā)。

  “吾伐荊州,幸有都督監(jiān)府留守。建康穩(wěn)定,籌糧及時。都督乃是第一大功!”劉裕對諸葛長民鄭重道。

  盧循之亂時,諸葛長民誓死守衛(wèi)建康,獲封豫州都督。

  “豈敢!太尉將建康和家眷托付于長民,長民實乃三生有幸。太尉如此器重和信任,卑下何敢言功?!?p>  諸葛長民面露感激,起身深深一禮。

  二人話音一落,大廳緊張氣氛為之一松。

  “都督謙遜,當(dāng)?shù)么斯?!來,諸卿與吾共同舉杯,敬都督三觚酒!”

  劉裕截然起身,舉杯邀酒。

  “都督當(dāng)?shù)么斯?!”滿堂權(quán)貴皆舉杯為賀。

  諸葛長民深深望了一眼,舉觚連飲三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