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宋帶文豪

122、我有一個夢想

大宋帶文豪 江天寥廓 2354 2020-04-25 10:00:00

  孩童的夢想是樸素的,他們會想吃一串糖葫蘆,會是一柄木劍,會是上學。

  老人們歷經(jīng)滄桑,要更為現(xiàn)實一點,但卻也格外質樸,充滿了中國農(nóng)民的樸素追求,樸素到讓蘇彧想起前世的一個笑話,皇帝吃的是肉饃饃,用的是金扁擔……

  當蘇彧讓近處的一個老人發(fā)言,那位姓孟的老人猶豫了下,如是說道:

  “我想有自己的田?!?p>  “我給東家種了一輩子的地,年輕的時候,我一個人能夠照料二十畝地,我是我們村最能干的,我甚至建了房子,養(yǎng)大了兩個兒子,還給他們成了家。”

  “但?!?p>  “都沒有了,一場洪水,一輩子的努力都沒有了,洪水退去后,田地還在那里,可土地上的房屋和家產(chǎn)都沒有了。”

  “只有一個兒子活了下來?!?p>  “我老了,干不動了,我兒子也只能種十畝地,我們連養(yǎng)活自己都困難,根本無法再成家?!?p>  “我們家的香火要斷了……”

  “我,我想有自己的田,這樣就不用交七成甚至八成的租子,有十畝地,就能養(yǎng)活一家人,也能夠耕種的過來……”

  孟老頭說的絮絮叨叨,沒有多少修飾,卻表達了最辛酸的現(xiàn)實與最質樸的愿望。

  耕者有其田。

  大宋朝徹底放開土地兼并,超過七成甚至八成的土地都在地主階級手里,能夠自給自足的自耕農(nóng)不足一成,半自耕農(nóng)也需要佃租田地來補貼生存。

  這個年代副食和肉類幾乎沒有。

  光靠吃糧,一個成年壯勞力一年需要的糧食是五百斤,也就是四石米,而這,還是處于饑餓狀態(tài),因為缺乏足夠的油脂和蛋白質。

  北宋疆域面積是唐朝的三分之一,人口卻比唐朝還多兩千萬。

  能夠養(yǎng)活這么多人,依靠的是占城稻引進和精耕細作,在宋代,北方一畝地平均能產(chǎn)1.5-2石的糧食,而南方是2-2.5石的糧食。

  精耕細作,照料土地就會非常費力。

  一個能夠照顧十畝地的壯勞力,已經(jīng)非常厲害了,孟老頭年輕的時候能夠照料二十畝地,可以說在種田上天賦異稟。

  然而。

  按照三七分成,孟老頭照料二十畝地,可以享受三成的收成,一年可以獲得9到12石的糧食,老天爺不作美的時間比較多,算每年入賬10石糧食。

  因為他是佃農(nóng),所以不需要納田賦。

  但需要交丁稅,每年600文。

  再加上勞役贖買、其他雜稅,每年需要繳納一貫錢。

  而大宋朝的糧食價格,是每石700文,差不多6文錢一斤,可是,那是糧鋪的售價,農(nóng)民賣糧食,能夠賣到每斤4文錢那都是高價了。

  基本上賣糧的價格,應該在3文錢每斤。

  算上攤派,孟老頭每年需要賣掉3石糧食才夠交稅,而每年生存所需糧食是4石,只剩下3石糧食可以用來支配,并換取油鹽衣物等東西。

  也就是靠著這每年3石的剩余支配糧食,他建了房,娶了媳婦,養(yǎng)大了兩個兒子。

  一大家子人辛勞了數(shù)十年,眼看就要開枝散葉了,可一場洪水毀掉了一切,他老了,不可能再像年輕時那樣能夠照料二十畝地了。

  他兒子是個優(yōu)秀的農(nóng)民,可是連養(yǎng)活自己都困難。

  必須舉債才能度日……

  這,便是大宋朝的底層現(xiàn)狀,其實,朝廷的田稅不高,兩稅法規(guī)定,每畝地夏稅交10文錢,秋稅交一斗米,稅率不超過10%。

  相對于成年男子的丁稅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大宋朝的農(nóng)民都是自耕農(nóng),那日子可以過得很不錯,但,不是,大宋朝的自耕農(nóng)占農(nóng)民的比例不超過一成!

  幾乎所有的農(nóng)民,連活著,都要拼盡全力。

  稍微有意外和災荒,就得破家、亡人。

  艱苦的現(xiàn)實已經(jīng)扼殺了所有想象力,哪怕是愿望,這些樸素的農(nóng)民都沒有辦法去多想象,他們只想要屬于自己的田地……

  孟老頭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那些老人們紛紛贊同稱是。

  只有少數(shù)曾經(jīng)是富戶或者是小地主的老人沉默,他們的田地還在那里,只是不清楚洪水退去后,還屬不屬于他們……

  田地荒廢超過三年,地方官府完全可以廢除他們的所有權。

  總之,只要被盯上了,有的是辦法侵吞掉他們的田產(chǎn),這在大宋朝屢見不鮮,每次天災,必然就意味著大量的土地兼并……

  “大家的愿望只有土地嗎?”

  蘇彧忽然高聲問了一句,這讓大家面面相覷,聚在一起的幾位曾經(jīng)是地主和富農(nóng)的老人彼此看了看,一位打理的還算整齊的白發(fā)老人站了起來。

  他說道:“老朽想在東京安家?!?p>  “黃河決堤之前,老朽在邢州有三千畝田地,州府之中,有店鋪八間,累算財富數(shù)萬貫,可最終什么都沒有了?!?p>  “到了東京,老朽也曾入城游覽過?!?p>  “見識了東京的繁華,才知曉邢州不過是鄉(xiāng)野偏僻之所,老朽在邢州有一座三進的院子,聽說那樣的院子在東京城,需要十萬貫才能買到?!?p>  “如果說有何夢想的話,老朽想在東京住上那樣的院子,安度晚年。”

  這位老人氣度自然,旁人也多認識他,知道他不是說謊,如果說這些老人中誰的影響力最大的話,就是他了。

  他叫褚文遠,是邢州榮德縣的鄉(xiāng)老。

  這次逃荒,褚氏一族有六百多人出來,在東京城外等了四年,其他難民團體都有不少的減員,可他們褚氏只死了兩個人,一人得病,一小孩夭折。

  褚氏的屋子,算是難民營中最好的那批了,他們自己有花錢改建。

  雖然住在難民營中,但大家都知道褚氏還有不少積蓄,洪水來的夸張,但也要看地方,榮德縣雖然受災,但并非摧枯拉朽那種。

  褚氏在洪水中搶救了一批財物,又組織了族人,才開始遷徙。

  五百多族人,族中甚至有十多名子弟習武,再組織一下青壯,便是一股強大的民兵力量,足以保衛(wèi)他們自己的財物。

  這讓褚氏安穩(wěn)的到了東京。

  可是,不準進城,就算準也沒用,他們只搶救了一批財物出來,而不是主動搬家出來的,手頭那點錢根本不夠全族人在城里開銷的。

  更何況,誰知道黃河多久穩(wěn)定,洪水多久退去。

  而官府又什么時候組織回遷……

  如果要返回家鄉(xiāng)的話,重新購買生產(chǎn)資料,重建村落什么的,都需要一大筆錢,哪怕是褚文遠這個族長,都舍不得到城里去租房子,而是住在難民營。

  如今,蘇彧要問夢想,褚文遠就說出了自己的夢想。

  他要看蘇彧是什么態(tài)度。

  然而,蘇彧只是很認同的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愿望非常好,良田美宅,是廣大人民最直接的訴求?!?p>  “然而,你們沒有更奢侈一點的愿望嗎?”

  “有嗎?!”

  蘇彧重復問了兩遍,有個靦腆的老人才站起來說道:“小圣人,您摸一摸俺家的娃娃吧,您是天上的神仙,一定能夠保佑他考上功名的?!?p>  出現(xiàn)了,大宋朝人生終極目標,金榜題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