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漢突然詭異般的安靜了下來,出了二郎在平原郡與臧氏打的有來有往,其余州郡愣是沒有發(fā)生百人以上的戰(zhàn)事。
不得不說這段時間應該是漢地幾十年以來少有的安靜時光。
但這種安寧是有代價的,陳子重在青州開啟大規(guī)模爆兵模式,在短短的兩月時間內,將兵力再次恢復到十萬規(guī)模。
而且這次的兵力都是精銳,陳子重甚至還有閑工夫將他們丟到演武場去升級,這就讓原本的精銳再次升級,可以說陳子重只依靠這些人就可以打遍大漢無敵手。
可惜他的敵人并不是漢地十三州的諸侯,而是不知道根底的異常。
陳子重在青州的大動作雖然被不少諸侯所察覺,但青州百姓基本都被陳子重集中起來,在外活動的大多是陳子重的民夫與戰(zhàn)兵。
以至于根本沒有勢力能夠將人派到青州去刺探敵情,他們唯二能去的就只有臨淄城以及東萊郡,其余地方都布滿了各種各樣的眼線。
而這些勢力派遣來的探子最終的結局就是陳子重幾十萬民夫中的一員,為陳子重的爆兵事業(yè)提供一份力量。
此時袁紹已經在冀州站穩(wěn)腳跟,面對陳子重與公孫瓚這個強敵,他認為自己哪怕得到袁氏支持恐怕也很難撐住。
但冀州這塊精華之地,他也花費了大量資源才最終弄到手,而且現(xiàn)在的冀州還沒有完全收復,不少地方勢力還在負隅頑抗。
當然這種所謂的頑抗只不過是袁氏給出的代價沒有得到他們的認可罷了,只要袁氏愿意加價,整個冀州會在幾日內平定。
哪怕是黑山軍都會在足夠的利益誘惑下選擇下山,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畢竟眼下袁紹還沒有和黑山軍徹底翻臉。
原本要等到公孫瓚進軍冀州時,黑山軍在公孫瓚的支持下與袁紹正式翻臉,只不過最終是袁紹取得了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
而張燕也是識時務的人,眼看公孫瓚已經無力與袁紹爭奪冀州后,果斷投靠了袁紹,間接將公孫瓚送上了斷頭臺。
但眼下黑山軍的局勢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黑山軍嚴格來說并不屬于黃巾軍的一支,但張燕此前吸收了大量黃巾軍殘部,只要他還想掌控這支部隊,就只能將其定性為黃巾軍。
這也讓黃天擁有了間接操控黑山軍的能力,張燕在數(shù)次行動中都被黃天以各種行為所干擾,以至于黑山軍差點就被官軍所圍剿。
但黃天離開此方世界后,張燕突然恢復了自己的神志,雖然他知道在這段時間內發(fā)生了很多事情,但他卻知道這根本不是他的本意。
就在青州黃巾北上的時候,黃天也下達了黑山軍北上的命令,只不過這個命令被仍然殘留一絲神志的張燕給拒絕了。
隨后就是黃天在范陽城戰(zhàn)場上離開,而張燕也借機恢復正常。
原本已經整軍備戰(zhàn)的黑山軍在他的安撫下逐漸趨于安靜,這可讓附近的常山國官員給嚇了一跳。
常山國作為直面黑山軍的地方,但凡黑山軍有所行動都繞不開這里,這也讓常山國成為了黑山軍的自留地。
原本的地方官軍在黑山軍的沖擊下十不存一。
可以說常山國唯一能夠稱得上武裝力量的只剩下王府衛(wèi)隊,但這支衛(wèi)隊的人數(shù)根本不足以抵擋黑山軍。
在黑山軍不主動劫掠王室的情況下,常山國選擇對黑山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黑山軍沒有大規(guī)模劫掠鄉(xiāng)里,他們都選擇視而不見。
而黑山軍到也沒有對常山國頻繁劫掠,哪怕出現(xiàn)糧食匱乏的情況,大多也是借道前往魏郡或河間郡等富裕的郡縣區(qū)掠奪。
畢竟相對常山國這個地方而言,冀州其他地方要富裕的多。
張燕的及時復蘇也讓黑山軍躲過了一場滅頂之災,原本公孫瓚已經得到了黑山軍異動的情報。
陳子重認為一旦發(fā)現(xiàn)黑山軍北上,那么就需要通過平原郡橫穿整個冀州直接攻伐黑山軍的老巢,直接將黑山軍的退路給徹底堵死。
但這個行為必然會得罪整個冀州的世家。
畢竟陳子重哪怕說自己只是路過,冀州世家可不會相信這個借口,他們只會認為陳子重是不滿足于冀州與幽州,直接將觸手伸向了冀州。
真到了那個時候,雖然冀州世家抵擋不住陳子重的大軍,但肯定會遲滯陳子重部的行動,說不定黑山軍抵達幽州的時候,他還沒有到達常山國,更不用說將黑山軍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基地給端掉。
索性黑山軍動員花費了太長時間,在黃天調兵北上至逃跑的這段時間,黑山軍勉強完成了動員兩萬的任務。
雖說這個人數(shù)已經足夠完成黃天安排的任務了,但黑山軍卻一直采取按兵不動的措施,這才給自己爭取了足夠長的時間。
隨著黑山軍再次安靜了下來,公孫瓚也長出了一口氣。
畢竟黑山軍所處的地理位置著實尷尬,但凡他想要進攻黑山軍,不管從幽州還是從青州出發(fā),都需要跨過至少半個冀州。
在這個敏感的時間段,只要陳子重的軍隊出現(xiàn)在青州、幽州以外的地方,都會引起十三州諸侯的警惕。
更何況征伐黑山軍至少要出兵五萬,畢竟太行山真的太適合隱戶生存了,這也給黑山軍提供了充足的兵員與糧草。
但這也限制了黑山軍的發(fā)展,一旦離開太行山脈,那么黑山軍就會面臨補給問題,這也是張燕遲遲不愿意出發(fā)的原因。
初步掌握冀州的袁紹在袁氏與當?shù)卣缡系闹С窒?,募兵?shù)很快就突破了五萬,而且這一數(shù)字很快就向十萬奔去。
僅從數(shù)字來看,袁紹的兵力簡直嚇人。
要知道在袁紹初步征伐冀州的時候,他統(tǒng)帥的兵力不過數(shù)千人,如若不是在鄴城補給了一番,恐怕連攻伐郡城的能力都沒有。
不過是數(shù)月功夫,在袁氏的支持下,連續(xù)數(shù)個郡縣選擇投降袁紹,不過是三月的功夫,袁紹就掌控了整個冀州的半壁江山。
如果從實控來看,袁紹肯定掌控不了這么大的地盤。
但不管怎么說,冀州已經成為袁紹的領地了,而且他為了提防附近的公孫瓚與陳子重,只能在短時間內選擇窮兵黷武。
要知道陳子重可是以幾萬部隊在防守戰(zhàn)中擊潰了幾十萬黃巾軍。
這可不是黃巾之亂初期的黃巾賊,其中擁有可戰(zhàn)之力的士卒至少有二十萬。
他但凡敢不正式陳子重帶來的威脅,那么冀州變天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