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還真不想多管閑事,要不是成正輝詢問,他都懶得開口。不過,看這些人的反應,就知道他們想錯了方向。
他郁悶道:“我也沒說不是吧?”
成正輝翻白眼,心里暗想:就你剛才的話,誰都會理解成否定呀!
店主輕輕呼了口氣,感覺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有點不靠譜呀!這不是要嚇死人嗎?
楚河補充:“剛才,方先生談了這幅畫的畫面,那不如再認真檢查一下那首詩的書法,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論?!?p> 嗯?
詩的書法有問題?方先生連忙對那首詩的書法重點檢查。剛才,他確實只對畫面進行鑒定,有點忽視那首詩了。
余老板剛放下的心,又被提起來。
“書法有什么問題?”成正輝直接問。
楚河只好告訴他:“我沒看錯的話,那首詩的書法,不太像唐伯虎的。唐寅的書法,有一種獨特的妍媚之風,這幅畫的卻沒有表現(xiàn)出來?!?p> 唐寅在歷史上,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江南四大才子,天才縱逸,詩、書、畫皆享盛名,作品深受當時及身后眾多文人和市民的熱捧,甚至留下諸多傳奇化的評論。
大家對他最深的藝術(shù)印象,可能就是畫作,然后就是詩詞方面。
至于書法,在明朝,他好像書法地位并不高。
明代著名書評家王世貞有“天下法書歸吾吳”之豪語,認為祝允明為最,文徵明、王寵次之,其余吳中諸君子亦各有特色,而唐寅名不在其列。
在王世貞眼中,唐寅書不足論,不堪入史。
在楚河看來,唐寅書法書體比較單一,多為容易識讀的行書,幾乎沒有隸書、篆書和大草,書法面貌也并不刻意求變,這都是由其書法的實用性質(zhì)所決定的。
唐寅并無身為書家的自覺,他是一位畫家。因此,唐寅書法是非常典型的畫家書法,與一般的文人書法風神迥異。
在文物局的時候,楚河就見過唐寅的書法作品,所以才敢肯定,眼前的不是唐寅書寫的。
“這書法太爛了?”成正輝問道。
剛問出口,馬上意識到,自己這么說,會得罪人,連忙看向余老板,訕訕一笑。
然而,楚河搖頭:“恰恰相反,這書法有點超出了唐寅的水平。我可以斷定,它不是唐寅寫的,應該是另有高人。”
楚河的話音剛落,方先生就開口:“祝枝山的墨寶,媽呀!我差點遺漏了。”
余老板眼睛微微瞪大,不可思議:“你說這是祝枝山的墨寶?”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幅畫的價值,又能上升一個等級,放到拍賣會上拍賣,能拍出另外一個價格來。
唐寅+祝枝山,可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于二。
他們兩人,一個精通繪畫,一個擅長書法,兩人合作的作品,簡直就是刀劍合一。就沖這個名頭,便能吸引很多的收藏家。
“我只能七八成的肯定,楚先生,你也來看看是不是祝枝山的書法?!狈较壬B忙邀請楚河一起,幫忙鑒定。
潘經(jīng)理卻驚喜不已,如果真是這樣,對余老板是好事,對他們拍賣行同樣是好事情呀!
要知道,祝枝山在書法上的成就,簡直名動整個明朝,不僅僅是國內(nèi),甚至揚名海外。在明朝的時候,就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
楚河不用再看,也清楚那幅畫、書法等信息。
不過,他還是裝模作樣,過去認真做了鑒定一番。最后,他也給出結(jié)論:“應該是祝枝山的書法?!?p> 祝允明書法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書??癫輥碜詰阉?、張旭,更多的是接近黃山谷,提按和使轉(zhuǎn)的筆法交互使用,行與行之間的距離很緊,形成一種汪洋恣肆的視覺效果。更難得的是楷書又寫得相當嚴謹,有晉唐人的古雅氣息。這種反差很大的綜合素養(yǎng)與唐代的張旭十分相似。
只見眼前的這書法,運筆流暢飛動,轉(zhuǎn)折極盡自然,如高山流水跌宕迂回。時隱時顯,有變化萬端之絕妙。
大起大落之間,只覺有古雅恢弘之氣,無寒儉窘迫之容。章法參差錯落,上下左右呼應顧盼連成一氣,行距字距不甚清晰,細看卻又中心分明。只有爐火純青的書壇巨匠,才能達到如此高妙的化境。
看到這些特點,只要是對書法有研究的人,也基本上能猜測出來。
實際上,唐伯虎和祝枝山遭際與共,情性相投,可以說是一對好基友。
因此,他們合作一幅作品,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十分正常。
“怎么看出的?”成正輝很想知道,感覺這些鑒定師太玄乎了。
“你看它的比劃,并沒有特別正,也就是所謂的‘不出正鋒’,這也算是祝枝山的一個書法特點。
按理說,有深厚功能的書家不難做到筆筆正鋒。
豪放不羈的祝允明自然不會斤斤計較正、側(cè)鋒的得失,而是著眼大氣局和大效果。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能借助于翻騰的章法與生動的筆法,酣暢地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背诱f道。
楚河表示,之所以有這樣的書法特色,也是有原因的。
明中葉,像祝枝山還有唐寅這一類有個性的寒士才子,由于八股文的束縛,科舉的腐敗,使他們與上層貴族格格不入。
他們傲岸塵俗,風流瀟灑,因此他們的書法也不偈上層書法的雅化、標準化,日趨館閣體的死胡同。他們雖然也崇尚帖學,但能在書法之中,充分抒發(fā)自己的個性,表達自己的意趣,愿望與苦悶,因此,他們的畫作和書法代表了當時具有藝術(shù)生命力的發(fā)展前途。
就拿祝枝山來說,他既繼承了二王以來帖學的通暢、明快的筆法,又能抒發(fā)情性,暢抒胸臆,恣意揮灑,他的書法既有傳統(tǒng)精髓,不狂怪姿肆,又有自己的風神氣質(zhì),講求風韻。
成正輝聽得一知半解,雖然沒有完全理解,但不明覺厲,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總之,他挺佩服楚河的鑒定本領(lǐng),不愧是文物局出來的。
潘經(jīng)理跟余老板恭喜道:“恭喜,恭喜!”
“哈哈!同喜!”余老板心頭大喜。
同時,不得不感謝楚河,要不是他看出異端,說不定這幅畫就要被低估拍賣了。
“小兄弟,感謝,太感謝你了?!?p> 楚河:“余老板不嫌我多事就成?!?p> “哪里,哪里會?不過,你這眼光、鑒定本領(lǐng),我佩服。”余老板說真心話。
潘經(jīng)理笑著告訴他:“那是,楚兄弟可是文物局出身的?!?p> 嗯?
余老板一聽,心里頓時暗道:難怪那么厲害。
不能說文物局的人都擅長鑒定文物,但人家起碼本事不會很差,才能勝任那份工作吧?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小吉貓
有免費推薦票的兄弟,幫忙投一下,現(xiàn)在新書分類榜三十名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