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背地里默不作聲的以你的名義做了好事,那么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會是懷疑與質疑。
董曌帶著清和子走下東門的城墻,李儒若是做了這件事情,那必然是是董卓的意思,而董卓絕不會害他,這就把結果推向了唯一的路線。
“公子?”
清和子看著站在馬車旁發(fā)呆的董曌,不由得出聲問道。
董曌忽然抬起頭來,開口問道:“文優(yōu)先生說過,王越與其徒弟如今在哪里任職?”
清和子低下頭思慮了數(shù)秒鐘,連忙的回答道:“我記得是西園,郎中令說太師要重組西園,便讓其去教授基礎的劍術。”
“西園么……”
董曌伸手敲了敲馬車的車廂,讓里面的兩個少女探出頭來,才開口說道:“你們先行回去。”
話音落下,董曌便帶著清和子走到了跟在這輛馬車后面的那輛對比來說略顯樸素的馬車旁,起身走了進去,繼續(xù)的開口說道:“我們去西園,僅我們三人即可?!?p> ……
太師府。
無數(shù)的馬車在門口輾轉,許多侍衛(wèi)與侍女來來往往,接待著進門來的官員。
而為首的董卓與蔡邕等人已經(jīng)落座正堂,蔡琰因為是女子,便先行趕往了董卓為蔡邕收拾出來的蔡府。
董卓環(huán)顧了一圈四周,擺擺手把李儒叫了過來,然后低聲問道:“召兒何在?我還準備讓他認識認識這位伯喈先生呢?!?p> 李儒解釋著拱手道:“公子準備參加晚上伯喈先生舉行的文會,應當是去準備了。”
“文會?”
董卓饒有興趣的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那便隨他去吧?!?p> “太師,還有一事。”
李儒瞥了一眼遠處的蔡邕,俯身貼著董卓的耳朵低聲說道:“公子似乎對伯喈先生的姑娘有些意思。”
“哦?”董卓同樣的看向了蔡邕,隨即露出了神秘的笑意,點點頭朝著蔡邕說道:“伯喈先生,文會我已經(jīng)按照先生所言準備完善,想必不會耽誤。”
蔡邕連忙的拱手答道:“還要多謝太師。”
董卓輕輕的點了點頭,隨即摸了摸自己的胡須,繼續(xù)的開口說道:“久聞伯喈先生精筆墨之書,通經(jīng)文之道,想必姑娘亦是通得此道啊。”
“小女自小聰穎,乃邕所寄也?!?p> 蔡邕聞言滿臉驕傲的點了點頭,隨即不由得眉頭輕皺,繼續(xù)的說道:“不過河東衛(wèi)家求親久矣,礙于叔父曾定下的婚約,應當明年會嫁過去。”
李儒連忙的繼續(xù)附耳與董卓解釋河東衛(wèi)家,后者聞言不由得眉頭一皺,沉聲說道:“伯喈先生似是有難言之隱啊?!?p> 蔡邕輕嘆了口氣,他雖然知道舊約不可違,但是涉及到自己的女兒,便也想讓董卓幫忙,故而繼續(xù)的說道:“婚約之人乃是衛(wèi)家公子,衛(wèi)寧衛(wèi)仲道,此人舊疾纏身,恐命不久矣啊。”
李儒聞言不由得眉頭輕皺,低聲與董卓說道:“河東衛(wèi)家乃是大家,不好隨意招惹啊?!?p> 董卓擺擺手打斷了李儒的聲音,隨即沉聲說道:“如今朝廷欠缺女官,久聞那蔡琰才學精進,正巧召兒想要學習筆墨音律之道,我準備請那蔡琰擔任先生一職,不知伯喈先生覺得如何?”
蔡邕聞言,連忙的拱手回答道:“多謝太師。”
……
“切!”
坐在馬車之中的董曌猛的打了一個哈欠,不由得懷疑自己是不是染上了風寒。
“公子?!?p> 旁邊的清和子忽然開口,指著外面說道。
董曌動身挪到了窗戶處,徑直看向了外面。
原來是有十幾個身穿輕甲的士卒,正圍著一位女子,動作輕浮,中間的女子表情慌張。
“停車?!?p> 董曌忍不住叫停車夫,然后動身走下了馬車,身后的清和子連忙上前攙扶。
“李屠夫家的姑娘,真是好久不見,今日還是有緣啊?!?p> 旁邊的士卒調笑著看向中間的姑娘,動手摸摸其肩膀,然后在這姑娘略帶哭腔的求饒之中與旁邊的幾個人哈哈大笑。
董曌快步上前走去,同時的喝聲道:“你們在干什么!”
那些士卒聞言轉過身來,看著董曌與他身后的馬車,遲疑的開口問道:“你是何人?”
清和子聞言不屑的撇了撇嘴,便開口說道:“這是太……”
“我是太原來的商賈。”
董曌伸手攔下了清和子的話音,他看見了不遠處拐角站著的熟悉身影,便繼續(xù)的說道:“隨意調戲女子,軍規(guī)何在?”
“區(qū)區(qū)一個商賈,和我們說軍規(guī)?”
一個士卒緩步走了過來,走到了董曌面前,看著他身上價格不菲的衣袍,還有身后的馬車,笑著說道:“把身上的錢財交出來,順便將馬車留下,你們便可以滾開了?!?p> 董曌聞言不由得臉色一沉,道:“這是明搶?”
士卒不屑的撇了撇嘴,喝聲說道:“這是繳稅,洛陽城的規(guī)矩?!?p> 董曌抬起頭來看著士卒,繼續(xù)的說道:“我若是不給呢?”
“嗯?”
十幾個士卒圍了過來,準備對董曌動手。
“住手!”
忽然一個聲音從他們身后傳來。
為首的那個士卒還沒有來得及轉過身去,便被一個中年人伸手抓住了衣領,直接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剩下的士卒連忙的拱手道:“王教習?!?p> 王越完全不理會他們,連忙的單膝跪地,朝著董曌拱手道:“越不知公子過來,還請公子恕罪?!?p> “不必跪下,起來吧。”
董曌伸手把王越攙扶了起來,然后轉過頭看向了那幾個士卒。
這些士卒已經(jīng)雙膝跪地,甚至忘記了甲胄在身不必下跪的禮節(jié),大汗淋漓的看著地面,不敢說話。
后面的姑娘則是渾身都止不住微微的顫抖,也想要跟著跪在地上。
“不必行禮了?!?p> 董曌連忙的開口說話,讓姑娘的動作停了下來,然后開口問道:“他們經(jīng)常如此?”
這姑娘不敢回答,只是眼神中充斥著害怕,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士卒。
董曌深深地嘆了口氣,說道:“我知道了,你可以離開了?!?p> ……
“卒亂紀,戲民女于外,公子大怒,以杖三百,生死無論?!?p> ——《日月先生傳-公子書》清和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