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故事:那燦爛的五月陽光
午后的天,青亮青亮的,他一手牢牢抱著剛滿四個月的二寶,一手牽著妻子的手,面對著爺爺那塑立莊嚴的半身石雕像,他禁不住情真意切,淚從中來,語氣呢喃的說道,”爺爺,孫兒來看看你,這是您孫媳???,這是您的乖曾孫女。”
他還想說什么,但跟妻子四目一望,相顧無言,卻早已是淚眼朦朧。二寶卻看著曾爺爺的半身石像,“咯咯”地開心大笑起來,她還一只手下意識牢牢抓住了爸爸的手,另一只手努力做出向前的動作,似乎是要指向那個跟她血脈與共的老人石像。
此時此刻,那燦爛的五月陽光,從一片迷蒙青霧中升了起來,將片片溫暖,灑在了這溫馨的一家三口身形上,孩子在父親懷里雀躍著,伸著手,作勢大笑著要撲向一旁的母親。
這一刻畫面的定格,是那樣的其樂融融,賞心悅目。
“布鞋老人”和他的家人
過去十幾年來,晉川師范大學在華夏大陸北方地區(qū)冉冉升起,成為最受關注的綜合型高等院校。晉川師范大學崛起的背后,那是一代代晉師大人嘔心瀝血的奮斗史。而其中,有這樣一位“布鞋老人”,將終身精力和心血,都撲身在了晉川師范大學的教學和科研上,甚至在他去世前一刻,還手中握著筆,想著針對學科設置,甚至晉川師范大學的對外形象推廣,寫成建議書,交給他的后繼者們。
他用三分之二的個人生命歷程,詮釋了一個晉師大人對晉師大的癡迷和熱愛,他感動了晉師大人,也感動了所有3900多萬晉川行省的父老鄉(xiāng)親。他逝去后,學校為懷念他,感激他的付出,在校園廣場新設了十二尊長者半身石像,均是十二位為晉川師范大學成長,做出突出貢獻的人,被晉師大人稱為“十二長者”。
那個身穿布鞋,匆匆行走在晉川師范大學校園的老人形象,已經絲絲縷縷、深深刻刻的,將他的精神氣兒,融入到了晉川師范大學人的氣魄和精魂當中。
身為“布鞋老人”的家人,尤其是妻子,就得幾乎獨自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對一個“學術癡”人來講,“學術和科研”就是他的一切,就是他的快樂和悲傷,就是他的生活日常和最終追求?;蛟S,這是那些所有標桿或精專人物的通病,也只有這樣的通病,讓他們成為了這個行當的先賢通達之人。
在他——“布鞋老人”唯一孫兒的記憶里,如果吃飯和睡覺的時間,不算上的話,那么,他一個月到頭,也難得見爺爺幾面,而父親,那活托托的,跟爺爺一個樣兒。這個家不是他們倆的家,晉川師范大學和整個晉川行省的地理環(huán)境科學考察地點兒,那才是他們的家。
于是,在小小的他眼里,或許整個他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扮演著家長角色的,更多的是母親。父親沒有缺失,但父親,卻以另一種方式,來對他言傳身教,來對他陪伴了。
母親的擔當和責任
當他的孩子撲向一旁的妻,也即是孩子的母親時,他恍惚間突然覺得,那個孩子就是當初的自己,而妻,則是當初自己的母親。
父親沒有步爺爺的腳步,走上教學兼科研的路,而是專職做了一名天南海北跑調查的地理環(huán)境科考人。主動的“兩地分居”,那是雙城戀造成的;但風里來雨里去,披星戴月趕路的“地理環(huán)境科考人”,卻是被動的“兩地分居”者。
在他的記憶里,父親,成為了一個要么在路上,要么在他鄉(xiāng)的人。這樣的晉師大人,還有幾十上百位。而正是在這樣許多個父親一樣的晉川師大人手里,晉川師范大學一個個學院,在一天天地壯大,學術、科研和教學版圖,也越來越壯觀。
但這些“在路上”奔波的晉師大人背后,往往有一個妻子在曹持著家事,有一個孩子,在期待著父親歸來。妻子的曹持,擔當起了整個小家庭的所有,而丈夫,注定成為了那個為了家庭、為了事業(yè)奔波,但注定“缺位”的“他”。
那時,小小的他,看到母親孤單的收拾家務的背影時,有多傷感,見到父親歸家時,就有多快樂。
但在他長大后,卻也步著父親的腳步,也成為了一名在路上、在他鄉(xiāng)的地理環(huán)境科考人,而且,他考察的范圍,不再局限于晉川行省,而是足跡遍布整個華夏大陸,甚至世界九大陸。或許,這就是那句顛撲不破的真理“言傳身教”使然吧。
人生的傷害讓我們成長
與妻的相遇,在他的心中,是那樣的“陳舊而浪漫”。在這個通信極其發(fā)達的時代,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出生的兩個90后,他和她,竟然是筆友,而且,就是用筆寫字的那種“筆友”。
十余年,他和她相識、相知、相愛、相攜,那個青春年華的小姑娘,最終奔赴千里,從河東行省大平原,到晉川行省大高原,成為了他的妻。
翻到當年他和她寫在素凈的信紙上的或諍諍、或雋永、或湍湍、或纏綿的話,歲月的恩恩愛愛中,都化作為相視一笑。
兩個人愛的結晶——大寶很快出生了,她集中了母親的靈秀和父親的爽朗,被他和她捧在手上,這是他和她,一輩子的好。
可一場意外,一場無心之失的意外,把這個孩子,這個“一輩子的好”,帶去了天堂,成為守護人間父母親的一顆閃閃的小星星。
他的天,塌了;她的心,碎了。他和她的家,就像一艘在風雨當中飄搖的小舟,生命生活的無常,生生敲碎了一位母親和一位父親的心,并蠻橫的拿走了其中一塊,讓這破碎的心,無法愈合。
看著妻,他想起了母親,當他決定,像父親一樣,當一位似乎永遠在路上、在他鄉(xiāng)的地理環(huán)境科考人時,第一次出差的那一天,他收拾好了行李,出門,他習慣性的,沒有隨手帶上門,而是把門交給身后的母親來關。
可沒走出幾步,他忘記了一件小物事,他轉身來取,門還開著,他進門,母親剛看到他時,眼神迷離著,直到他看向了母親,母親才一愣,從愣神中清醒過來,叫了一聲不知道是他的小名,還是父親的昵稱。
那時候,二十弱冠的他,還嬉笑的問母親為什么發(fā)愣。
可大寶的離去,妻子的沉默悲傷,讓他徹底明白了當初母親的發(fā)愣,妻子和母親一樣,是一個堅韌有擔當的女人。
正是這樣的一個又一個女人,撐起了一個又一個小家,繼而撐起了“晉川師范大學”這個大家。
他整整陪了妻八個月,這八個月,他每天三點一線,家里,學校,超市。而這八個月,妻子的小腹,已經悄然隆起,他有一次,還嘲笑說,她胖了。她自己,也渾然不覺,只是以為食欲大好,而喪子之痛,也逐漸平緩了下來。
就在他猶豫,是繼續(xù)陪著傷心的妻,還是讓妻回娘家暫住一段,繼續(xù)“治療”那內心的傷時,武漢封城,疫情來襲,他的心,就這樣落下了。
這是一個史無前例超長的假期,也是他和她相愛以來,兩手相牽,互相望著的最長的時光。
就在他和她驚訝的發(fā)現,她的腹部,再也不可能用胖了來形容,而胎動,也越發(fā)明顯起來時,他和她才發(fā)現,那是另一個小天使,來到了他們家。
他和她都慶幸,這過去的八個多月,并沒有虧待“她”的身子,吃好睡好休息好,營養(yǎng)完全跟得上了,就是,運動量有點兒少。
2020年2月初,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刻,她啼哭著降臨了,帶給了這個小家庭,數倍的歡樂,徹底驅散了那籠罩在它頭上近一年的烏云。
……
他用左手,繼續(xù)把二寶牢牢抱在兇前,右手,用勁兒握住了妻的手,妻會意,沖他微微的笑,那笑容,在午后逐漸燦爛的陽光地里,開始有一種恬靜,有一種清亮,逐漸的散發(fā)出來。
他知道了,妻子那顆受傷的心,終于愈合了,懷里的孩子,是陪伴他和她此生的寶貝;天上的孩子,是守護他和她,當然,還有守護懷里那個小小的她,那一顆天空中最亮最亮的星星。(完)
冷得像風
(注:小說故事,請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請自行落淚。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