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父母:兒女,過年給多少孝敬?80后兒女:去年超支幾萬
在前天的一次行業(yè)小型ju會上,小蘇向我打開了話題:董老師,其實,我挺佩服我父親的。
我不以為然,說道:這佩服父親的兒子,應該不少吧。這種事情,至少是一半一半吧。
他苦笑著說:你聽我說完,再判斷,董老師。
為了敘述方便,我依然用第一人稱,也就是小蘇的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
一、家里挺有錢的,但父親一毛不拔。
我母親去世十年了,我本人是自2007年6月,大學畢業(yè)那個月開始,就沒有再朝家里拿過任何一分錢,超過13年了。而自我大學畢業(yè)那一年,一年三節(jié),也就是五一勞動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和過年春節(jié)時,三節(jié)回家,禮尚往來,家里一應開銷,也是我來掏。
這樣,整整也是十年。而且,我家家境,雖然不能說是大富大貴,但說絕對非常殷實,沒問題。
母親去世4年后吧,父親又找了一個后老伴,算是中老年生活的陪伴吧。
但令我失望的是,我的兩個孩子,老大今年過年,已經(jīng)5歲,老二2歲,可這5年多時間,每周,我都會給父親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可是,父親從來沒有給自己的兩個孫輩,打過任何一個電話,孩子過生ri、逢年過節(jié),也從來一毛不拔。
就連春節(jié)壓歲錢,也從來沒有掏過一毛,那個后老伴,更是如此。
二、兒子困難時,父親見“死”不救。
我準備,今年春節(jié)回家過年,我父親和那個后老伴,我一分也不會給。而且,也不準備承擔春節(jié)禮尚往來的花費和生活花費了,我計劃,就除夕當天回去,初一待一天,初二去老婆娘家待一天,就回自己家。
其實,我覺得,這都多余,是老婆非要回家一趟。事實上,兩個孩子都小,而且,現(xiàn)在病毒還沒得到控制,其實,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反正,還有二十多天,到時候,靈活決定吧。
至于為什么不給父親錢,直接的原因是,因為自我母親過世后這十年,我遇到過3次周轉(zhuǎn)不開的情況,原因均是定期理財沒到期、原定的版權(quán)費用推遲到賬,當我遇到這種情況時,首先想到跟父親借錢應一下急,并同時向他約定還的ri期和寫欠條,但父親一毛不拔,說不跟我要就行了,還幫我,別想了。
家里真不是沒錢,父親和母親,一直經(jīng)營著一個家具城,母親死后,父親也是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每年扣除所有開支,凈能存下至少十幾萬塊錢。
所以,對父親,算是失望透頂,就維持面上的吧。最近一次周轉(zhuǎn)不開,是2017年元旦,那次,父親罵得我很狠、特別狠,各種臟話、出扣都出來了,還說,18歲以后,怎么還有臉,往家里要錢呢。
感情,我這借錢,在他的想法里,就是要了不還。
三、父親17年時間,沒主動打電話給過我一次。
最過分的是,事后,父親還把我wei信號、手ji號、曲曲號全部都拉黑了,至今,還是拉黑的狀態(tài)。根本無法溝通。
2003年9月,上大學離開家,每周,都會分別給父親和母親打個電話,聊一會兒,一年三次回家,住20多天,陪伴父母。母親死后的十年,依然如此。
可現(xiàn)在想來,這17年時間,父親,竟然連一個電話,也沒有打給我。我一度以為,自己是抱養(yǎng)的,或者,我的“父親”別有其人,為此,我專門去做了一次親子鑒定,結(jié)果顯示,父親,確實是我的親生父親。
這幾年以來,我和老婆接連生老大生老二,養(yǎng)家費用巨高,兩處房貸也支出非常高,我們雖然收入不菲,生寶寶之前,也存了不少錢,做了幾項定期理財,但卻處于每月超支3000元的狀態(tài)。所以,未來十年,不缺錢,這算是幸運。但每年存下錢,是不可能的了。
四、有繼母,親生父親也會變成繼父。
就在我做親子鑒定的前一周,其實,是父親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姑姑,很是感嘆的說了一句:孩子,我們都懂,你也長大了。你也要明白一個道理,這有繼母,就會有繼父。
也就是說,你父親,確實是你的親生父親,你也是他唯一的親生兒子,可是,他現(xiàn)在,卻是你的繼父了。因為,你有一個繼母。
要不然,你父親,肯定不會這么對待你和你的孩子呢。
我笑了:難道,他們還想再生一個孩子,這繼母,不是也有一個女兒,聽說,已經(jīng)結(jié)婚好幾年了。
姑姑又說:那倒不會,他們想生也生不出來了。只是,這人啊,都是自私的。這天下,心好的繼父繼母,萬中無一。
孩子,你不要怪你爸,姑也不求你啥,只求,你爸百年死后,你能來主事,就成了。這也不枉你們父子一場,畢竟啊,有血脈在。
我笑了,姑姑說的,有道理。其實,我和父親的關(guān)系,也就這樣了,維持表面上的客氣吧。三年了,他始終把我的wei信號、手ji號、曲曲號全部都拉黑了,估計,至死也不會放出來,就因為,我曾經(jīng)想向他借20000塊錢,而他,大罵著我臟話拒絕了。
所以,我來回答,過年了,會給父母多少過年費?我估計著,我岳父母那邊兒,我老婆估計會偷偷著給個三千五千的。但這幾年,存不下錢,再多,估計她自己也舍不得了。最關(guān)鍵的是,我們雙方父母,現(xiàn)在都50來歲,我父親和后老伴,每年能存十幾萬,岳父母每年能存四五萬吧。跟我們相比,人家都是有錢人,我們是存不下錢的窮人。
聽完了小蘇的故事,我舊舊不能釋懷。真的,我也不知道說什么好,因為,我母親,也去世十年了。我也像小蘇一樣,每周,都會分別給父母打一個電話,逢年過節(jié)也回家去“承擔”,但我突然發(fā)現(xiàn),母親去世十年了,父親,竟然一個主動的電話,也沒打給過我。好吧,或許,這是父親們的通病吧。(全文完。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