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上古時期,人民不信正道,造作種種惡事,觸怒了天帝,天帝便降下洪水,懲罰世人。
可怕的洪水沖毀了人類的家園,人們不僅流離失所,食不果腹,還要面對同樣失去家園以人類為食的兇禽猛獸。
天上眾神中有一位大神鯀真心憐憫世人所受的苦難,他想要把人民從洪水中拯救出來。
他再三請求他的祖父,希望天帝能收回洪水,赦免人民的罪惡,但遭到了天帝的訓斥。
懇請和勸諫無效,鯀決定自行解救人民脫離苦海。
他得知天帝有一寶物“息壤”。
息壤是一種生長不息的土壤,看上去沒有多大一塊,但只要扔一點到地上便會快速生長,化為大山丘陵,有了它,必能擋住洪水。
廢了九牛二虎之力,鯀打聽到了息壤收藏的地方,好不容易偷取到了息壤。
他來到人間,將息壤扔進洪水,果然,一座座大山拔地而起,,擋住了肆掠的洪水,人們盡情歡呼,終于可以從樹上重新回到地上生活。
但很快,這件事就被天帝知道了。天帝對于鯀的不遜和背叛很是惱火。他派火神祝融下來,把鯀殺死在羽山,奪回了剩余的息壤。
鯀的治水事業(yè)“功虧一簣”,洪水再次蔓延回來,人民依舊遭受寒冷饑餓的威脅。
鯀被殺死在了羽山,那里在北極之陰,終年照不到太陽,那里有一條神龍,叫燭龍。
燭龍終年守在這里,嘴里銜著一根蠟燭照亮北極的黑暗,這里也是人們死后靈魂的最后歸宿之地。
鯀死在了這里,他滿心的遺憾,不是遺憾自己被殺,他本就抱著犧牲生命的決心。
他遺憾他死了他的治水事業(yè)沒有完成,息壤被天帝奪回了天庭,人類依舊還在生活在水浸之中。
他的這股信念和遺憾,鯀的精魂不死,他的身體經(jīng)過三年之久都沒有腐爛。
不僅如此,在他腹中還孕育著新的生命,就是他的兒子禹。
他把自己的心血和精魂都喂養(yǎng)給了禹,就這樣在他的尸身中孕育出了禹。
禹在他父親腹中孕育三年,獲得了種種神力,他的力量比鯀更甚。
另一邊,天帝得知鯀的尸體三年而不腐,擔心他將來變成精怪,來與自己作對,便又派了一位天神,讓他把鯀的尸體剖。
天神依命行事,剖開了鯀的尸體。
接著,從鯀被剖開的肚子里,跳出一條虬龍,頭上長著一對堅利的角,升上了天空,這便是禹。
鯀的尸體也化為了一個怪物,跳進了羽山深淵。
禹的出生讓天帝很吃驚。
鯀死后腹生禹,若禹死后,還不知會生出什么。
若有堅定不屈的意志,那么這種意志會薪火相傳,綿延不絕。
天帝也悔悟到自己對于人民的懲罰過重太嚴,而一個人的善心和悲憫之心是很難消熔、毀滅的。
所以當禹求見天帝,請求他賜下息壤平息洪水時,天帝馬上答應了他的請求。
不但賜予了禹息壤,還親自任命禹來治理洪水,而且,為了工作方便,還派了曾經(jīng)殺蚩尤立大功的應龍幫他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