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歌手復賽結(jié)束的當天晚上。
金誠讓所有社員把視頻素材都發(fā)到自己手里,熬夜趕出了兩個比賽視頻。
一個是金誠每周常規(guī)要發(fā)的VLOG,這期內(nèi)容就是他參加歌手比賽的實錄。
鏡頭跟隨他一同上舞臺演唱,第一人稱視角觀察臺下評委和觀眾反應是一大亮點。
除了這個VLOG視頻之外,金誠還單獨剪輯了一個視頻——“蘇提莫《學貓叫》”。
金誠在自己各個平臺的賬號同時發(fā)布了這兩個視頻,并第一時間要求社團成員幫忙轉(zhuǎn)發(fā)。
視頻上傳后的一段時間里也是反響平平,直到微博的視頻被一個娛樂大V轉(zhuǎn)發(fā)。
結(jié)果......
《學貓叫》火出圈了!
比前世走紅的時間點整整早了四年!
金誠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原來的時間線。
金誠本以為這個時候像抖樂這樣短平快的視頻媒體還沒有出現(xiàn),那一個好的作品從出現(xiàn)再到走紅成為現(xiàn)象級肯定會需要更長的周期。
所以他之前的預想是這首歌能火,但肯定不會像前世那樣火。
然而事態(tài)的發(fā)展還是超乎了金誠的想象,這也證明了《學貓叫》這首歌在前世的走紅并不是偶然。
之前金誠發(fā)的VLOG在B站的播放量最多也就三四萬,而這個蘇茜唱歌的視頻一下子就過了三十萬,還被運營推薦到了B站首頁。
隨著時間發(fā)酵,在微博同步發(fā)的視頻很快也過了百萬,大有要超過自己唱《平凡之路》視頻播放量的趨勢,甚至連視頻拍攝的地點柳城大學也被帶上了熱搜。
蘇茜作為視頻中演唱的主角火了,網(wǎng)友們在金誠的賬號下紛紛評論:五秒鐘,我需要這個女孩的全部資料!
不可避免的,最后還是有校友透露了蘇茜的個人信息。
所幸蘇茜是樂天派性格,個人信息的泄漏雖給蘇茜帶了一定困擾,但她本人倒是覺得沒什么,她對網(wǎng)上評論也并沒有那么在意。
除了人氣變高、一下子被人認出來之外,蘇茜的校園生活也沒受太大影響,總的來說還是利大于弊。
作為視頻的拍攝和制作者,金誠的賬號“誠風”也吃到了《學貓叫》的紅利,幾天暴漲了數(shù)萬粉絲,數(shù)量還在持續(xù)增加。
要知道這年頭各個平臺對博主的流量激勵并不高,甚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金誠還是憑著《學貓叫》的視頻流量收入過萬。
金誠花了一段時間弄清楚了各個音樂平臺的簽約類型和營利方式,最后還是選擇在易云音樂上注冊了原創(chuàng)音樂人的賬號。
正好卡著學貓叫視頻和手勢舞播放量開始飄紅前的時間點,金誠在易云音樂上傳了《學貓叫》的音源。
演唱署名“蘇提莫”,作詞作曲署名“誠風”。
音源上線數(shù)天后播放數(shù)量破了百萬!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在這個領域沒見過什么世面的金誠還是被驚到了。
靠著音源播放量金誠又有萬元入賬。
這還不算后續(xù)各平臺要使用音源要支付的版權(quán)費和因為這次視頻走紅積累十萬粉絲所帶來的潛在收益,以及紛涌而至的廣告商和推廣方報價。
金誠翻唱《平凡之路》的視頻網(wǎng)友看了以后頂多夸上一兩句,問問視頻中的人是何方神圣就不再在意。
而《學貓叫》卻帶動一波風靡網(wǎng)絡的模仿熱潮!
微博和B站上出現(xiàn)了許多模仿《學貓叫》手勢舞的視頻,鯊魚直播上也有許多女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唱這首歌。
就在眾人對歌曲演唱者“蘇提莫”的好奇心逐漸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蘇提莫”正式入駐各大社交平臺,第一時間發(fā)布了“蘇提莫”本尊帶著貓耳在熒幕前的手勢舞教學視頻。
一時間粉絲紛紛涌入關注,大呼終于找到本尊了。
發(fā)布視頻的就是蘇茜本人,而教學視頻的拍攝地點就在柳大活動中心的2BILLION舞室內(nèi)。
拍攝這個視頻的時候,鏡頭另一邊就是全程觀摩加偷樂的金誠和安涵。
金誠是“蘇提莫”這個賬號背后的策劃與運營方。
“蘇提莫”當然屬于蘇茜,但金誠接下了幫她包裝和運營賬號的義務。
數(shù)天后,無心戀戰(zhàn)、志不在唱歌的金誠以一首毫無新意的《忘情水》拿下十大歌手決賽的第九名。
然而金誠還是憑借超高的人氣拿下了本屆比賽的最佳人氣獎。
也就在同一天,安涵和蘇茜在金誠糖衣炮彈的狂轟濫炸下才正式答應加入新媒體社。
......
校圖書館二樓。
金誠提前一周預定的小型會議室內(nèi)。
“不是,金子?!壁w昊一臉懵逼,“你說‘蘇提莫’是個作品?還是個商品?”
今天是新媒體社每兩周一次的社團交流會,金誠正在向社員們講解社團運營的第一個成功案例——“蘇提莫”。
“對?!苯鹫\點頭。
社員們面面相覷。
“這我就不懂了,蘇提莫不就是蘇茜學姐本人嗎?你這話說的,我是不是可以替學姐報警了?”趙昊腦補了一番,壞笑著表示質(zhì)疑。
蘇茜本人倒是不在乎,吧唧吧唧地咬著一個有她半張臉大的波板糖,還從粉色的口袋里又掏出了一個根遞給安涵。
安涵擺了擺手。
蘇茜把糖遞給了一旁的趙昊,趙昊笑嘻嘻地接過糖塞進嘴里。
“想哪去了你們。”金誠撇嘴道。
“我覺得大家還是把自媒體想得太簡單了。”
“一個自媒體賬號,即使帳號名是個人的名字,平時出鏡的也只有一個人,但這并不代表他后面就沒有一個團隊?!?p> “你們可以這樣理解,蘇茜學姐其實只是‘蘇提莫’這個帳號的形象代言人,而‘蘇提莫’賬號下所發(fā)出來的視頻內(nèi)容卻凝聚了我們社團所有人的努力和貢獻?!?p> “譬如《學貓叫》手勢舞教學的這個視頻,拍攝器械是海濤提供的,拍攝者是我,《學貓叫》的詞曲以及手勢舞是我創(chuàng)作的,視頻剪輯、特效、配樂、字幕卻是幾位社員在我的指導下完成的。
“還有在網(wǎng)上爆紅的那個校十大歌手視頻,最終版是從我們每位社員所拍攝的素材中挑選出來的最佳視角,而聲音是從另一個位社員的視頻音軌里拉出來拼接的。”
“所以我的意思是,‘蘇提莫’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在B站和微博等平臺吸引來近十萬的粉絲,這當中有我們每一位社員的功勞,我們每一位都是‘蘇提莫’的組成部分!
從集體幕后制作到最終臺前展出,‘蘇提莫’從這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