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升平元年(東晉357年)
悠悠醒來,只見窗外高陽掛,“嗯,身體倒是比昨日好多了,”起床伸展了腰身。
起身觀察起四周,屋內除了床在就只有一個木案,上面放著幾本書籍和筆墨,腳底處的地板有幾處翹起來,似乎壞了。
整體顏色看著有些灰舊,到是有些像自己前世90年代的木房子。
“有人嗎”梁山伯喊到(統(tǒng)稱梁山伯了)
“來了,少爺您醒了,”只見小蘭欣喜的跑了進來,“四九快去通知夫人”
說要轉身瞧見梁山伯身上穿著后,便掩嘴偷笑。
對不起,在下孤陋寡聞了,古代衣服怎么穿?
梁山伯的內心有些無奈,倒來倒去看著就是不如意,還是出洋相了。
臉上一紅說到“笑什么笑,還不快過來幫我整理”
“是,少爺,奴婢這就伺候您更衣”
趁著穿衣的時間,打量著這位丫鬟,約十二三歲年紀,一張圓圓的鵝蛋臉,眼珠子黑黝黝的,兩頰暈紅,周身透著一股青春活潑的氣息,身著一件粉彭連衣,看著幫著自己穿衣的動作很是熟練。
“我有些餓了,可有吃食?”
“飯菜已經熱好,夫人讓我待少爺醒后就給少爺端來”
“好,你去端來吧”
用完午飯,走到院子中間環(huán)顧四周,只見木屋正面朝南,其上漆色掉落,看著有些年月了,有些陳舊。
左側有青煙彌漫,似廚房,右側則分2塊,一塊種了些不知名的蔬菜。另一塊用著竹籬笆圍著,養(yǎng)著2只羊和一些雞鴨。
有一處獨立院落,家中看著還算小康,當不至于被餓死,還好還好。
深深呼吸了幾口古代的空氣,感覺渾身的陰霾似都散去了一些,還是古時候的空氣好啊,感覺都要香甜些。
推開木門走出院落,只見門前小溪里發(fā)出叮咚悅耳的響聲,潺潺流向村外。
沿著溪流,兩岸零零散散的坐落者幾十個小屋,雞犬牛羊聲不絕于耳,各家各戶都有青煙環(huán)繞。
再遠處散布著大片的梯田,其間種著似乎是水稻,太遠也不太瞧清楚。
“山伯,身體好些了嗎,”背后傳來梁母的聲音。
“孩兒羞愧,讓母親憂心操勞了,身體已無大礙,正好出來散散心”
“嗯,你有四天未有前去報道,先前鎮(zhèn)上陳老夫子托人來問你近況,修養(yǎng)好了身體便去夫子哪兒報道吧”
“是,母親,孩兒正好也想去鎮(zhèn)上一趟,看看能否回記起些?!?p> 說來梁山伯還沒有確定現在是東晉那一年,作為現代人,東晉這個時代可算不上什么好時候。
“那娘這就為你準備些干糧”
翌日,梁山伯帶著書童四九便趕往附近10里外的城鎮(zhèn)岱岳鎮(zhèn),途中向四九詢問了自己與陳老夫子的生平關系。
途中沿著奔走溪流約兩個時辰便見一寬闊地帶,其間樓閣上百間居于山腳下,從半山腰往下看去街道兩旁好生熱鬧,人群絡繹不絕。
進入古鎮(zhèn)后只見寬六七米的街道車馬人流,吆喝聲,爭辯聲嘈雜一片,一眼望不到頭。
“不錯,以前逛過的鳳凰古鎮(zhèn)和青巖古鎮(zhèn)什么的跟這一比弱爆了”,不愧是會稽郡周邊最大的古鎮(zhèn)。
“鳳凰古鎮(zhèn)是哪里,少爺說的地名好陌生,”
從小跟著少爺一起,沒聽說少爺去過呀,一旁的四九好奇的問道
梁山伯你大爺的,嘴上沒把門兒的,說漏嘴了,看來得注意了,在內心狠狠批斗了自己一番。
“這是我從一古書上看來的,叫你平時不看書,你若知道那才奇了怪”
“哦,少爺果然學識淵博,有少爺就夠了,嘿嘿”
“少拍馬屁了”說罷便加快腳步讓四九指路前往自己的老師陳老夫子處。
約莫一盞茶的時間,終于來到了處幽靜的小院,四九往前扣下門環(huán),見一老仆迎出。
“石伯,我家少爺前來看望陳老夫子”
“哦,四九啊,是你家山伯少爺來了嗎?哈哈,老爺聽聞你家少爺摔了腦袋,這幾天總念叨著,快進快進,我去請老爺過來?!?p> 語罷便臉露喜色匆匆往后院跑去。
“我與陳老夫子關系確實很好嗎?”
梁山伯外頭小聲問道四九,且剛看那石老伯的面露喜色做不了假,關系當是不錯。
不久便見石伯從后院出來領著梁山伯四九前往前廳。
遠遠便見到一位老人,只見身穿青灰色長衫,頭發(fā)斑白,散亂的扎在腦后,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滿臉的皺紋,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眼睛炯炯有神,待走近些便聽到
“是山伯到了,日前捎人打聽,說你不慎摔倒,如今見你臉色雖蒼白,但精神面貌尚佳,可好些了”
“學生拜見老師,讓老師掛礙,學生身體已無大礙”,梁山伯趕緊上前拜到。
“好!哈哈哈,很好,災禍過后必有大福!你再不來我也要去尋你商議一事”
“老石你帶四九去偏房安頓,我與山伯有些事要商談,”說完便領著梁山伯前往后院。
走在小路上梁山伯便好奇的道“不知老師有何事吩咐?!?p> “不急,咱們坐下慢慢與你說,”說完便到了一處竹林閣樓,閣內置有一張石圓桌,桌上放著兩本書籍,看著偏黃色且有些陳舊,只見分別是《論語》和《詩經》。
原來東晉年間紙張已經普及了么,梁山伯陷入沉思。
“山伯,你自入我門下已有2年,當年聽聞你父親之事我也痛心之極,兩年前才聽聞你們母子搬到了梁山村,哎?!?p> 聽老師的意思似乎是父親的好友,且關系匪淺,梁山伯想到之前四九說老師待我如親子,果不其然。
“往事不提,聽聞你得了離魂癥?”看著老師的目光看向自己,那目光里似能透視一切。
梁山伯表面波瀾不驚,心中卻是一緊,這老師果然有大智慧,定不似母親般關心則亂,不好糊弄。
“郎中說學生后腦被摔破,以與我開了清神的方子,學生偶爾能記起一些,但還是有些模糊,萬幸學識沒有忘,”
梁山伯調了調整語氣平靜的說道,心里卻在萬呼,還好對書本知識部分繼承了大部分,如果問道,當能應付過去。
“這是萬幸,常聞你有志于你父親的衣缽,你想從仕?”
“是老師,學生時常研習父親留下的治水方略,待學成后以報福黎民百姓?!?p> 梁山伯嘴上說的是黎民百姓,實則內心則是在想東晉年間,中原亂成一鍋粥,常年征戰(zhàn)不休,東晉內部也一團亂,自己母親雖受父親恩澤得受安人誥命,但如今已家道中落,如不能入仕,怕是要變成平民百姓,指不定死路一條。
但自己目前連寒門都算不上,在東晉這個士族統(tǒng)治的時代連庶出的都很難出頭,自己能行嗎?
“嗯,前些日子我有好友來信,邀我前往萬松書院教學,但我年事已高,不愿折騰,我想等你成年后推薦你去萬松書院求學,向詢問你的意見?!?p> “不知萬松書院是……?”
“院長謝安元乃陳郡陽夏謝氏旁支,我與他乃同窗好友,8年前在吳興郡錢塘縣(查資料大概只能查到杭州在東晉時期是叫吳興郡,至于錢塘縣什么的我瞎掰的)創(chuàng)立了萬松書院,每三年招收一批學生入院學習三年可參加朝廷策試,過則入仕,待你成年后剛好四年后可推薦你入學,”陳老夫子說完看向自己。
“學生愿意,多謝老師栽培”
“有一事想請教老師,不知此間是何年,是哪位陛下在位?”梁山伯沒有忘記今天來這里的主要目的,必須要弄清楚當下是那一年間,不然不好預前打算,為自己的未來謀劃一番。
剛問完便見到陳老夫子的眼神古井無波的看向自己,臉上似笑非笑。
嚇!該死,難不成老師還未相信自己,便連忙解釋到“學生自記得一些零散碎片,特向老師請教驗證一番”。
“升平元年,當今陛下晦聃”陳老夫子徐徐說到。
晉穆帝司馬聃么,“如今首輔可是桓溫大人?”
“哼!”只見剛還和顏悅色的臉龐忽然閃過一絲怒色,“奸臣當道,朝廷遲早毀在這幫蛀蟲手中,今日天色不早,我讓石伯與你安頓下,早點休息吧!”
烏鴉嘴,看來這位老師很是不喜桓家把持朝政,看著自己的老師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啊。
“是,學生告退,明早再來向老師請教學問”
起身一拜梁山伯便跟著前來的石伯前往之前的偏廳,到時間四九已將屋內整理完畢
“委屈山伯少爺,老奴一會兒讓丫鬟講飯菜送來”
“勞煩石伯了,”說完便送石伯出門。
回到屋里,梁山伯才有心思開始慢慢回想升平年間的事件,看看能否謀劃一番。
東晉升平年間,中原早已被異族無數次踐踏并相繼在中原建立國度,史稱五胡亂華
在此時期只有東晉依靠長江天險,占據著江南之地,常年征戰(zhàn),百姓處于水生火熱之中,在這個時候平民百姓的命是最不值錢的
好像去年就發(fā)生了件大事,有史記記載,東晉永和十二年(356年),姚襄反晉后據許昌,欲入關中,乃自許昌攻冉魏故將,降晉后又反晉,占據洛陽的周成,逾月不克。
八月,晉太尉、征討大都督桓溫率大軍自江陵(今湖北江陵)至伊水(今河南洛陽南),與襄軍戰(zhàn)。
桓溫結陣而進,大破襄軍,襄率數千騎敗走平陽(今山西臨汾),周成出城降于溫。
桓溫以河南太守戴施等戍洛陽,押周成而歸。
九月前燕4萬大軍來犯兗州,被大敗于甄城。
而今年好像前秦的苻堅也繼位了,不知姚襄是否戰(zhàn)敗,如此張平也是在今年叛秦名義歸晉。
好亂啊,梁山伯的頭越想越炸,不行,逼需要盡快入仕了,不過桓氏家族把持朝政期間入仕有事有難度,嗯還有四年時間,需要好好準備下了。
東晉,我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