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及不上,那呆子撤身便走,老龍王卻帥眾追來。這九頭蟲在空中的速度不錯,可到底如豬八戒所料,他是只鳥,水中的速度是不夠快的。萬圣老龍先追出了水中,孫猴子卻正立于潭岸等候,見豬八戒一出來,只聽聲:“休走!”也沒看是誰,趁偷襲一下就把個龍頭打得稀爛。
剩下的龍子龍孫們本就是烏合之眾,倒也各各逃命,可那九頭駙馬乃是一等一的上將,竟也是收了龍尸,轉(zhuǎn)回宮去了。這也是了,九頭蟲的事業(yè)重心又不是這小小的碧波潭,至于報仇什么的,就抓住豬八戒,也不敢怎樣啊。
岸上這兩師兄弟,也不敢再追襲,畢竟論起實力來,其實是打不過的??韶i八戒備言前事,假問奈何之時,孫猴子卻是得意忘形道:“管什么天晚!乘此機會,你還下去攻戰(zhàn),務(wù)必取出寶貝,方可回朝?!?p> 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他就不記得自己剛才的恐懼么,胡吹什么大氣,合著冒風(fēng)險的不是他自己。豬八戒自然看得懂局勢,于是徉徉推托,可那孫行者卻催逼道:“兄弟不必多疑,還象剛才引出來,等我打他?!?p> 這什么餿主意,但凡實力稍高的,你打中過么?那萬圣老龍行將就木,這點兒功績還能當(dāng)作吹噓的資本了。其實也是,打到這種時候,自家手段不夠,沒能耐抓的住九頭蟲,就該搬請救兵為上。
但那孫猴子火焰山的功績失了手,做了一筆虧本兒買賣,此次就不想再假手于人。況且,豬八戒一眼能看懂九頭蟲水中的功夫,孫猴子看了兩眼,也是懂了,你空中的東西,下水不是自討苦吃么?
可這并不是兩人難以達成的共識的原因,那猴子沒算計的是,潭內(nèi)還有一支兵馬,乃是萬圣龍王的眷族。那豬八戒能逃脫一次,能逃脫二次三次?這風(fēng)險是豬八戒在冒,可引出來以后建功的卻是孫猴子,人家就沒意見?
豬八戒還未來得及回話,那猴頭也不想到處搬救兵,此時卻忽聽得狂風(fēng)滾滾,慘霧陰陰,只見一支人馬從東方徑往南去。也是巧了,孫行者定睛一看,這不是二郎神么。
孫猴子眼睛一眨,計上心頭,是了,這二郎神既不屬于天庭勢力,也于佛門無干,乃是自成一派。好就好在,人家背景大,沒人惹他,當(dāng)然,更好的是,孫悟空在人家手上吃過虧。
二郎神領(lǐng)著梅山六兄弟,架著鷹犬,挑著狐兔,抬著獐鹿,一個個腰挎彎弓,手持利刃,正縱風(fēng)打獵游玩,那猴子就叫:“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請他們,與我助戰(zhàn)。若得成功,倒是一場大機會也?!?p> 豬八戒一聽,這是好事兒啊,說到底咱兩兄弟也只能勉強敗那九頭蟲,人家真身一起,說不得還得躲著。于是非常認同道:“既是兄弟,極該留請?!边@卻是兩人所見不多的默契,可是他卻忘了,那孫猴子是個什么脾氣,哪怕是兄弟,人家能給面子么?
孫行者果然也是在思考這事兒,想當(dāng)初兩人可是對手,就算是棋逢對手,可到底還是棋差一招,曾經(jīng)成了俘虜。如此的話,人家待見你么?那猴頭傲性不改,這一請,人家應(yīng)了還好,若是人家不應(yīng),豈不是丟了臉面?
于是那猴頭說道:“但內(nèi)有顯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見他。你去攔住云頭,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齊天大圣在此進拜?!袈犚娛俏遥瑪嗳蛔×?。待他安下,我卻好見?!?p> 這話好生客氣,沒錯,當(dāng)初二郎神也勝他不多,但是一路過來,他吃了不少虧。是以現(xiàn)在的孫猴子也是認栽,干脆自己認小,放低姿態(tài)。也是,以前的孫悟空是個什么性子,難得人情,更別提求助,是以這事兒他讓豬八戒先出面。
豬八戒的面子就比那猴頭大么?非也,孫猴子最大的倚仗,乃是天庭“齊天大圣”的官職和稱號,正是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啥缮袷鞘裁磥眍^,心高不認天家眷者,擺譜這一套,還真在二郎神這里行不通。是以,那猴頭今日乃是低姿態(tài)求助,畢竟這份兒功績,二郎神又搶不走。
此時的豬八戒哪里知道孫猴子如此想法,但以他自己看來,反正都是要找援兵的,現(xiàn)在有現(xiàn)成的援軍,可不省事了么。于是直接縱云上山,攔下這支隊伍,說起孫悟空求見之話來。
得知了那猴頭在山下后,二郎神并沒有一點擺譜的想法,卻反而道:“兄弟們,快去請來。”說來也是,兩人都是反天之人,有點兒惺惺相惜,也未嘗不可。
那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將軍,本就是家將,哪里有不聽從,各各出營叫道:“孫悟空哥哥,大哥有請?!边@意思很明顯,雖然沒把孫猴子放在“小弟”的位置上,但也絕不會把那猴頭放在與二郎神對等的位置上。
二郎神不是官方人士,那猴頭也沒想按照官方的資歷論資排輩兒,聞言上前,對眾作禮,遂同上山,算是認可了此種排輩。也是,這猴子原本也是個混社會的,不就講實力為尊么。
二郎神見了他,很是親熱,攜手相攙,說道:“大圣,你去脫大難,受戒沙門,刻日功完,高登蓮座,可賀,可賀!”這當(dāng)然是客氣話,但是也夾著一顆釘子,這猴頭五百年前就死被佛門捉進監(jiān)獄關(guān)押的,現(xiàn)在卻在向佛門進發(fā)。
那猴頭頓時啞巴吃黃連,沒辦法回擊,要知道你是來求人的,拉關(guān)系還來不及,怎么能毀關(guān)系呢??赡菍O猴子什么德行,就和個老年人,都還要占一占年齡的便宜……還得咽下這虧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須之報。雖然脫難西行,未知功行何如。今因路遇祭賽國,搭救僧災(zāi),在此擒妖索寶。偶見兄長車駕,大膽請留一助,未審兄長自何而來,肯見愛否?!?p> 這話都不知道酸到了哪里去了,二郎神對他有恩?怪道是穿他琵琶骨的時候沒下黑手么,還是因他拿入天庭,才得進入佛門?要知道當(dāng)初他回花果山之際,還可恨二郎將我滅,堪嗔小圣把人欺呢。
二郎神聞他言語卑微,沒有一毫當(dāng)時威風(fēng)的影子,乃笑道:“我因閑暇無事,同眾兄弟采獵而回,幸蒙大圣不棄留會,足感故舊之情。若命挾力降妖,敢不如命!卻不知此地是何怪賊?”二郎神能不知此地是何地界么,打獵能亂撈過界的?
卻不料,二郎神雖會打官腔,那孫猴子到底也學(xué)了些,可二郎神手下的六圣卻一時沒懂這話外音。這一來,二郎神手下的六人聞的此問,趕忙答了上來:“大哥忘了?此間是亂石山,山下乃碧波潭,萬圣之龍宮也。”
這才是壞了算計,那二郎神的意思,乃是不愿與萬圣老龍杠上,畢竟都是方外的小勢力,有些來往。于是驚訝道:“萬圣老龍卻不生事,怎么敢偷塔寶?”這并非是懷疑那孫猴子說了假話,而是在和稀泥,說不得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兩不開罪了呢。
說來也是,你就放這么個人情給那孫猴子,又有什么用處,終不得,他有天還還你不成。反而是那萬圣龍王,乃是個專業(yè)人士,你就能說的準(zhǔn)這輩子不找人家!
那猴頭聞言,頓時心中七上八下,看來自己這面皮,卻是不夠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