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黟山傳

第進八回 戰(zhàn)山岬高吉劫糧 勢破竹吳皇宮亂

黟山傳 愚長庚 3334 2025-02-09 18:03:15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

  此詩摘自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唐風·葛生》里的一首,以“刺晉獻公也。好攻戰(zhàn),則國人多喪。”為背景,寫出了“夫從征役,棄亡不反,則其妻居家而怨思?!睘橹袊鴤魇牢膶W作品中最早的悼亡詩。

  且說侯昌陣亡,高吉大悲,因未備太多的縞素,只得命全軍上下都系了白布,以告慰侯昌。張統(tǒng)纏了臂膀來見高吉,道:“山賊能殺侯昌,應是還有實力,此時鎮(zhèn)南大將軍——杜預已取江陵、占荊州,揮師東進,想必很快就會經(jīng)過此地,將軍何不與其合兵一處,共討黃山?”

  高吉擺了擺手道:“你只看其表,不懂其里,黃山頭領已是十損七八,能征善戰(zhàn)者盡皆殉亡,所剩者皆土雞瓦狗之輩,又有何懼哉?”張統(tǒng)聽了,心灰意冷,只得默默退下。

  翌日,集齊全部人馬,因張統(tǒng)負傷,高吉特遣一百人在后隨身保衛(wèi),自帶丁午、金哲、顧茗在前,傾巢而出,直奔黃山。

  消息傳到黃山,劉皞大吃一驚,召集頭領詢問對策,王訓憤然道:“既如此,只得血戰(zhàn)!”

  張妍想起過往,亦是起身扼腕,悲憤附和,趙平見狀連忙阻攔道:“黃山近來雖損兵折將,但與大王剛剛落草相比,仍是富裕,萬不可意氣用事!”

  張妍聽罷,又坐回原位,劉皞問他計策,趙平道:“我見后山道路崎嶇,適合伏擊,只是如何引誘,是個難事?!?p>  張妍又起身道:“我去即可!”趙平本欲阻攔,周婳先道:“張姐姐做事激進,還當真去不得。”

  正在鴉雀無聲之時,王訓起身道:“那還是我去吧?!?p>  費承看了看王訓,已是須發(fā)斑白,低聲道:“安漢侯……”周婳點了點頭,而后商議戰(zhàn)事。

  此時高吉行軍至山前,并無異常,正欲下令攻山,卻有士卒來報,言說后山正有小隊押運糧草器械,高吉聽了難免心動,便欲領軍去劫。

  顧茗撥馬前來,道:“將軍攻下黃山,糧草軍械便盡歸我等,何必勞師去劫?”

  高吉道:“老夫為何要用賊人用過的?”

  顧茗無奈,道:“此等小事,何必將軍出馬,我去便來?!闭f罷,顧茗領了一彪人馬繞后山而去。

  在黃山后山,有一道山岬,路程崎嶇,但蜿蜒起伏直達山頂,王訓正在此負責緩慢的押送糧草器械,為作誘敵之計,兩側(cè)山上埋伏了幾百弓箭手,還配有滾木巨石,均由張妍統(tǒng)治。

  少頃,顧茗領了人馬趕到,王訓見有軍馬趕來,下令丟了糧草器械便向山上跑,顧茗本欲奪了糧草器械便走,卻聽身旁士卒喊道:“那個是前蜀官員,安漢侯——王訓!”

  顧茗立功心切,大喜,拍馬追趕,正在此時,趙平問張妍道:“還不下令?”

  張妍見來者不是高吉,難免起了貪念道:“高吉老匹夫應當在后面,再等等罷!”

  可惜山岬道路崎嶇,蜿蜒不平,王訓不慎馬失前蹄,跌落下馬,被顧茗趕上,一刀結(jié)果了性命。

  張妍見了,大怒,一聲令下,箭矢猶如雨點般落下,滾木巨石也一同落下,顧茗躲閃不及,巨石砸中顧茗的戰(zhàn)馬,翻落在地,最終身中數(shù)箭,喪命于此。

  見晉軍退卻,張妍趙平連忙下山把王訓尋回,趙平道:“敵軍折了將佐,少頃高吉必會趕來,姐姐不如帶著兵馬在外面埋伏?!?p>  張妍點了點頭道:“是個道理?!北阕屭w平馱了王訓遺骸先回去,自領兵馬在山外埋伏。

  那高吉得了消息,大怒,果領了兵馬向后山而去,丁午擔心有詐,便來勸諫,奈何高吉復仇心切,丁午無奈,只得又領一支人馬在后,時刻照應。

  少頃,高吉領軍進入山岬,見兩旁高山都沒有動靜,道路上有多是巨石滾木,便令手下搬移,又見道路蜿蜒,逐漸萌生退意。忽聽后方殺聲起,大驚,連忙下令退卻,全軍慌忙后退,正迎著張妍圍堵。

  張妍逢著高吉,當即就要展開廝殺,金哲為護高吉與張妍交鋒,不到二十合被張妍連盔帶腦削去一半。高吉一時驚慌,想沖突出去,張妍將金哲斬殺后便去追趕,高吉一時突圍不出去,只得與張妍交鋒,等丁午救援。

  丁午收到消息,連忙率兵馬趕來,奈何張妍兵少,又多是短兵,久戰(zhàn)不利,張妍又一時拿不下高吉,其部下漸漸抵擋不住攻勢,高吉本就勇猛,再加丁午趕到,張妍更加難以抵擋,不至二十回合,便被高吉砍翻落馬。

  正在此時,后面又殺聲大震,高吉正待回頭觀望,被毌丘秀趕到,一槍貫穿腹背,丁午大驚,縱馬逃出山岬,部下潰散。

  毌丘秀連忙下馬,抱起張妍,張妍奄奄一息,口吐鮮血,輕聲道:“云夢澤之事……我不怪你了……”

  說罷,垂淚而逝。毌丘秀大悲,把張妍抱到馬上,緩緩向山上而去……

  至此,黃山的五虎將與晉軍的四鎮(zhèn)將軍都已故去。

  丁午狼狽逃出山岬,逢著張統(tǒng),張統(tǒng)問其情況,丁午驚魂未定,道:“歿了……都歿了……”

  張統(tǒng)大悲看了看殘余人馬問道:“既如此,我們該往何處去?”

  丁午道:“找鎮(zhèn)南大將軍——杜預,跟著他罷!”

  正在此時,祝偉又從山上引軍殺來,丁午見狀,引著張統(tǒng)向南逃去,但張統(tǒng)傷了臂膀,駕馬不便,眼看著祝偉領軍追上,丁午心一橫,道:“你先去罷,我去抵擋!”張統(tǒng)本欲阻攔,奈何叫不住他,看著丁午領了一支小隊前去斷后,只得含淚離去。

  祝偉見狀,道:“哪來的豎子,也膽敢抵擋天軍?”

  丁午冷笑道:“我乃中郎將校尉部司馬,你又是哪個貳臣賊子,竟也敢妄稱天軍?”

  祝偉聞言惱羞成怒,登時兩軍交鋒,奈何丁午寡不敵眾,一炷香時間便被祝偉搠穿腹背,滾落馬下,看著張統(tǒng)逃去的方向,慢慢的闔上了眼。祝偉深知追趕不上,只得提了丁午尸身回去領功。

  張統(tǒng)難得逃出虎口,恰逢杜預軍在涇縣休整,距離黃山不遠,張統(tǒng)便率領殘軍向涇縣而去。

  自打杜預攻下了江陵城,占據(jù)荊州,從沅湘以南直至交州、廣州一帶,孫吳的州郡都望風歸順,奉送印綬。接著杜預便與平東將軍——王濬乘水路進發(fā),揮師東進,一路上攻城拔寨,暢通無阻。

  此時杜預與王濬正議事,原是天氣轉(zhuǎn)熱,雨水增多,北方士兵不服水土容易感染疾疫,商議是否等到冬天再繼續(xù)進軍。

  恰好聽說張統(tǒng)趕來,杜預起身前去迎接,握住張統(tǒng)的手道:“晉陽侯別來無恙?倒是瘦了啊?!?p>  張統(tǒng)嘆息道:“接連敗仗,損兵折將,還請大將軍分兵協(xié)助,共滅黃山叛賊?!?p>  王濬聞言,果斷道:“眼下正商討戰(zhàn)事,滅吳迫在眉睫,焉能為一個區(qū)區(qū)山賊壞了大計?!?p>  杜預道:“打仗好比劈竹子,只要劈開幾節(jié),底下就會迎刃而解了。王老將軍可繼續(xù)率軍行進,我自帶人馬去和他剿賊?!?p>  王濬自然放心了許多,道:“也罷,老夫在建業(yè)等你?!币钊?,擺了筵席為杜預作別。

  此時因晉伐吳大軍節(jié)節(jié)勝利,吳國大殿內(nèi)亦亂作一團。吳皇宮中親近數(shù)百人向吳皇叩頭,吳皇大驚,那些人道:“北軍日漸逼近,而我軍都不愿拿起武器抵抗,試問陛下為之奈何?”

  吳皇道:”卿以為是何故?“

  眾人把岑昏抬出來,重重摔在地上,回答道:“是岑昏,此奸賊耳!”

  丞相——張悌亦道:”亂國殃民皆岑昏一人,若此人死,以我為首的文臣武將皆會為國而死?!?p>  岑昏哀嚎大叫,向吳皇求救,吳皇還未等下令,諸葛靚率先抽出佩劍將其斬殺,眾人隨即蜂擁而上,吳皇大驚,招呼左右去阻攔他們,但岑昏已被剁成肉泥,而后皆紛紛退去。

  吳皇看著眼前混亂景象,委屈嘆息道:”卿等處事不利不利,卻歸咎于宦,宦有何權(quán)?“

  此時鎮(zhèn)南大將軍——陶浚從武昌回京,立即召見,陶浚見此亂象,連忙跪倒在地,吳皇問晉朝水軍的消息,陶濬自信道:“蜀地的船只很小,現(xiàn)給臣兩萬士兵,乘大船迎戰(zhàn),自足以擊破敵軍?!?p>  吳皇大喜,于是就匯集大眾,授陶浚假節(jié)鉞,令其明日出發(fā),但當天夜里所有人已經(jīng)全部逃走了,陶浚不敢面見吳皇,稱病閉門在家。

  此時王濬、司馬伷、王渾等兵馬都接近邊境。孫皓用光祿勛——薛瑩、中書令——胡沖的方案,分別派遣使節(jié)奉書信給王濬、司馬伷、王渾,試圖分化他們。

  事后,吳皇見大廈將傾,心生愧疚,又書信一封給群臣,為《遺群臣書》,書道:

  ”孤以不德,忝繼先軌,處位歷年,政教兇勃,遂令百姓久困涂炭,至使一朝歸命有道,社稷傾覆,宗廟無主,慚愧山積,沒有余罪。自惟空薄,過偷尊號,才瑣質(zhì)穢,任重王公,故《周易》有折鼎之誡,詩人有彼其之譏。自居宮室,仍抱篤疾,計有不足,思慮失中,多所荒替。邊側(cè)小人,因生酷虐,虐毒橫流,忠順彼害。暗昧不覺,尋其壅蔽,孤負諸君,事已難圖,覆水不可收也。今大晉平治四海,勞心務于擢賢,誠是英俊展節(jié)之秋也。管仲極讎,桓公用之,良、平去楚,入為漢臣,舍亂就理,非不忠也。莫以移朝改朔,用損厥志。嘉勖休尚,愛敬動靜。夫復何言,投筆而已!“

  不知吳皇將作何打算,黃山又該如何面對杜預的進攻,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