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稍作休息,一鼓作氣將剩余的雜草清理干凈。
即使中途有休息,勞作結(jié)束以后,市子讓然覺得自己的腰肌酸痛不已。
楊帆還好一些,推動除草機并不需要彎腰。
老家農(nóng)活的時候,可沒少體驗腰酸背痛的滋味,面朝黃土背朝天,農(nóng)事的最基本寫照。
現(xiàn)實中,許多人都有幻想過,找一個安靜平靜的地方。
三五畝地,雞犬相聞,自足自給,與世無爭。
大抵都受了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影響!
通過文學(xué)作品幻想出來的田園生活,終究不是現(xiàn)實。
不知道“桃花源記”和“歸園田居”,這兩個作品,陶淵明究竟先創(chuàng)作的哪一個。
陶淵明終究在“歸園田居”里面,說出了農(nóng)事勞作的不易。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最終也只得到一個“草盛豆苗稀”而已!
也有杠子,說現(xiàn)代社會,都是機械化生產(chǎn),沒那么的辛苦。
大規(guī)模機械化只適合地理簡單的地方,若是在小森這里,機械只是輔助,人力的付出依舊不小。
重要的一個因素,耕田太少,若是添置機械耕作,投入與收獲,不成比例!
兩人身著勞作服,這個時節(jié),感覺更加的悶熱!
午后,楊帆盤坐在自己房間的地板上。
思考著怎么解決目前面臨的濕熱!
若是購置除濕機,或是空調(diào)等機器,也只是能夠解決屋內(nèi)的問題!
室內(nèi)問題可以借助科技完美解決,楊帆也不在乎會在這個世界停留多久,花費多少錢也不是問題。
另一個問題,總不能一直待在室內(nèi)不動吧,楊帆可不是RB“肥宅”!
當然了,他并不肥!
想來想去,既然科學(xué)難以解決出門在外的問題,只好求助于玄學(xué)了!
搜索了腦海內(nèi)的記憶,還別說真有滿足目前條件的。
腦海中的“符箓大全”,給出了解決方案!
室內(nèi)的問題也可以用此道解決,也省去了安裝機器的麻煩。
室內(nèi)用鎭宅符,室外佩戴平安福!
古人仰觀宇宙,俯察地理萬物。
結(jié)合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在術(shù)的應(yīng)用上,開辟出了近乎神奇的術(shù)法應(yīng)用!
按照科學(xué)思維,來理解這樣的玄學(xué)問題,倒是也可以做出一種解釋!
現(xiàn)代科學(xué)中對“場”的研究,范圍很廣,電場、磁場,乃至生命場。
“場”看不見,摸不著,科學(xué)卻能夠借助手段,確認它的真是存在,影響著宇宙萬物!
符篆,是道家古人,四兩撥千斤的方式,以小博大,改動或者改變“場”的一種方式!
創(chuàng)造發(fā)明符篆的人,一定是一個智者!
他深刻的理了解宇宙的運轉(zhuǎn)方式,明白世間萬物運行的規(guī)則。
世間的智者,是孤獨的,是寂寞的!
比別人的思維多走一步是天才,多走兩步是瘋子!
為了讓人們能夠接受這種神奇,只有借鬼神之名,才能讓符篆的道存于世間!
后來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外如是!
鎭宅符,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驅(qū)邪魅是它的首要作用。
其實不然!
古人多信神鬼,家宅不安,篤信有神鬼驚擾!
鎭宅符,主要的作用,是調(diào)理陽宅周圍的“場”勢!
“場”經(jīng)過調(diào)理之后,變得適合人們的生活,變相的解決了人們的家宅不寧!
什么樣的環(huán)境適合人的生活居住,現(xiàn)代科學(xué)已經(jīng)研究的很透徹了!
溫度、濕度,通風不憋悶!
乃至,無蚊蟲干擾,讓人只感覺到大自然的溫柔,而不會遇到大自然帶來的困擾!
楊帆只需鎭宅符在屋內(nèi)的幾處貼好,過不了幾日,濕熱也會變得清爽!
這可比空調(diào)好用多了,綠色無能耗!
最多,也就是費些黃紙、朱砂,還有楊帆的精神力!
至于在外行走時候佩戴的“平安符”,同樣是改善人體“場”勢。
長時間佩戴后,會使人體的“場”達到類似“偽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
可以是人體的“場”得到一絲自然場勢的加持,產(chǎn)生神奇的效果!
楊帆向外探頭瞧了瞧,確定無人打擾,一伸手,從空間拿出了黃紙、朱砂和玉筆!
默念幾遍靜心咒,拋去雜念,使精神專一凝實。
這才提筆蘸墨,哦,不,是蘸朱砂!
轉(zhuǎn)動手腕,筆下龍飛鳳舞,一氣呵成!
放下玉筆,拿起符紙仔細查看。
嗯!還不錯,有一段時間沒有練習(xí),看來手感還在!
為了增大符篆的效果,楊帆繪制的時候,精神力灌注了不少。
寫了兩道符篆之后,就有吃不消的感覺!
量力而行,既然難以后繼,便待恢復(fù)之后再說。
收起“筆墨紙硯”,稍作休息。
觀察完房間的布置,楊帆起身將兩道符篆貼在“巽”位和“坎”位。
一風,一水,流動呼應(yīng)。
遵循著道符的規(guī)則,改變室內(nèi)的“場”勢!
做完這一切,楊帆便支起畫家,換上紙張,準備好畫筆顏料。
既然無事,還是做好自己這個畫家的本分,開始作畫。
楊帆沒怎么思考,便揮動畫筆,忙碌起來。
看樣子胸有成竹,早有一副畫在腦海里。
寫文章的人都聽說過這么一句話,文為心聲!
心里怎么想的,文章就怎么寫!
對于作畫來講,同樣的道理!
楊帆繪制兩道符篆,精神力消耗一空。
正是精神萎靡之時,心里下意識想到的都是令人舒適、舒緩的場景。
就如同,人們渴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飲品!
餓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最想吃的美食。
楊帆此時心里的畫卷,在他的筆下,緩緩的躍于之上。
以一種不可思議的視角,從翠綠的樹林,映照道碧藍的天空。
一眼望到這樣的天空,就會讓人想到遼闊的意味。
撲面而來的是,廣闊的心緩神寧!
藍藍的天上,掠過絲絲縷縷的白云,似乎在潰散的邊緣。
即將消散的痕跡,飄逸出來了是縹緲悠遠的意味。
翠綠樹木的一角,展現(xiàn)出來的寧靜祥和,進一步加深了天空表達的舒緩爽快的韻味。
讓人第一眼看到這幅畫,就會感覺似乎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徜徉在安靜祥和之中,精神得到極大的舒緩。
停下畫筆的楊帆,仔細端詳自己的作品,滿意的點點頭。
下意識的伸了個懶腰,并沒有感覺到一絲勞累,反而覺得精神奕奕!
“阿悟,這是剛剛做的畫?真是太讓人震撼了!”
楊帆聞言扭頭,看到市子站在緣側(cè)下,目瞪口呆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