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氣大好,天色清藍,陽光明媚,路過花園的時候看見桃花開滿了枝頭,顏色綽約,十分的美好。
蕭妤溫閉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越發(fā)的感覺自己重新活過來之后,做的這些決定非常的正確。
如果可以的話,以后她要努力地去嘗試打理生意、試著靜下心來讀讀書,去做一些也許她從前不會做的事情,讓自己變的強大一點,好好的守護親人,不再讓此生后悔。
出了將軍府,楊舟跟車夫坐在車前,除了秋水,蕭妤溫還帶著春照和孫媽媽,春照擅長記賬,孫媽媽經事多,更懂鋪子和廚房的好壞,幾人坐在馬車里,沿著熱鬧的大街晃晃悠悠走了兩三刻鐘,到了楊舟看好的第一間鋪子。
楊舟向蕭妤溫介紹:“這家鋪子是京郊一位鄉(xiāng)紳的,現在托牙行賣掉。原先一直是自家做了個小酒館經營,因著地方位置極好,旁邊臨著幾家不錯的客棧,又是在街角的位置,兩面臨街,俗話說金角銀邊,生意一直不錯。今年那鄉(xiāng)紳要舉家搬回甘肅老家,這才要將鋪子出手。若是說缺點,那就是這鋪子不算大,只有兩間門臉,后面帶的小院若是住幾個伙計,就會顯得擁擠不堪,樓上倒是有些位置,可以隔做雅間,往后布置幾間茶室,或是接待女客,都是可以的。”
蕭妤溫點點頭,幾人進了鋪子仔細瞧了瞧。孫媽媽看了柜臺和廚房,柜臺是材質不錯黑漆家具,廚房也收拾的干凈利索。楊舟帶著蕭妤溫在院子和樓上仔細看了一圈,期間楊舟還低聲說道:“這間鋪子位置是極好的,臨著的兩條街,一條是南城的主街,從南城門進京來的,都會走這條街;另一條街通向東城,也是條不小的大街,一路上很是繁華,東城的一些衙門官員,也會常常沿著街走到這邊來,姑娘要是做生意,這個位置便是最好的,小是小了些,不過兩邊連著的小鋪子,屬下可以找牙行一同去問一問,或租或買,應當問題不大。”
蕭妤溫對這個鋪子還是有些喜歡的,問了問孫媽媽覺得廚房如何,是否夠用,孫媽媽回道“倒是夠用,只是不算寬敞,剛開始,倒也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
孫媽媽打心眼里,還是覺得大姑娘許是聽誰說起了什么,覺得做點生意、開個鋪子是有意思的事情,這才興致勃勃地出來看鋪子。
所以廚房和柜臺好不好用,在她看來,現在都不是問題。到最后最可能的結果,就是這鋪子留著收租,也好給大姑娘留做嫁妝。
蕭妤溫又連帶著遠遠地看了看隔壁的兩間小鋪子,都不過是一間的門臉,一間做茶水鋪子,一間做些小雜貨,后面也都帶著不大的一個小院子。
若是連帶著都買下來,就能做間不小的茶樓了,蕭妤溫心里默默盤算著。
幾人看鋪子看的仔細,不知不覺便到了中午,楊舟便安排幾人進了聚客樓用午餐。
除了楊舟,在雅間門口隔了道屏風,其余幾人,蕭妤溫都讓她們坐了下來一起吃。
用完午飯,楊舟還叫了一壺茶水,并幾樣精致點心。一直不言語的春照看到聚客樓時,便有很有點興奮,這會兒看見茶水和點心放在描金彩繪的碟子上,有些激動道:“奴婢聽說這件聚客樓,生意好的不得了,每天從早到晚,絡繹不絕,連晌午的時候,都有人來呢!這家有‘天’‘南’‘地’‘北’四大種酒席,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南北特色,都搭配的極其講究,還有‘春’‘花’‘秋’‘月’四種茶水配點心,百聞不如一見,今天來了,果然令人驚艷?!?p> 蕭妤溫聞言有些訝然,驚喜更多。春照一直是個穩(wěn)妥話少的丫鬟,可以說的上是精通算數記賬,可真沒想到她居然會對這些生意事如此感興趣。
看來前世春照只替她掌管私房錢、管理衣服,還真是有些屈才了。
她笑著對春照說:“那我就給你安排個好差事。等孫媽媽的單子擬好了,你們這幾天去逛一逛南城排名前三的酒樓茶館,只多看每家做什么類型的點心,你和孫媽媽坐在店里嘗一嘗,記清楚每家的差別,再讓院子里的小丫頭們出來都買一遍,招牌的點心,各式的禮品盒子,咱們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這一招,也是從余嬪那里學來的,似乎稱之為,調研。
從兵法上來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用于商場上,也很是說的清楚。
春照一向沉靜的臉龐一下子眉飛色舞起來,高高興興地領了吩咐。
公費吃喝,能不讓人開心嗎!
等眾人吃飽喝足,出發(fā)去楊舟看的第二間鋪子。
這間鋪子眼見寬大許多,坐落在靠近魚兒胡同的主街上,三間寬大門臉,后院也很寬敞,現在還做著成衣鋪子的生意,人來人往,很是熱鬧。二樓上隔出幾間雅間,專門供家境殷實的人家來挑緞子量體裁衣。
楊舟介紹道:“這間鋪子房東自己做的成衣鋪子,衣服花色、布料都很是一般,房東家里又有親人得了病,一年四季要吃補藥將養(yǎng),家里沒有讀書人,賦稅高的很,就覺得這鋪子不怎么賺錢了。鋪子又寬敞,就想把自己生意清理了,在后面自家小院里做成衣,家里的幫傭可以上門去量體,回來再裁布料做,空出鋪子來收些租?!?p> 蕭妤溫聞言點了點頭,幾不可查地皺了皺眉頭。先帝在位初期,政治清明,國庫豐盈,后來向北打了幾次大仗,國庫就開始吃緊。和昭皇帝即位后,太皇太后與輔政大臣代理朝政,與民修養(yǎng)生息,和昭五年皇帝大婚親政后,便開始變著法的增加賦稅,老百姓的生活便越來越艱難了起來。
像這樣在京城里能有這么寬敞鋪子的人家,日子應當不會如此艱難,如今卻因為家中有病人、又沒有秀才舉人能減稅,商戶賦稅更高,日子竟然要難過到要租出去鋪子、還在自家繼續(xù)做生意的地步。
如今是和昭八年,太皇太后還政,才不過短短三年時間。
皇帝似乎,已經漲過兩次賦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