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荔兒皺了皺鼻子,趕走繼續(xù)打噴嚏的生理反應(yīng)。手指在瓦罐邊上一抹,放進嘴巴里砸吧了兩下——又麻又辣又鮮!夠味!不過還不夠細發(fā),蝦子殼殼有點扎嘴……
劉荔兒只好左手換右手的繼續(xù)杵。
待到劉荔兒將小半罐的蝦粉全部杵好,兩個胳膊都累的有些抬不起來了。不過看著半罐磨的細粉的蝦粉,劉荔兒心里也是滿滿的成就感——這可都是手工杵磨出來的!
中午飯劉荔兒直接拿了三條煎好的小魚煮了湯,還細細的切了半個白蘿卜絲兌進去。
炒了一個土豆,又按三個人的量悶了一鍋糙米飯。
“娘,姐姐,吃飯了?!眲⒗髢航饬苏忠潞桶l(fā)罩,直接站在廚房門口大聲招呼。
晴氏和劉蘭兒忙放下針線……
初春三月,萬物復(fù)蘇,一切正是生發(fā)之際,蘿卜魚湯甘旨肥濃,鮮香可口,順應(yīng)節(jié)氣,正如春風般能撫慰干澀的腸胃。
一碗奶白的魚湯下肚,五臟六腑無不偎貼,蘿卜絲沒有絲毫的辛辣,在魚湯的燉煮下,只剩下清甜甘美。
晴氏和劉蘭兒吃的無比滿足。
“娘,妹妹手藝越來越好了,這土豆炒的可真好吃,你快嘗嘗!”一筷子土豆絲入口,劉蘭兒就覺得和往常炒的土豆不一樣,今天這土豆絲鮮中帶麻,十分開胃。剛剛才喝了一大碗魚湯,略覺得有些飽的肚子,立刻覺得還能再吃一大碗飯。
晴氏也覺得劉荔兒做飯的本領(lǐng)日益增長,魚湯就不用說了,只要火候熬到了自然是咋做都好喝的,這土豆絲就難得了,麻辣爽口不說,鮮得很!
不過這盤子里也沒看到什么香料啊。
今天的土豆絲里,劉荔兒加了蝦粉。
“嘻嘻,娘,姐姐,今兒菜里面我加了東西,我自己做的蝦粉?!眲⒗髢壕徒忉尩?。
“蝦粉?”晴氏和劉蘭兒不太明白。
劉荔兒就細細的講了,惹的晴氏和劉蘭兒一起感嘆,這娃心眼兒都長在吃的上面了,做吃食的心思真是奇巧!
吃過午飯,劉蘭兒就去前院繼續(xù)繡花了,劉荔兒跟著她,也到前院湊熱鬧。
晴氏則撿了碗碟去廚房洗。
其實原本劉荔兒下午是準備剁一些腌菜炒了做雜糧餅子的,這東西經(jīng)放,幾天都不壞,多做一些,早上喝粥方便,有時候下午餓了也可以墊一墊。
但是她低估了磨蝦粉的工程量,兩個細胳膊在做響午飯的時候就有些酸疼了,這會兒吃完飯,閑下來,兩只胳膊已經(jīng)漲的厲害了,酸疼酸疼的,實在是懶得動了,這才跟著劉蘭兒,看她繡花打發(fā)時間。
前院里,劉蘭兒微微垂著頭,手里繡的是一個蝶戲牡丹的圖樣。
劉蘭兒靈巧,繡花針在她手里上下翻飛,一勾一挑中,一只藍色蝴蝶的翅膀就被勾勒出來了。
劉荔兒看的興致盎然,前世沒見過這個,都是些十字繡一類的,樣子印在布上,直接填色就行了。像這樣只在繡繃子上描了繡樣,其他全部靠自己發(fā)揮的傳統(tǒng)刺繡,難度和精致程度前世那種根本沒法比。
不過春天都是發(fā)困的季節(jié),加上今天日頭又好,晴氏過來還沒多久,劉荔兒就開始兩眼發(fā)直,哈欠也一個接一個。
劉蘭兒見了她這樣直發(fā)笑,剛剛還說要陪我呢,這才多久就困了。
“荔兒,荔兒,回房里睡吧,你剛不是還說胳膊疼嗎?這樣撐著頭不是更疼?”劉蘭兒輕聲喊著迷迷糊糊都快要睡著的妹妹。
“蘭兒,你也去睡一會吧,也歇歇眼睛?!鼻缡暇托Φ?。
劉蘭兒想了想,便放下針線,牽了劉荔兒回西廂房:“娘,你也別太急了,累了就歇歇,別累壞了眼睛。”
晴氏笑著點了頭。
這一覺,劉荔兒睡的格外的香,一點夢沒做,等醒來的時候,太陽都要落山了。姐姐劉蘭兒已經(jīng)不在邊上了,估計是早就起了。
伸伸腰,劉荔兒便起了去找晴氏和劉蘭兒,問完晚飯她們想吃什么……
……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下午,吃了晌午飯晴氏和劉蘭兒依舊在前院繡花。
不過今天晴氏有些心不在焉,大門外略微有一點動靜,她就忙抬頭盯著,劉荔兒知道她在等秀才爹。
約莫離吃完晌午飯有小半個時辰,劉家大門終于響了,劉秀才回來了。
晴氏她們忙放了針線,跟著劉秀才進了前廳。
“成了,那邊看了我的文書,又有五叔做保……”巴拉巴拉,劉秀才略有些興奮的和晴氏描述事情經(jīng)過,雖然這兩天一直在趕路,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到劉秀才,除了疲憊點外,他精神相當?shù)暮?,這可能就是所謂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吧。
牛頭山村原先的私塾先生是一個老秀才,年紀大了,想著落葉歸根,才辭了館,帶著老妻回兒子家含飴弄孫。
學堂都放假好幾天了,學童們中年紀大的還好,有自制能力,在家溫書,年紀小的都快玩野了。
所以劉秀才一去,村里的族老們幾乎是立刻就答應(yīng)了,劉秀才這么“年輕”不說,還是個廩生,這樣一來村里的教育水平直接高了一大截!
劉秀才和村里說定了,回縣里馬上收拾了就過去。
“……住的地方挺寬敞的,就在學堂的邊上,兩間廂房帶個小廚房,我意思是你們娘三個和我一起,不然我也不放心。”晴氏之前就想到這個事了,只是擔心那邊的房子不夠,聽劉秀才這樣說,當然沒有不同意的。
“你昨兒走,我就濾過這個事了……能這樣當然最好,咱家這房子也可以賃出去……文誠今年要下場考試……蘭兒不小了,也該準備準備了……”晴氏作為母親,心思更為細膩,為子女考慮的也多。
夫妻倆言語了一番,便商量好了搬家的事情,不過搬之前還有件事。
“明兒去看看文誠吧,家里的事……還是說與他吧。”劉家賣鋪子的事情并沒有告訴大兒子劉文誠,一來,他也幫不上什么忙,二來,晴氏和劉秀才也怕這個事情影響劉文誠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