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董意

(十五)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董意 洛青蕪 934 2021-01-08 10:33:34

  ?定情物一

  香囊是古代勞動婦女創(chuàng)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是以男耕女織為標志的古代農耕文化的產物,是越千年而余緒未泯的傳統(tǒng)文化的遺存和再生。

  香囊以錦制作,又稱錦囊或錦香袋、香包、香纓、佩幃、容臭等,今人稱荷包、耍貨子、絀絀。一般系于腰間或肘后之下的腰帶上,也有的系于床帳或車輦上。

  由于奇特香料多來自外國的貢品,朝廷還把香囊作為賞賜之物。佩帶香囊之俗,也在民間盛行。

  “榴花角黎斗時新,今日誰家酒不樽??靶栾L客,卻隨蒿葉上珠門?!边@首古詩是描述當時人們歡度端午佳節(jié)的種種習俗。端午節(jié)前后,人們除了吃粽子、插艾葉以外,還要給孩子們帶上香囊。

  香囊傳說一

  安史亂起,唐玄宗帶著楊貴妃一行人倉皇西狩,馬嵬坡六軍不發(fā),唐玄宗犧牲了楊貴妃的生命,讓她獨自去承擔釀成國家戰(zhàn)亂的責任。

  楊貴妃被絞殺后,尸體被匆忙就地埋葬。

  待到收復西京以后,唐玄宗派人悄悄將她的遺體移葬,辦事宦官發(fā)現(xiàn)貴妃的遺體只剩下瑩瑩白骨一架,唯有臨死時佩戴在胸前的香囊還完好似昔,他把香囊取下復命。

  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見到香囊睹物思人,當年驪山歌舞的歡樂宛在,伊人的濃愛只留下眼前這只香囊!他把香囊裝入衣袖,不禁老淚縱橫。

  八十年過去后,詩人張祜感嘆此物此事,寫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詩:

  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

  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系心腸。

  沒有人再能為玄宗解開這只小小的香囊了,說不清楚是愛還是恨的情感,除了玉環(huán)誰人能解得開呢?

  香囊傳說二

  《晉書賈午傳》中記載了賈充的小女兒賈午與她父親賈充的幕僚韓壽相戀的故事,幽會時賈午以西域的香料相贈,不料上朝時韓壽身上的香味被賈充察覺,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后,沒有責怪女兒,而是讓女兒嫁給了韓壽,并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這西域之香應該由賈午裝在自己親手做的香囊里相贈,才不算辱沒了貴重禮物和女兒家的一番情意。

  《紅樓夢》里林妹妹也曾給寶哥哥做過香囊,一針一線都凝結著她的情思。

  有一回寫黛玉誤會寶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賭氣把正在做的另一個剪了,香囊卻是寶玉貼身戴著,怎么會送人?

  當芳華不再、紅雨落盡的時候,見香囊猶見伊人,卻只怕寶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成泥做土香如故,卻為誰?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p>  如今的人們通常在每年端午節(jié)前后給孩子們佩戴香囊,以求驅蟲、避邪、保平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