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這一番動靜,引得許多人過來圍觀,一時間擠得在石橋上下水泄不通。邋遢道士說著說著,突然提起他身邊的一根手杖,向?qū)O山妻子劈頭蓋腦的就打,孫妻想起李天涯的話,也不躲避,咬牙挨著。
道士打了一陣,眼見孫妻意志甚堅,不由也露出贊賞之色。突地眼里又閃過戲謔的神情,張口吐出一口濃痰,用手掌接著,伸到孫山之妻嘴邊,說道:“吃下去!”
孫妻臉脹得通紅,臉紅耳赤,又惡心又難堪,不過想起李天涯的話,也算她甚為堅強(qiáng),咬咬牙,突地閉起眼睛把痰吞了下去,只覺得痰剛在她胸口,就卡住了,孫山妻子睫毛顫抖,兩行屈辱的眼淚流了下來。
道士哈哈笑道:“呵呵,大家快來看啊,這美人愛我呀,哈哈……”
道士說完起來身就走,“人生到頭一場空,在生日日說恩愛,相公剛走妻嫁了……可笑啊,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李天涯看在眼里,果然和原書的情節(jié)差不多,這些世外高人戲弄人也如出一轍,不由想起以前吳道子戲弄賣梨的鄉(xiāng)下人的事。不過李天涯現(xiàn)在也不會貿(mào)然去指責(zé)他們了。孫山此人行為輕薄無行,好色忘命,本來也不算無辜,只是如今其妻子替他受辱,卻頗為無辜。只是俗話說,一飲一琢,莫非前定。這邋遢道士能起死回生,說明修為極深,看似瘋瘋癲癲,其實(shí)言行舉止別有深意,有意無意的都在警醒告誡世人,不過究竟有幾個聽得懂,那就難說了。
孫山之妻眼見邋遢道士要走,慌忙跟著他,眾人也一窩蜂的跟在后面看熱鬧。道士也不理,徑自東走西顧,隨意逛蕩,走著走著,竟然慢慢組成了一個奇形怪狀的隊伍,路人紛紛側(cè)目,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
轉(zhuǎn)眼間到了夫子廟大成殿,轉(zhuǎn)過一個殿角,卻突然不見了邋遢道士的蹤影……
孫山之妻大為著急,大聲呼喊,在附近到處尋找,眾人也大為奇怪,幫忙尋找,哪有邋遢道士的行蹤?
如此情節(jié),李天涯是意料之中,運(yùn)起六識,奮力感應(yīng),卻見前面出現(xiàn)那道士的身影,笑瞇瞇地望著他,現(xiàn)在的道士卻一點(diǎn)也不邋遢,一襲青衣,臉容清逸,初看只有三十來歲左右,轉(zhuǎn)眼再一看時,卻覺得他有一種幾百年的滄桑,他的五官貌似非??⌒悖屑?xì)看時仿佛模糊一片,只是在頭腦中感覺出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卻沒有具體的印象,那衣服也沒有什么圖案及道袍的標(biāo)志樣式,但是給李天涯的感覺就是道袍。
周圍似乎只有李天涯才能看到道士,其他人依然到處尋找,而對于李天涯目前咫尺之遙的道士,其他人卻視而不見,這莫非是另一個空間?
當(dāng)下李天涯不敢怠慢,雙手打揖行禮說道:“小子見過道長?!?p> 那道士只是不斷打量李天涯,口里嘖嘖道:“有意思,有意思,好玩,好玩……”李天涯滿頭霧水,不知這神秘道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在這道士面前,李天涯感覺自己像沒穿衣服一樣,自己的來歷根底,甚至心里任何起心動念,都無法遁形,被知道得一清二楚,這種感覺特別不爽。不過看他應(yīng)該也沒惡意。
“你很好啊……”道士又冷不丁來了一句。
正在李天涯摸不著頭腦時,道士又說:“吳道子是我?guī)熤丁?p> “原來如此,難怪……”李天涯這才恍然大悟。不過吳道子已經(jīng)四十多了,而這道士看起來可比吳道子年輕俊逸多了。
李天涯喜出望外,他打從修煉以來,全憑自己誤打誤撞,如今也不知到了什么境況,心里有很多問題,正想尋吳道子問詢。這位道士看來模樣年輕,卻是吳道子師叔,一身修為深不可測,自然不能錯失良機(jī),況且,他也想知道吳道子的行蹤,畢竟李天涯由吳道子所贈“心經(jīng)”一腳踏進(jìn)修真世界,也算有恩于他。
當(dāng)下李天涯道:“小子李天涯,請教道士法號……”
道士嘻嘻笑道:“罷了,不用多禮,我一向最討厭繁文縟節(jié),你也別道長道長短的,可叫我悟空……”
“悟空?……”李天涯嚇了一跳,但轉(zhuǎn)念一想,不可能是孫悟空吧。
但心里一動,念及剛才道士唱的歌詞很像后世讀過的《萬空歌》,突然想起后世曾讀過一篇傳記,寫到《萬空歌》乃出自明代一位叫悟空道人之手。
文中有記,悟空原名叫陳諤,廣東番禺人,《明史》卷162有傳。永樂年間,他以鄉(xiāng)舉入太學(xué),授官為刑科給事中(六科給事中與御史統(tǒng)稱為言官,主要“掌侍從、規(guī)諫、補(bǔ)闕、拾遺、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頒之;有失,封還執(zhí)奏。凡內(nèi)外所上章疏下,分類抄出,參署付部,駁正其違誤。
聽說陳諤這個人特別剛直,對被檢舉的官員私毫不留情面。陳諤還有一個特點(diǎn):每當(dāng)奏報時,聲高氣足,洪亮如鐘?;实墼?jīng)下令餓他幾天,但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無奈之下,皇帝嘆其天性,稱其為“大聲秀才”。
有一次陳諤因為言事違背上意,永樂皇帝詔令將他“坎瘞奉天門,露其首”。就是說,皇帝命人把他埋在奉天門外,只露個頭,情形很像《西游記》的孫悟空被壓五行山:口能言,身不能動!陳諤就這樣被埋了一個禮拜:七日不死。
不過,這個悟空道士是否就是那個孫悟空的原型,就不得而知了。
當(dāng)下李天涯問及吳道子近況,悟空道士依然嘻嘻笑道:“別忙,別忙,緣到自然會遇見。我也是前月才見過他一次,那小子說要和人一起去收西方的吸血魔鬼,來邀我?guī)兔Γ议e云野鶴,才懶得去理這些破事?!崩钐煅男睦镆粍?,又是吸血鬼,莫非和燕赤霞相約的人就是吳道子?悟空道人見李天涯若有所思,又笑道:“倒是那小子提起了你,讓我……呵呵,不提也罷……”
原來吳道子對李天涯甚為喜愛,但當(dāng)時他身有急事,贈李天涯“心經(jīng)”后,匆忙而別。吳道子此人古道熱腸,性格和悟空道人截然相反,對李天涯念念不忘。知道他不久要到金陵讀書,故請悟空道人他日若有遇到,請多留意,如果有可能就收李天涯為徒。悟空道人卻素來率性慵懶,不喜多管閑事,當(dāng)時聽了不置可否。
吳道子知道這個師叔脾性,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