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想死???
簡單,而直白。
賈道事先想過郭磊最大的可能是辯解,或者嚇的直接磕頭認錯,可怎么也沒想到,眼前這半大小子竟會給他來上這么一句。
一時間,竟被頂撞的愣了一下,這才放聲大笑,手按腰間的劍柄,道,“某何以罪死?”
“君辱臣當死,母辱,子何存?”郭磊也笑了,眼中卻透著兇光。
你不讓我活,我不殺你殺誰?
“只恐我非那乳虎,你尚殺不得?!?p> 賈道似笑非笑,一尺長須在身前飄蕩,眼神頗為銳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惫诘溃靶∽臃欠蜃訉κ?,可為自證青白,便死于夫子劍下,與德何虧?”
賈道有些怔住了,是啊,若真的動起手來,自己殺了郭磊,便等于是坐實了他的孝道。
人家這是為母而戰(zhàn)!
可不動手,郭磊直接問他是不是想死,大有揍他一頓的架勢,若是真的被學生打了,那自己不也照樣成了他揚孝名的工具?
這一回,賈道是真的有些傻眼了。
本來是想為難一下他,怎就被他給為難住了?
嘴角抽搐半晌,賈道冷哼道,“師者,尊長也。爾就是如此尊師敬長的?”
“束脩尊駕未收,何以為師?”
郭磊話音才落,賈道直接伸手,速度快,力氣大,等郭磊反應過來,賈道已經將束脩干肉搶了去。
這才得意道,“如今便是了?!?p> “小子改主意了……”
“束脩已收,你已是老夫門下?!?p> “弟子郭磊,拜見夫子?!惫跐M臉無奈的躬身再次行禮。
“子為母隱,慎終如始?!?p> 賈道淡淡的道,“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今日之事,老夫有以上凌下之過也。”
“弟子不敢?!惫诒3种卸Y的動作,眼中不由閃過一抹笑意。
他最大的依仗便是扼虎救母的孝子名聲,可最大的破綻也在此。郭磊在來拜師之前,豈敢不多思慮一番?
所以,早還在家中的時候,便差了三人來縣城暗中打探這位賈道夫子的所有消息。
賈道師從郭林宗,通經史,主治卻是公羊。
郭磊對此略知一二,所謂公羊,便是公羊春秋,是一個治春秋經文的學派。
這個學派有個特點,血性。
公羊有個主張,號稱九世之仇猶可報也。由此可見,治公羊的人都是記仇的主。還容易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針對賈道的特點,郭磊早就在心底做好了應變的預案。如今,果然派上了用場。
有了明廷的點贊,賈道的背書,如今他的孝子名聲,才算是徹底的瓷實了下來。
“且起身吧,以前學過經?”
賈道擺擺手,隨即正了正衣冠,又洗了手,這才朝著大堂走去。
“偶聽過只言片語,算不得學?!惫诟隽艘惶祝M了大堂。
賈道居中跪坐下來,一指旁邊的側案道,“且坐下。既是如此,今日便從大學開蒙?!?p> “案上有老夫賜予你的大學一卷。且隨老夫誦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有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郭磊跟著巴拉巴拉的這一通誦讀,若不是這大學他還留有挺深的印象,還真不一定能念的出來。
難道不應該是先教他認字么?
這可都是繁體啊,還有一些發(fā)音,娘希匹的,十分饒舌。
“此為雅言,為我朝通用之音。”
賈道解釋了一句,說白了,雅言就相當于他那個時候的普通話。
郭磊老老實實的應著,心里則默默的琢磨著這大學篇的意思,順便將那些陌生的字盡量都記在心里。
“為何學文?”
郭磊兩眼一亮,來了,這夫子果然都是喜歡考試的。微一收神,朗聲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說完,頗為有些得意的看向賈道。
這可是千錘百煉的答案,這有些暴躁的老師還不得立即驚贊,果真非常人也!
哪成想賈道眼一瞪,怒喝道,“何以修身,何以齊家,何以治國,何以平天下?”
郭磊眼睛眨了眨,我哪知道啊,這不古人都好這一口么?
為毛你跟人不一樣?
不過他馬上就靈機一動,迅速道,“正其心,誠其意,格物而后知至,心正而后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為何學文?”賈道繼續(xù)問,手指還在劍柄上搭著。
郭磊嘴巴微微一張,答案不對么?
“明明德,親民,至善。”
“何以明明德,何以親民,何以至善?”賈道喝問。
你大爺的,是你教我還是我教你啊,我要是什么都知道,跑你這干什么?
一篇大學,哪有這么多何以???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惫谀X海中靈光一閃,蹦出了這么一句。
這話的意思就是所,自己站穩(wěn)后要幫別人站穩(wěn),自己發(fā)達了也要幫別人發(fā)達。當然,也可以解釋為,自己品德高尚,也要把別人帶動成高尚的人。
賈道挑眉道,“孺子也知論語?”
論語我是知道,可這話我是當名言警句背過的,莫非是出自論語么?
郭磊心中暗自嘀咕,嘴里卻道,“只是聽過?!?p> “哼,聞而能訟,卻并不知其真意也?!?p> 賈道冷哼了一聲,“你可知大學為曾子所著,曾子乃孔子門徒?欲知大學,須知孔子。子曰,為政以德。修己以安百姓?!?p> “冉有問,既富有何以加焉?子曰,教之。是故欲教之,須養(yǎng)之。養(yǎng)民者,富民也,民富而后教之,方可使明明德。何以教之?己明德?!?p> 郭磊使勁眨巴眨巴眼,腦子朝死里轉,半晌才隱約明白,賈道的意思是,想讓別人的德行高尚,有兩個前提,首先得嚴格要求自己。也就是先正己,再正人。
換句話說,要是自己都做不到,你怎么要求別人?
另一個則是讓人吃飽飯,飯都吃不飽,都跑去當流氓了,誰跟你玩德行?
“夫子之意,是不是指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
“此為史記,管子傳,你何以知之?”
我去,跟你嘮嗑真費勁,你就說意思對不對就行了唄?
郭磊嘴角抽搐,這也是個名言警句啊,你不說我都不知是出自史記,說管仲的。
“咳,弟子偶爾聽聞。”
賈道眼睛眨了眨,“你倒是聽聞頗多。既如此,你當記住,使之倉廩豐后使之知禮儀,使之衣食足而后方能使之知榮辱。”
郭磊這才恍然大悟,感情這話的意思,不是糧食多了就能知禮儀,而是先管飯,再教育?很有條理性!
“善者,圣也。何以至之?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也。故而習文者,在明德。明德后而親民,親民后而至善?!?p> 學習經文的目的就是修煉自己的品德,有了好的品德,帶領大家致富,最后帶著大家一起成為高尚的人,層層遞進,明白!
“正心者,知善惡,是非,對錯也。是以心正而身修。何以正心?格物,致知,誠意。格物者,手觸知其度,眼觀知其形。致知者,感物之極,知己之過。誠意者,心誠意正也?!?p> 這話可以理解為,想要辨別善惡好壞,是非對錯,必須得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也能引用為通過學習事物變化,增長見識,也能解釋成學習別人的高尚品德,彌補自己的不足……
總而言之,微言大義,明白。
不過格物致知話說不是物理學么?
郭磊心中暗自揣摩著,對于古人的這種簡單到極點的表達方式實在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隨便扯出幾個字,都夠你旁征博引弄一篇論文的。
這時候他才明白,為何古代的人那么容易引起學術爭斗了,沒辦法,同樣的一句話,你怎么理解都成,誰都認為自己對,不掐起來才怪了。
“這大學,是禮記的一篇文,你須熟誦。下午的時候,老夫教你書寫?!辟Z道一通之乎者也后,總算是停了下來,說完站起身來。
禮記?大學中庸不都是四書么,啥時候成禮記了?郭磊暗自疑惑,他哪里知道,大學,中庸本就是禮記的兩篇,被后世的朱熹老夫子給摘了出來,這才作為了四書五經中的一員?
見賈道起身,郭磊忙起身行禮,“弟子恭送夫子。”
“誰說老夫要走了?”賈道瞪了他一眼,自顧自對門口的仆人招了招手。
很快,那仆人便拿了一壺茶進來,賈道坐在主位上一邊喝茶一邊看書,好不快哉。
我這也渴啊。
郭磊抿抿嘴,得了,先背吧,好在以他的底子,這點字實在算不得什么。
過不一大會,郭磊便掏出了老娘給他準備的毛筆,還有新的竹簡,又拿出一塊石硯,弄了一點墨在那里。
沒水?吐了幾口唾沫,好歹將墨給浸染了,這才沾了墨汁書寫起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順便還能認幾個字。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此字,汝自何處習之?”郭磊正寫的過癮,冷不丁耳邊傳來了一聲咆哮,嚇得他手一抬,毛筆直接戳到了賈道的鼻孔里!
哎呀媽呀!
郭磊一抬頭,看見眼前的車禍現場,頓時嚇的直接竄了起來。
結果卻是用筆桿頂的賈道一個趔趄,疼的他眼淚都下來了,捂著鼻子大聲疾呼,“豎子,果欲殺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