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人哪,是吃苦受累行,享福也行。山珍海味能吃,粗茶淡飯也能吃。不都說了有啥沒有病,沒啥別沒錢。那些流傳很廣的段子也說了,痛苦的是人活著錢沒了,更痛苦的是人死了,錢還沒花完。
不說別的,光說這民間故事里,說到錢的故事那有的是。比如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有錢無理占三分,你看看吧,這不都在說錢很重要。
自從沒了工資,袁沐沐是想掙錢想了很長時間。開始的時候,娃小,花錢的地方也不多,靠生育保險報的還能支撐一陣子。現(xiàn)在倆娃正好到了可以啟蒙的年齡,這花錢的地方也多了。要吃要喝還要玩的,除了玩的還要啟蒙繪本。
而隨著娃長大,袁沐沐覺得自己也要開始準(zhǔn)備工作。
說到底,袁沐沐現(xiàn)在很缺錢。
看看朋友圈,凡是有娃的就沒有不在圈里打廣告的人。無論是家電、面膜、紙尿褲還是婚禮慶典,廣告推銷,人身保險,翻翻朋友圈,你都能找到相關(guān)人士。
這不,去年的時候,袁沐沐想開個淘寶店。閑著也是閑著,開個店看看。就袁沐沐周圍人來說,除了老家哥哥有個廠子,開的店算成功外,其他就沒有成功的。何況,袁沐沐根本就沒什么貨源。
怎么辦呢?都說阿里上貨,淘寶開店。花費(fèi)了好幾天時間,袁沐沐店開了。可是,每天要帶娃陪娃,這有人來問,袁沐沐根本就沒看到。沒幾天,這店就泡湯了。
朋友圈看別人賣紙尿褲賣的很好,人家也很仗義,直接給袁沐沐按成本價發(fā)了幾大包過來。說的就是,賣不出去就給二寶用,反正是成本價,賣出去能掙多少看袁沐沐的本事。袁沐沐想的很好,就算一包掙個五塊,能賣個十包二十包也行,不也一百塊?
小區(qū)有個購物群,袁沐沐那天認(rèn)真刷了一天。嗯,小區(qū)不大,紙尿褲賣家有五六個。算算單價,比袁沐沐的成本價還便宜。這幾大包尿褲最后用在了小寶的屁屁上面。
還有面膜,小區(qū)有個大姐,給袁沐沐送過幾次小樣,袁沐沐用著不錯。但是吧,都在一個小區(qū)住著,你說這顧客群是不是會重復(fù)?而且,要出去送貨,袁沐沐連電動車都不敢騎,你說她怎么送貨?不用電動車,你坐公交或者打車,這成本也太高了吧?
而且,時間也是個問題。
袁沐沐有恐車癥,害怕自己騎車。
除了小時候的原因,袁沐沐看不懂紅綠燈也是一部分重要原因。以前,袁沐沐和同事一起騎自行車。過馬路的時候,袁沐沐從來都是推著車子過去的。紅綠燈左右轉(zhuǎn)指示燈,袁沐沐就看不懂。說她左右不分吧,也沒那么嚴(yán)重,左右手袁沐沐還是分的清的。
也可能是近視的原因?反正袁沐沐過馬路要推著車子過。電動車,更不用說。同事和她一起出去,回來的路上讓袁沐沐帶著回來。結(jié)果進(jìn)小區(qū)的時候,袁沐沐把油門當(dāng)成剎車,倆人都摔地上去了。多虧車速不快,要不還不知道摔的多么嚴(yán)重呢。這都好多年了,袁沐沐還記得很清楚。手一動,兩個人都摔了,以后就再沒摸過電動車。
而且,家里有倆娃,要是騎車出去,這安全也是個問題。去年上半年,大寶還沒上幼兒園,這出去更不現(xiàn)實。小區(qū)太小,能玩的地方也少。只有一個水泥地面的幾個健身器材,還不是兒童款的。
所以,去年上半年,袁沐沐都是趁著幼兒園周六日不開園,領(lǐng)著倆娃到幼兒園里玩。等大寶上幼兒園之后,能和大人熟練交流了,每次下去玩都要和大寶說好。媽媽讓停下的時候就停下,還要離車子遠(yuǎn)一點。
上半年想了幾個招,是啥都沒干成。想著下半年大寶上幼兒園有時間了,再想個主意。整體是想的腦袋都大了,也沒想出個什么招來。
看別人說再見加工手工藝品,找了找,大部分都要交保證金。不說能掙到多少,這交保證金怎么看也不怎么靠譜。要不出去找個鐘點工干干?那就得有人過來帶孩子。要有人來帶孩子,袁沐沐不早去上班了,還用等到現(xiàn)在?這也不行。
倒是有廠子可以做夜班工人,這又和李誠實工作沖突。李誠實不在正規(guī)單位,只是給私人老板干活。這上下班也沒有點,讓兩個孩子在家,袁沐沐去上夜班,這也不行。
“你就在家里帶孩子就行,你去上班一個月還能掙多少呀?等孩子上小學(xué),還得接送,你還能上多長時間班?”
說的是不錯,掙是掙不了多少。上了小學(xué),離家走路得十五分鐘,也得接送??葱^(qū)里上小學(xué)的孩子,那是家長每天都要幾趟來回。孩子小,車多,家長不放心。像有個鄰居,是奶奶接送,奶奶也說這一天好幾趟真不容易。得按著孩子的時間來,你就沒多少自由時間了。
就說早上,孩子八點上課,得提前到吧?這從家里出發(fā)之前還要吃早飯,吃了早飯又不能跑著就要求孩子要起的時間要早。等送了孩子回來,中午十一點左右又要從家里走去接孩子。這一上午時間就過去了。孩子接回來就得吃午飯,吃了再送過去,這都要一個大人什么都不做去陪著孩子上下學(xué)。
讓孩子自己去,不是不行,不安全因素太多了。袁沐沐就問過鄰居大姨,讓孩子自己去上學(xué)不行嗎?大姨也說了,這要是在老家,早上叫孩子起來就不用管了。吃了飯,自然有小伙伴過來喊著一起上學(xué)。
這到了城里,鄰居還不知道幾天才能見一面,也不熟。這就算一個學(xué)校,家長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一個小區(qū)。再說了不是自己的子女,這責(zé)任它不一樣呀。在爺爺奶奶手里和父母手里,真不一樣。
這位大姨說了好多帶娃老人的心聲,他們是想著為子女減輕點負(fù)擔(dān),這才一天幾趟地接送這孩子。
當(dāng)然,家里要是有錢請保姆或者鐘點工接送也一樣。
大部分老人還是舍不得花錢請人來接送孩子的。就算身體有點不舒服,感冒、風(fēng)濕也一樣,為了兒女輕松點,把帶娃的擔(dān)子擔(dān)在了自己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