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搞定!我們坐公交車去吧!”
綜合時間,坐公交車花的時間多一點,這樣他們就不會起疑了。
北溟蒼辰自然是答應,基本上東方檸語說的他很少有反駁的時候。
走到公交站臺,等了二十多分鐘,公交車才緩緩來遲。
他們鎮(zhèn)是終點站,上了車,位置很空。
兩人坐在一起,公交車開了幾十分鐘,到了縣城。
下了車,東方檸語這才聯(lián)系寧女士他們。
不過是在微信上發(fā)消息,告訴他們他們要過去,讓她發(fā)個定位。
然后兩人開始閑逛。
或許是正好用手機付錢,寧女士看到了消息。
在她剛發(fā)過去沒多久,就打電話過來了。
接通,那邊嘈雜的聲音傳了過來,夾雜著東方檸文的聲音。
“媽,你發(fā)個定位給我,我去你那里。”
寧女士也沒說別的,答應了之后,掛了電話就發(fā)了個定位。
?。?p> 一行人逛到下午四點才回去。
因為堵車的原因,到了家,已經(jīng)五點鐘了。
一進門,東方檸語就看到了說是今天到的東方檸言。
“哥,你什么時候到的?”
“晌午?!?p> 東方檸語點點頭,她和北辰出去的時候,已經(jīng)差不多快到晌午了,那時候大哥他估計已經(jīng)到縣城境內(nèi)了。
可能東方檸言也沒有想到,他到家,家里居然一個人都沒有,連老爺子老太太都不在家。
吃了晚飯后,老爺子照常看天氣預報,看新聞,關(guān)心國家大事。
東方檸語則是和兩兄弟與父母開始打麻將。
北溟蒼辰坐在旁邊看著。
到了十點鐘才散場,各回各的房間睡覺。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人都起來了。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再睡懶覺就說不過去了。
東方爸以及東方檸言和東方檸文跟著老爺子去祭祖,除了常規(guī)的錢紙蠟燭香,還提了一只雞冠又紅又大的大公雞。
他們這里的傳統(tǒng),大年三十這天,要抓一只公雞在祖宗的墳前殺了,然后提著殺了在滴血的公雞圍著墳墓繞一圈,也不知道這是個什么儀式。
在家的東方檸語自然是洗菜切菜,上午準備今天的菜,下午準備明天的菜。
他們這里的習俗還是有很多的。
比如,大年初一不動刀,不動掃把,因為不吉利。
晚上吃飯要在爐灶,堂屋還有大門口燒紙錢。
仁和縣,只要是鎮(zhèn)上或者村里,堂屋里一般都有那什么行堂,上面會放過世的長輩的照片,或者是掛在旁邊。
吃了中午飯,幾個爺們開始貼對聯(lián),殺雞殺鴨殺魚。
晚餐肯定少不了釀豆腐,釀豆腐是圓的,一團一團的,象征著團圓。
魚是不能吃完的,所謂年年有余,所以魚是必須剩下來的。
過年少不了經(jīng)典菜——血鴨。
這道菜算是他們這里的特色菜了,雖然看著不好看,但是聞著香,吃著更香。
紅薯粉燉豬腳,香菇炒雞肉,蒜薹炒臘肉,紅燒魚,米粉蒸排骨,再加一道炒青菜,剛好八道菜。
他們這里,桌上的菜講究雙數(shù),哪怕單數(shù)寓意再好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