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魏,孫權的吳,還有劉備的蜀,各家一退一進,不斷重復著相同的征戰(zhàn)模式,而讓天下形勢陷入了膠著。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經已穩(wěn)定益州、漢中。荊州守將關羽見時機成熟,遂北伐曹操。關羽首先進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急求援軍,魏王曹操先后派出徐晃、張遼、裴潛、呂貢援救曹仁。
此時,曹操欲遷漢獻帝遠離許都,避關羽之銳氣。但司馬懿與蔣濟極力勸阻,他們指出孫權可以牽制關羽。當時關羽面對大量士卒降于自己帳下,糧食供應出現(xiàn)問題,所以派人搶奪東吳孫權的米糧,孫權對此感到十分厭惡。
所以曹操決定派司馬懿先前往樊城,后出使孫權,叫其出兵偷襲關羽后方。在權謀之術的漩渦中,司馬懿的野心則開始安靜卻炙熱的燃燒了起來。
樊城的城墻之上,曹仁一臉嚴肅地看著身邊的司馬懿問道:“司馬懿大人,這個聯(lián)吳攻蜀之計有把握嗎?”
司馬懿自信地說道:“這是當然的,曹仁。我司馬仲達還沒有瘋狂到去設計必敗之戰(zhàn)。”
曹仁點點頭說道:“那就好,吾會拼盡全力死守樊城的?!闭f完就走下城墻,安排士兵開始布防。
司馬懿獨自一人站在城墻上,暗自說道:“我非得確認一下不可……看看我的才能是否能超越現(xiàn)今所有的英雄……那么就以吞并荊州,剿滅關羽,來試試我的氣量吧!”
五日之后,司馬懿身穿魏國官服,一手持王杖植結,一手持天子詔書,不急不慢一步一步走進了吳國的大殿之中。
“宣,魏國使者司馬懿,覲見。”
司馬懿單膝跪地,恭敬的俯身說道:“下官魏國行軍司馬司馬懿,受魏王之命致敬鎮(zhèn)府江南將軍?!?p> 跪坐在上方的孫權見司馬懿如此恭敬,不禁笑著說道:“自建安十三年以來,與魏王數(shù)次圍獵江夏。孤對魏王風姿向往已久。今昔魏王又止于樊城。孤自空牢,甚為遺憾?。 ?p> 司馬懿神色不變繼續(xù)說道:“魏王深知將軍心向漢室,特遣臣奉上天子冊封詔書。天子加封將軍,驃騎將軍,領荊州牧,封南昌候。共討逆賊,請將軍擺香案,領旨。”
這時,孫權微微的看向了左側文官之首的老臣。老臣心領神會,急忙走出來說道:“且慢,下官張昭。敢問這道圣旨是天子所書,還是為王所書???”
“即是圣旨,當然是天子所書。”
張昭擺手道:“如今天子被囚許都,魏王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皆知。我看這道圣旨,我主不接也罷。”
司馬懿譏諷道:“先生此言差矣,昔日天子流離,群雄袖手,漢室危亡。魏王迎天子以禮敬,助宮室以尊養(yǎng)。魏王親冒矢石,征討叛逆,招撫諸侯,乃有今日之中原。非魏王,何以天子?何以天下?而今先生卻言囚禁二字,不忠之義,駭人聽聞。敢問先生,昔日天子受難之時,先生何在呀?”
“這,吾......”
“昔日董卓之亂時,十八路諸侯起兵征討。唯有將軍之父與我主魏王,拼死力戰(zhàn),將軍之父與魏王歃血為盟,立誓共扶漢室。此情,魏王至今仍追思仰慕。先生質疑魏王豈非質疑孫將軍之父?先生,難道以己之不忠將將軍置于不孝乎?”
張昭黑著一張臉,羞惱地說道:“吾說的是今日之事,誰跟汝黃口小兒論當年?!?p> 司馬懿侃侃而談道:“子曰,為人子者。無改父之道,是為孝。昔日孫將軍之父受天子冊封討伐逆賊。今日,孫將軍亦受天子冊封討伐逆賊,有何不妥?”
孫權急忙給針鋒相對的兩人打了個圓場,笑著說道:“要孤討逆,不知逆賊是誰呀?”
司馬懿拱手正色道:“荊州,關羽。”
張昭譏笑著說道:“哈哈哈哈,關羽乃天子親封之漢壽亭侯。荊州,乃我江東故地。豈有自家人討伐自家人州郡的道理???”
司馬懿一拍腦門兒,恍然大悟的說道:“噢?原來的荊州乃是江東故地呀。那為何荊州的土地稅賦百姓,皆歸關羽所有?。拷ò彩拍?,呂蒙將軍親率大軍征討荊州,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自家的將軍,為何要征討自家的州郡???”
張昭有些尷尬的說道:“呃,這個.....”
孫權急忙搶先說道:“咳咳,先生。關于荊州之事,只因多年前之紛爭,邊境守軍一時誤會,不足掛齒。荊州乃孤借于劉皇叔暫居,劉備乃孤之妹婿。一家之親,兩三年自當歸還。此乃孤之家事,就不勞魏王掛懷了?!?p> 張昭聞言點點頭,繼續(xù)說道:“昔日魏王提兵與我主會獵于赤壁,號稱雄兵百萬。想不是現(xiàn)在怕了區(qū)區(qū)一個關羽吧?啊,哈哈哈......?!?p> 司馬懿面不改色道:“赤壁一戰(zhàn)過后,魏王常常感慨。若周郎還在,焉能使劉備坐大。關羽不過劉備手下一守將爾,尚且如此傲視江東。也許再過數(shù)年,不但荊州不得歸還,連江東之地都要盡歸劉備之手。魏王本想替將軍掃清大患,可怎奈何江東諸公皆是短視之輩。一家之親?敢問羽之虎女,不嫁誰之犬子?”
一須發(fā)皆白的老將憤怒地站了起來,吼道:“大膽??!司馬小兒,竟敢如此無禮??次崛绾谓逃柲?。”說完就跑上前來揪住了司馬懿的脖領,提拳要打。
司馬懿看著面前的老將軍譏笑著說道:“孫將軍,難道這就是你們東吳的待客之道嗎?”
跪坐在上方的孫權眉頭一皺,大聲說道:“大膽!退下!”
老將不甘心的說道:“主公,這司馬小兒......。”
孫權虎目一瞪,一拍桌案吼道:“孤說,退下?。 ?p> 老將恨恨地看了司馬懿一眼,松開了揪著脖領的手。一步一步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屁蹲兒坐了下來,獨自生著悶氣。
孫權接著對司馬懿道:“曹公之意,還望司馬來使,盡述其詳?!?p> 司馬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服,不緊不慢的說道:“不敢欺瞞將軍,魏國此次征討關羽兵馬共計25萬。關羽兵不過7萬,船不過百艘,縱得一時之勢,也不過借天時地利。雖有一時之勇,卻無后繼之力。而我魏國大軍,進可攻,退可守??v然全軍而退,也無損傷??蛇@關羽之兵,若轉而東向。將軍,為之奈何?關羽于魏國不過疥璘之癬,可于江東卻是心腹大患。其中輕重緩急,望將軍明察。”
張昭反駁道:“此言詫矣。明明是魏王不勝關羽,差汝向吾主前來乞兵,汝竟說成是為我江東著想,真是滑天下之大稽?!?p> 孫權暗自在心中合計了一下,站起來走下臺階,走到司馬懿面前說道:“哈哈,司馬使者好一張利口。只是冊封之事,吾等君臣還有待商議。先請使者到驛館等候,如何呀?”
司馬懿連忙拱手施禮道:“事關江東基業(yè),望將軍早作決斷。魏國之臣司馬懿,告退?!?p> 帶司馬懿走后,張昭緩步走上前來,對著孫權問道:“主公,為何如此縱容此人?”
孫權沒有說話,緩步走了幾步說道:“魏王得人,魏王得人?。 ?p> 一個時辰之后,孫權在偏殿,召見了一員年輕將領。
“伯言,以為司馬懿此人如何呀?”
陸遜擔憂的說道:“依臣之見,這司馬懿有狼顧之象,非常人也。將來能左右魏國朝政者,定是這司馬懿!”
孫權點點頭說道:“孤欲命你為副將,以呂蒙將軍生病蒙蔽關羽。伯言可斷關羽后路,可有勝算?”
陸遜謙虛的說道:“主公,臣年少德薄,江東猛將如云,主公何須用我這個年少之輩?”
“哈哈,當年公瑾赤壁退曹比伯言還年輕,那司馬懿年紀也與伯言相當。伯言才堪大任,而未曾揚名于天下。那關羽剛愎自用,定然輕慢于你,正好可以攻其不備?!?p> “然而,朝中老臣們多數(shù)主張孫劉聯(lián)盟。臣只怕......?!?p> 孫權冷哼一聲,嚴肅的說道:“孤敢用伯言,伯言可敢擔此大任?”
“這......臣定不負主公所托。”
孫權臉上的表情從陰轉晴,笑著說道:“好??!蜀國有諸葛亮,魏國有司馬懿,而我江東亦有伯言這樣的年輕銳意之將才。”
隔天,孫權召見了司馬懿,接受了天子的詔書,同意了魏王的計劃。
十月,已下決心爭奪荊州的孫權,決定征討關羽,先派呂蒙攻打南郡公安、江陵。呂蒙以數(shù)萬精兵埋伏于船,部分則假扮商人,荊州士兵不覺有詐,吳軍襲取江邊屯候,將烽火臺所有士兵縛好,并悄悄地襲取關羽所部之荊州,故關羽未知荊州遭襲。
此時,包圍樊城的關羽與曹魏援軍徐晃交戰(zhàn),接連遭到擊敗。后關羽無奈退兵,曹操聞關羽退走,恐諸將追之,疾敕曹仁司馬懿坐視孫劉相斗,以防孫權轉攻曹操。
十一月,陸遜攻陷秭歸、枝江、夷道,守長江西陵峽口。關羽此時才得知荊州已失,于是退守麥城。因關羽士卒因家屬大部分住在荊州,無心戀戰(zhàn),紛紛逃亡,抵達麥城時,士卒只余下不足數(shù)兩萬人,被陸遜大軍困于麥城。
十二月,關羽決定突圍,希望能回到益州。關羽在城上立幡旗,做假人,假裝投降,突圍而出,走臨沮小路。但此計卻被陸遜識破,于小路埋伏關羽。最后勸降不成,被孫權斬殺。孫權在殺了關羽后,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厚葬了關羽首級。
至此,孫權得南郡、武陵郡及零陵郡,占有荊州大部,樊城之戰(zhàn)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