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說完此事,又扯了些其他的家常,崔姨娘才起身回房。
崔姨娘生的是個女兒,以后碧云出嫁,自己在這府里就無依無靠了。所以當崔姨娘看到梁素蓮生了女兒再無下文之后,想到自己娘家有個侄女,就動了把侄女嫁給姜忠奎做妾的心思。姜老太太一心想著給姜忠奎納妾,偏偏姜忠奎又只守著梁素蓮,眼看香火無望,正巧崔姨娘把自己的心思悄悄跟姜老太太說了,兩人一拍即合。
姜老太太明白,崔姨娘推薦了佩筠,是因為佩筠是她娘家的人,知根知底也好控制,等明兒佩筠真生了兒子,崔姨娘也更能鞏固自己在姜家的地位。而她之所以同意了佩筠,一來是因為她見過佩筠,乖巧不張揚,看著討喜,其次也是看在崔姨娘多年來對自己盡心盡力的份上。
第二天一大早崔姨娘就出了們,去了自己堂哥家。這佩筠是堂哥的女兒,他家的家境并不富裕,卻生有一女二子,佩筠是長女,下面有兩個弟弟。
崔姨娘進了門,佩筠正在后院幫著娘親燒水倒茶。茶燒好后,佩筠款款端了出來,遞了一杯給崔姨娘。
崔姨娘看著佩筠穿著一件青色的外褂子,下面藍色的長裙,雖然樸素,倒也有小家碧玉的俏麗,又看著她的頭上,只隨便挽了頭發(fā),上面連件像樣的首飾都沒有,于是便拉著她的手說:“我們家佩筠就是好看,即使不戴首飾看著也俊俏。”
佩筠聽姑姑夸自己,不好意思了:“姑姑說又在笑。”
崔姨娘又問她:“聽你娘說你最近在學彈琴,不妨彈一曲來解解悶?”
一聽得說彈琴,佩筠的娘就忿忿不平的說開了:“咱家又不是什么大戶人家,她又不是什么千金小姐,卻偏偏央求了她爹請了個師傅教她彈琴,這一彈可好,把繡工全荒廢,這勞什子的琴不知道學來有什么用,費錢不說,連家用也貼補不了。”
佩筠聽娘在人前數(shù)落自己,沒好氣的對她娘撇撇嘴,借口要去廚房添水,摔門出去了。
崔姨娘見佩筠出了門,輕聲問自己的表嫂子:“佩筠年紀不小了,也有二十好幾了吧?!?p> “可不是,只比你家碧云小五歲,今年二十有一了?!?p> “可曾有了心上人?”其實對于佩筠,崔姨娘早已打聽清楚,明知道她沒有心上人,卻故意這樣問,因為她知道關于佩筠的婚事,她的表嫂很心急。
“倒是有媒婆上門來說親,可是佩筠眼界卻高的很,一般的人她還看不上。我常說她,也不看看自己生在什么人家,挑三揀四,真是小姐心,丫頭命,女人的青春能有幾年,等她過了這好年華,便如昨日黃花,誰愿意娶她。為這事,我跟她急了很多次”
“別說佩筠,我們家碧云又何嘗不是這樣。其實我說,我們女人嫁人無非就是找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一輩子能夠衣食無憂,也就算是福氣了。什么情啊,愛啊,都是戲里唱的、書里寫的東西,哪里能當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