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的小路上騎行著兩個少年,盡管道路夠?qū)?,前路夠平,但兩輛單車似乎都在細心調(diào)控著速度,不急不緩,剛好夠兩位主人并肩而行。
“每次相遇盡是尷尬,為什么時光總是不湊巧?”泠泠懨懨地想。
“你討厭我嗎?”不似以往的清爽,話音低沉如深潭。
泠泠吃驚地看向阡陌,只見他英俊的側(cè)顏中含了一份灰暗,那是在他臉上從未見過的。
“不討厭?!便鲢鲞o車把,低聲說。
泠泠真的不討厭,她只是不知道該以何種方式接近他,但是話一出口,竟?jié)M是虛落。
三月的風伴著楊柳的澀徐徐吹來,輕撲在騎行者的身上柔柔散開,身后正悄悄降落的夕陽毫不吝嗇地將淡橘紅色的夕暉洋灑大地,永遠都不會累的鶯雀在路旁的樹梢上唧唧喳喳地唱著無名的歌,仿佛世間萬物都在努力幫兩人化解沉悶的氣氛,可他們沉默如故。
因為在學校門口耽擱了些時辰,正巧遇上了干完農(nóng)活漫步回家的村民,于是伴隨著一次次擦肩而過,一聲聲問候寒暄熱烈迎來。
“娃娃放學啦!”
“啊,嬸兒?!?p> “小陌咋這么遲回家?”
“老伯,今天我值日?!?p> ……
無論車速多快,阡陌都盡量回應每一位農(nóng)人,剛才的灰暗已不見蹤影,代替的是滿滿的熱情。他明明那么親切,我為什么要怕親近他?泠泠自己也答不上來,也許青春期的女孩都這樣?可她又立刻想到了海玉,心中不禁煩躁起來。
村口有一大片野樹林,得拐個急彎,兩人不約而同地握住了車閘,兩輛自行車的速度幾乎平齊慢下,驚訝于對方的默契,兩人下意識看向?qū)Ψ剑谑撬哪肯鄬?,兩面相迎?p> 剎那間,泠泠在他眼中看到了自己,瞬間羞紅了臉,但又立馬裝作什么也沒發(fā)生的樣子歪頭看向旁邊,阡陌也立馬躲開了泠泠的眼神,低下頭。
忽然,傳來一聲“吱呀——”,阡陌聞聲回頭,只見泠泠急剎住車子,匆匆跑入樹林。
“夏泠泠,你要去哪兒?”
可她沒有回應,阡陌十分擔心,趕緊也停下車子,在密林旁搜尋著泠泠的身影。
這時,泠泠從不遠的樹叢中慢慢朝他走來,眉頭緊鎖,懷里抱著一團黑乎乎的東西。阡陌趕緊去接應泠泠,卻被泠泠懷里的東西嚇了一跳。
“這是什么?”阡陌向外撐著身子,驚然問道,
“噓——”泠泠打了個手勢,她輕輕撫摸著那團東西,小聲說道:“這只小狐貍大概是中了獵人的陷阱,逃出來了但傷得太重,便癱坐在了樹叢里?!?p> 說著,泠泠輕柔地撥弄了幾下,小狐貍露出了帶著血痕的后腿和尾巴。
阡陌對狐貍的印象停留在影視、動物園以及謾罵中,狐貍在他腦海中一直是狡猾貪婪的形象,面對如此突然的事件,他暫時無法放下心中的忌憚,只是在旁邊怔怔地看著。
泠泠見阡陌木化了一樣,怕怠慢了他,便忍不住問:“你還沒見過吧?你要抱抱它嗎”
“不!我的意思是……要不,我們先帶它回去吧,外婆應該能幫到它。”
“好?!?p> 阡陌長舒一口氣,算是逃過一劫??刹恢醯?,一路上,他的腦海盡是小狐貍的身影,還有……泠泠愛撫著小狐貍時的那雙靈秀的眸子。
“也許它沒那么可怕,你看夏泠泠,她都將它抱在了懷里……她還真是一個獨特的女孩?!壁淠鞍底运妓髦?,當他由狐貍想到泠泠時,心中的防備漸漸放低了。
回到家后,泠泠在爸爸的幫助下,給小狐貍洗了澡并吹干了毛,抱上它便往阡陌家跑,因為凌阿婆能醫(yī)治它,她家里也有專門的藥。
經(jīng)過清洗,小狐貍披上一層油亮的紅棕皮毛,雙眼炯炯有神地看著救助它的人,包扎好后,不顧傷痛一瘸一拐地跑去親昵地蹭著泠泠,不時地發(fā)出“嗚嗚”聲,令人憐愛。
阡陌一直緊緊關注著小狐貍的一舉一動,見它如此乖巧機靈,竟情不自禁的蹲下身,摸了摸它的頭,而小狐貍也很溫順的享受著這個外地人的撫摸。
小狐貍身體的溫熱通過細柔的毛染到阡陌指尖,一股溫熱瞬間溢滿他全身。
他怎么會討厭狐貍這么可愛的動物?
細數(shù)那些年觀賞過、體驗過的數(shù)不勝數(shù)的綠植園、百花園、空中菜園、油柏路兩旁整齊劃一的芳林和花叢……其實他從未真正遇見自然,眼前的小狐貍雖不是花草樹木,卻載著大自然的魂。萬物皆有靈,眾生本平等,他不該對它存有偏見。
小狐貍轉(zhuǎn)過頭看向阡陌,輕輕嗚叫了一聲,將阡陌拉出深思,阡陌直直望向小狐貍,嘴角不覺凝成會心的笑。
陽春晚夜,寒意未消,高高的玉壺懸在天際,清瘦凈透,白練似的月華繞在枝頭鋪在屋頂,泛著銀輝,耳邊已隱有蟲鳴,偶爾伴著幾聲囈語,一派靜謐安詳?shù)墓饩啊?p> 泠泠和阡陌并坐在屋前的月臺上,因天冷各自卷了一件大衣,小狐貍伏在泠泠膝頭,陪他們靜賞著著恬美夜景。
突然,小狐貍顫巍巍站起身來,懶懶地伸了伸腿腳,猛一下跳到阡陌懷里,偷瞄了眼阡陌,便淡定自若的趴下。
阡陌頓時受寵若驚,輕輕拉了拉衣襟蓋在它身上,生怕凍著它。
“它很喜歡你呢?!便鲢霰贿@幕感動到了,不由自主地說。
阡陌深深呼了一口氣,欣喜地點點頭,小聲說:“我真的很激動,第一次離狐貍這么近,我甚至能感受到它的呼吸?!?p> 夜色濃濃,但借著半盞月華,阡陌的神情依然清晰,醉于這良辰美景,泠泠漸漸撇去雜念,心中深埋的話一一涌到嘴邊:“你的名字像一幅畫,‘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很有意境。”
“你說得對,我的名字正是出自我們學過的《桃花源記》,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幅畫……我的名字是媽媽起的,這也是她一生所向,雖然,最后她還是選擇去英國研學……”
“你母親還在念書!太厲害了?!?p> “嗯,我覺得媽媽很偉大,她是我最敬佩的人?!?p> “真羨慕你?!?p> “如果說我的名字是一幅畫,你的名字則像一首歌,清泉泠泠,悅耳動聽,靜謐安神。”
“我的名字是爸爸起的,據(jù)說爸爸去后山修電線的時候,聽著山泉泠泠作響,十分喜愛,便給我起了這個名字?!?p> ……
晚風伴著兩個少年的細細低語將青春的氣息吹向遠方的荒野大地,此時杏花正含苞待放,陣陣清香沁人心脾。
趁著周末,兩人將養(yǎng)好傷的小狐貍放歸了后山深林。
從那以后,校門口多了一個牢固的身影,有時是阡陌,有時是泠泠,兩人都未明確約定過,但她或他知道,門口一定會有人在等。同行路上,盈滿了歡聲笑語,也會有靜默時光,卻變成一種安穩(wěn)的享受。
原來,這才是最令人舒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