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壩上花開

第117章 壩上花開

壩上花開 紅楝樹 2812 2020-07-28 16:17:28

  張玉佩和謝集雙雙去了浙江同一家民企。

  其中張玉佩學的是化工類,算是專業(yè)對口。謝集學的是市場營銷,這基本上是一個萬能專業(yè),只要企業(yè)有市場行為就能適用,相信以謝集的機靈,很快就能融入進去。

  對這兩位交往非常密切的老鄉(xiāng),袁初冬沒什么說的,一切都在不言中。而且兩人能夠一起前往同一家公司,上班過程中互相有個照應,這是最好不過了。

  然而讓袁初冬大跌眼鏡的是,這兩人在去往浙江不到半年,便一同離開公司前往深圳闖蕩去了。

  其實想想也是必然,兩人性格都比較活脫,都屬于天馬行空的那一類,趁著年輕不折騰咋行?

  送別張玉佩和謝集,袁初冬再次回到學校,此時時間已經到了二十八號晚上,第二天他自己也將離開校園了。

  整個樓棟空落落的,走廊里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歡笑和吵鬧,踢踢踏踏的腳步聲清晰可聞。緊貼在門上的“三二四”門牌號,在燈光的映襯下依然鮮亮。

  宿舍里,四張上下鋪八個床位已經騰空了七個,只留下七張床架和墻壁上石青松張貼的張曼玉、林青霞等畫像。

  袁初冬坐在凳子前,思維有些恍惚,感覺就像在做夢一樣。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白開水,抬手揉了揉發(fā)澀的眼睛,又揉了揉太陽穴。這段時間以來,酒精攝入量過多,睡眠又太少,使得他看上去有著幾分憔悴。

  可現(xiàn)在他還不準備入睡,一方面是暫時還睡不著,另一方面他還想把自己今后的聯(lián)系地址寫信告訴諸多要好的同學。

  比如留??佳械摹叭睆埲濉⒓磳⒊龊_h洋的朱勝勇、落戶長虹集團的楊三果,以及還未畢業(yè)的肖玉、歐陽查德等等。

  寫完信已經到了深夜,袁初冬連夜下樓將寫好的信件投入學校門口的郵箱,然后才慢騰騰的返回宿舍就寢。

  睡夢里,他依稀記得自己做了一個夢,好像是夢見自己回到了家鄉(xiāng),回到李袁壩,見到了父母,見到了親人,見到了兒時的小伙伴,可醒來后又記得不甚真切。

  哎,想家了??!

  第二天上午,袁初冬吃過早飯,順便在學校里遛達了一圈,然后回到寢室背上包裹——一床尚好的棉絮、床單被套、用得著的書本,以及其他一些雜物。

  現(xiàn)在班上其他同學都走光了,給他送行的只有高偉和王蕊等同縣老鄉(xiāng)。因為是上午離開,老鄉(xiāng)們又馬上面臨期末考試,袁初冬只讓他們送到了學校大門口。

  彼此揮動雙手,互道了珍重,坐上了前往火車站的公共汽車。趴在車窗前,袁初冬回頭看著校門口的方向,只見一雙雙手仍在不停揮動,而陽光下學校大門上方的金字招牌,一如他初入校園的時候,正在朝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時間真是個讓人難以捉摸的東西,晃眼間四年過去了,快得讓人還沒有從中回過味來,便已經匆匆結束。

  一聲長鳴,南下的火車緩緩啟動。

  在火車駛出站臺的那一刻,袁初冬再次回眸凝望這座陽光下的城市。四年的光陰留在了這里,四年的足跡也留在了這里,有歡樂,也有憂郁,有苦澀,也有甜蜜。

  火車越來越快,越行越遠。

  而從此,隨著列車的離去,他將告別純潔的校園,褪去青澀的青春年華,去迎接又一個人生的起點。

  ……

  列車于當天抵達武漢。

  在告知四姑自己到達的信息后,趁著單位還沒有下班,袁初冬直接去四姑父所在的五公司報了到。之后被安排在內部招待所就住。

  房間是三人間,三張床鋪,里面電視、風扇、開水供應等一應俱全,還有招待所服務員負責打掃衛(wèi)生,看上去條件還不錯。

  袁初冬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坐在床位上看了會電視,正感覺有些餓了的時候,門口傳來敲門的聲音。

  “誰?。俊痹醵瑔柫艘痪?,起身拉開了房門,再仔細一看,原來是表弟楊廣智。他身后還跟著一人,個頭一樣偏高,看上去白白凈凈斯斯文文的樣子。

  “哥,一個人在?”表弟楊廣智喊了一聲,隨后又介紹道:“這是文博。”

  “噢?!痹醵⒓粗肋@是四姑家的二表弟,在外地上大學估計剛回武漢。

  三人熱絡了一陣,袁初冬才明白兩位表弟是奉了四姑之命專門來給他“接風”的——要帶他去吃肯德基。

  說來也是很有意思,袁初冬此前根本沒吃過什么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的東西,腦海里甚至一點概念也沒有。因而在點餐過程中,當表弟楊廣智問他吃什么時,他看著餐單上一個個陌生的名詞,不知道點些什么為好,只得說你們吃啥我就吃啥,讓他印象尤為深刻。

  吃過晚飯回到招待所已是晚上十點過。

  推開房門,袁初冬發(fā)現(xiàn)房內有兩人在看電視。七月一日是香港回歸,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日子,兩人正坐在床鋪上看得津津有味。

  從年齡上看,兩人跟袁初冬都是差不多大小。其中一人酒糟鼻,臉部紅彤彤的,上面還長著不少青春痘,另一人方臉,濃眉,嘴唇略厚。

  發(fā)現(xiàn)袁初冬進來后,兩人同時起身。一番自我介紹,原來這兩人跟袁初冬一樣,都是剛入職的同事。酒糟鼻者名叫曾德萬,入職七公司,方臉者名叫王風華,入職一公司。

  而且這兩人與袁初冬在招待所一住就是半年,一起看球、打球,一起上街、去酒吧、去女生如云的華師校園晃蕩,結下了深厚情誼,產生了許多交集,這是后話。

  接下來,袁初冬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先從文秘做起。在漸漸熟悉了公司的情況后,他開始在崗位上顯得越來越從容,無論是撰寫調研報告,還是草擬規(guī)章制度等,都做得有模有樣。

  加上他本身性格比較陽光,為人處事又比較低調,不長時間便得到了同事的認可,參加工作不到兩月就通過競選擔任了公司團高官,同時兼任公司宣傳干事。

  九月初,根據(jù)四姑的設想,他在武漢一所高校報名參加了建筑類專業(yè)的選修,每周末上課。如果一切順利,他將在三年內拿到第二個本科文憑。

  報過名后,袁初冬遞交了一份請假申請——大半年了他還沒有回過家一次,父親來信說家里一切均好,就是關節(jié)炎時不時會犯上一次,讓人苦不堪言。

  袁初冬知道這是父親以前長年在河里打魚留下的后遺癥,去藥店買了一些相關藥物后便動身啟程。

  家鄉(xiāng)的變化日新月異。

  截止目前,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已經出門打工去了,一般到春節(jié)時才能回來。兒時要好的玩伴,道軍三兄弟仍然在廣東,阿偉在揚州,阿勇和大嘴巴去了XJ建筑工地,曾建文在省城開設的餐廳生意還不錯,李正良如愿在縣廣播站上班,袁俊文一直在做蔬菜生意。

  沒有出門打工的老一輩叔伯和嬸嬸們則保持著勤勞樸素的習慣,把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打理得清清爽爽。大部分家庭的家境也開始變得殷實了起來,糧食自不用說,手里有時還能有幾個改善生活的閑錢。稚童們三五成群,開心的玩樂著,偶爾去爺爺奶奶手里拿過零花錢,興高采烈的跑向村頭的副食店。

  袁初冬感慨萬千。

  從兒時的體弱多病到調皮頑劣,從少年時的幡然醒悟到寒窗苦讀,從高考的獨木橋到大學四年的異地求學,從找工作的無奈到如今落戶武漢,二十幾年的往事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時光是再也回不去了。

  但操場山仍然像往常一樣默默注視著壩原,紅山頂那一抹紅色依然鮮艷,尖山嶺綿延向東連成一片,火神廟遙遙在望。

  信步爬上操場山,袁初冬俯身拾起一塊塊風化的巖片,猶如撿起了童年的記憶。山腳下,溪水河波光粼粼,一群飛鳥振翅掠過,一彎漁船穿過陽新橋的拱洞蜿蜒而下。

  舉目遠眺。

  夕陽下,只見包耳朵山、紅山頂以及尖山嶺上,到處都是盛開的野花,映山紅、木槿花、野菊花等等,黃的、紅的、紫的、白的競相綻放,將山巒裝點得斑斕多姿。

  秋風里,這些花兒或左右搖擺,或上下點頭,仿佛在歡迎著袁初冬這位游子的短暫回歸。

  (完結,后附作者的話)

紅楝樹

《壩上花開》完結了,感謝讀者朋友的支持,雖然讀者很少但有就足夠了,謝謝。   本來這本書是應朋友之邀準備分三部分寫的,大概150萬字左右,但一來近段時間工作太忙精力實在顧不過來,二來本書成績也欠佳有待調整,所以只能寫這第一部分了。   不過請讀者朋友放心,如果有機會,我們還會再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