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盞中間還有長如垂珠一般花蕊,花蕊懸掛著一個如同步搖珠子一樣的柱頭,一連串的小花錯落有致的長在花藤上。
自梔予把那朵花拿出來的一刻,這朵花就已經(jīng)無聲壓過漫姝一頭。
冷艷的漫姝在它面前,竟無端顯得有些艷俗。
梔予高高將那朵花舉起來,
“這枝花名叫佛鈴,只有南方水澤有,而且開花的時(shí)間很短,我這朵花運(yùn)到這里也廢了不少精力,而且這朵花還能夠長久保存,不會枯萎,就和各位手里的漫姝一樣,只要不是刻意破壞,都不會輕易枯萎?!?p> 眾人又圍了上去。
站在窗邊的花娘們驚奇地看著那佛鈴花。
那花簡直就像是步搖一樣,仿佛生來就是為了當(dāng)步搖,搖曳多姿,婀娜婉約,卻不失端莊和大氣。
只是這樣瞧一眼,都仿佛能想到佛鈴戴在發(fā)髻上一步一搖,步步生姿的樣子。
“這花要多少銀子?”
“也是三十兩嗎?”
眾人都伸手想去拿梔予手里的那朵花。
梔予把手高高的舉起來,而岐娘像是護(hù)食一樣把她包起來,推開想搶花的人,攔著她們,喊道,
“都起開,不給錢不準(zhǔn)碰?!?p> 那些丫鬟往自己姑娘的窗上看一眼,姑娘皆是齊齊報(bào)以肯定的眼神。
于是丫鬟們都像是餓狼一樣圍在梔予身邊,都盯著她手里的那枝花。
生怕辜負(fù)了自己姑娘的囑托,回去要挨罵。
“所以你說,到底多少銀子?”
“我們出五十兩夠不夠?”
岐娘也不知道梔予會突然有這一出,不知道這枝花到底要賣多少銀子,只能盡力的把周圍的人全都趕一趕,
“往后退,往后退?!?p> “就一支,誰出價(jià)高就是誰的,搶是沒用的啊!”
梔予比了一個一。
在場的人面面相覷,
一百兩?
“是一百兩嗎?”
“一百兩也太夸張了吧?!?p> “這太貴了,不就是一朵花嗎?!?p> “這朵花能值一百兩嗎?”
“一百兩就買這一朵花,太虧了吧?”
梔予卻點(diǎn)頭,岐娘搶著道,
“就一百兩,一兩也不能少,就這么一枝,拿走就沒了?!?p> ”你們想想從南方運(yùn)過來,要耗費(fèi)多少人力物力,車馬都不要錢吶?這樣比起來,一百兩貴嗎?”
“而且不會枯萎的花,你們?nèi)ツ睦镎???p> “這不就相當(dāng)于多了一只活花簪,這樣的寶物去哪里找?”
明明知道梔予說花從南方拿來是瞎扯淡,但岐娘煞有其事的把事情說得把人唬得一震一震。
周圍的人都猶豫了。
好像這么說來……一百兩也不是很貴了。
而且永生花需要很多藥材和工藝制作,且她們見到的永生花也是脆脆的,一碰就散了,哪有像現(xiàn)在眼前這一朵這么水靈?
還要算上車馬費(fèi),一百兩倒真不是特別貴。
只是有些人,看了看自家姑娘的臉色,悄聲退了出來。
剩下的那些人猶豫片刻便開始掏錢,還有些發(fā)現(xiàn)自己錢不夠,趕緊跑回去取的,一百兩已經(jīng)是不少了,竟已經(jīng)開始有人競價(jià)。
“我出一百一十兩?!?p> “一百二!”
“一百五!”
“一百八!”
“我家姑娘出一百九十兩!”
“兩百!”
兩百一出,又有些人猶豫了片刻,退了出去。
剩下的人還有四五個,
“我家姑娘出二百五十兩!”
樓上的看得心急,直接在樓上喊,
“三百兩!”
岐娘抬頭,那個花娘半個身子都探了出來,著急道,
“我出三百兩!”
剩下的幾個丫鬟和自己姑娘面面相覷。
三百兩……這得陪多少個客人才能賺回來?
就為了一朵花,也不值當(dāng)啊,還不如多睡兩天懶覺。
大部分花娘都生活奢靡,不把錢當(dāng)回事,日日紙醉金迷,盡心盡力打扮自己,實(shí)際上都沒有多少銀兩存著,一有錢全都換成了衣裳首飾。
三百兩可以說是著實(shí)不少了。
“我出五百兩?!?p> 梔予抬頭,是之前那最后一個買到花的花娘。
那時(shí)她的丫鬟湊不齊二十兩,于是梔予有心不叫丫鬟為難,便讓丫鬟花了一兩銀子,把最后一朵漫姝帶走了。
這個姑娘好像和之前有些不一樣了,頭發(fā)全都梳了起來,不再有之前見的略微拘謹(jǐn)羞澀的少女樣子,反而是懶懶地靠著窗子,穿的衣裳也比之前華麗許多,聲音慵懶,
“如果五百兩不行,六百兩夠不夠?”
這話一說,已經(jīng)沒有幾個人愿意和她搶了。
阿葵之前得了梁公子的照顧,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這條街上也沒有五萬兩梳攏的姑娘過,阿葵是第一個。
按照和媽媽約定的梳攏錢三七分,哪怕阿葵只有三成到手,也是足足一萬五千兩。
多少人十輩子都賺不來的錢,阿葵一個晚上就賺到了。
別說是區(qū)區(qū)五六百兩,就是千兩銀子阿葵也出得起,但是她們這些普通花娘卻是出不起的。
這條花街上,除了那些資歷老的花娘,還有老鴇,就數(shù)阿葵最有錢。
她們怎么能爭得過她?
阿葵淡淡掃了一眼眾人,眼中的輕蔑不言而喻,吩咐自己的丫鬟道,
“取一千兩銀子,去拿上來?!?p> “多出來的四百兩,就當(dāng)是給她們的謝禮,謝她們上次賣花給我?!?p> 丫鬟忙不迭跑下去,拿了一千兩的銀票給梔予。
岐娘看見一千兩的銀票,眼睛都發(fā)光了,可是卻還保持理智,
“你這銀票太大了,我們可破不開啊?!?p> 丫鬟將佛鈴拿過去,與前幾日的樣子也有些不同了,多了些微趾高氣昂的氣勢,仿佛姑娘攀了高枝,她也水漲船高了一般,
“是我們姑娘賞你們的,謝你們上次賣給我們姑娘的漫姝,讓我們姑娘得了貴人的寵?!?p> 都不等梔予他們好奇來問,丫鬟就挺直了腰板炫耀道,
“知道誰是我們姑娘入幕之賓嗎?”
“可是大名鼎鼎的梁公子,足足花了五萬兩給我們姑娘梳攏呢,你們可曾見過這么多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