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朱雀羽扇
趙云雖未見過罌粟,但是從小受“拒絕黃、賭、毒”教育長大的他,太明白此物成癮后的模樣了。
那日孫權(quán)的模樣,儼然便是個癮君子,趙云當(dāng)下便多留了個心眼。
于是,他當(dāng)即便扣下了羅翔等四人,命人套出其背后的秘密。
毛帥接著道:“于吉在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這粟子花,當(dāng)初將它與《太平經(jīng)》盡數(shù)傳與張角,張角以此行醫(yī),倒也治愈了不少人。據(jù)說此物食用過多,會產(chǎn)生幻想,反而更加鞏固了張角‘天公將軍’的地位。但黃巾起義失敗后,此物由于被張角視如珍寶,因而沒有流行開來!”
欒桃亦道:“據(jù)羅翔所說,此花不易在江東種植,但于吉已經(jīng)成功移植過去了。他憑此在江東治病救人,已然有了自己的信徒,聲望極大!”
趙云不由大驚,于吉竟是憑此而頗具聲望?史書上可是半個字沒有啊!
更加危險的是,那花株已然被馬湘蘭和顧橫波帶回給越兮,若被越兮以此濫用,那危害可不止這一時了。而是關(guān)乎這片華夏大地的千秋了!
趙云當(dāng)即問毛帥道:“我墨家在江東可有分舵?”
毛帥搖了搖頭道:“我墨家式微已久,只在鄴城、襄陽、小沛等地有分舵,就連許縣的分舵也是后來浦沅前去,而順勢建成。不過江東確實有我墨家弟子!”
趙云立即道:“好,成都那邊可算平靜?!?p> 毛帥有些莫名其妙道:“成都?并無大事發(fā)生啊,除了張魯是不是騷擾益州,沒什么稀奇。”
趙云點頭,立即吩咐道:“毛帥,立即在江東柴桑和益州成都建一處分舵!”
“成都建分舵?”毛帥疑惑道。
“教你去就去,哪那么多話?眼下自是以柴桑為重,但成都那邊也是迫在眉睫了。”趙云回道。
“可是,咱們手頭真的沒錢了!”毛帥為難道。
“建分舵的資金盡由《華夏周報》提供,你不用擔(dān)心!”
毛帥一聽有錢,當(dāng)下也不為難了,連腰都挺直了:“得了!巨子就是豪氣,那我即刻去辦!”
毛帥說罷,不住向欒桃使眼色。
欒桃拿他沒辦法,搖了搖頭道:“那欒桃也告退了,巨子可要保重身體?!?p> 趙云笑著點頭,看著這一對離去的背影,趙云喊了句:“省著點花錢,小心凌星河和你翻臉!”
“知道啦!”毛帥嘴上雖如此說,但看他模樣,顯然沒往心里去!
趙云在他倆離開會,不覺有些心煩意亂,樊阿前來診治,已無大礙,只是還需休養(yǎng)一陣。
趙云蒙頭沉沉睡去,直至月上中天方才醒來,如此反而晝夜顛倒,夜不能寐了。
趙云不過微微欠身,將燈點著,馬云祿立時敲門道:“子龍哥哥,你醒了?”
趙云不由一陣感動,這個傻丫頭,竟一直關(guān)注著自己的房間。
“醒了!你進(jìn)來吧!”趙云應(yīng)道。
馬云祿立時輕手輕腳走了進(jìn)來,給趙云倒了杯水遞上。
趙云剛接過水杯,肚子卻不爭氣地叫了起來。
“你餓了?”馬云祿柔聲問道。
“嗯!”
趙云聲音剛落,任紅昌在門口輕叩木門道:“子龍,那個,云祿妹妹說你白天都沒怎么吃東西,所以特地讓我為你準(zhǔn)備了些肉粥?!?p> 馬云祿笑道:“我哪有說,是你自己準(zhǔn)備的!”
任紅昌卻道:“哎呀,也不知道是誰,白天我煮粥時,在旁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的!”
“紅昌姐姐!”饒是馬云祿,也被任紅昌逗得小臉通紅。
趙云也確實餓了,一碗肉粥,里面還特意放了些許香菜。這香菜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在此時還并不普及。顯然,她們熬這粥時,還是廢了一番心思的。
趙云連這嘩啦了三碗,打了個飽嗝,竟又要了第四碗。
嚇得馬云祿、任紅昌二人不知該不該接著給了。
正在這時,院落傳來敲門聲。
“奇怪!這深更半夜的,是誰來打擾?”趙云不由好奇道。
馬云祿在門口遙看,驚喜道:“是使君回府了!”
趙云不由奇道:“大哥是去劉表處,即使相談過晚,也會留他在驛館休息,怎會深夜趕回呢?”
馬云祿見他甚是關(guān)心,道:“我去問問!”
不多時,劉備攜太史慈趕來,嘆口氣道:“子龍,我剛自景升兄那邊回來,他一直在催促我前往新野,并且言語中對我也頗不信任了!”
一旁太史慈怒道:“哼!何止是不信任!那蔡瑁居然想軟禁我們,若不是按趙將軍所言,事先在檀溪那里布下了接應(yīng)人馬,只怕我們也留在那了!”
趙云不禁搖了搖頭,想不到如今劉備已然據(jù)有半個汝南,他也敢如此!那蔡瑁果然目光短淺!
劉備問道:“明日劉表調(diào)令必然會到,我等是否前往新野呢?”
“這個……”趙云也不禁有些躊躇,他思慮了一陣忽然道,“那諸葛亮睡了嗎?”
任紅昌笑道:“他此刻應(yīng)當(dāng)正與黃月英下象棋吧!不過黃公擔(dān)心二人孤男寡女,失了禮數(shù),似乎和孔明先生殺得更歡!”
趙云啞然失笑,道:“不如請他前來定奪!”
劉備當(dāng)即一拍大腿道:“好!”
不多時,諸葛亮入內(nèi),手中已然多了把羽扇。
“這羽扇……”趙云道。
諸葛亮笑道:“在下明日即將回臥龍,計劃迎娶月英事宜,此乃月英親手所制!”
好一波狗糧!
眾人抿嘴而笑。
諸葛亮少有的露出些許少年人的窘迫,道:“諸位深夜召在下前來,不會只是打聽這把扇子吧?”
劉備當(dāng)即將當(dāng)下情由告知諸葛亮,問道:“不知先生以為,該當(dāng)如何?”
此時諸葛亮不過才十九歲,尚未及弱冠之年,可劉備卻執(zhí)禮甚恭,絲毫不敢怠慢。
諸葛亮立即還禮,道:“此乃天賜之城,還望使君務(wù)必答應(yīng)!”
劉備奇道:“何謂‘天賜之城’,還請明示!”
諸葛亮道:“新野到襄陽,不足百里之路。正是靠近權(quán)力中心之位??!昔日劉琦公子避難于江夏,蔡瑁歡喜應(yīng)允,正是希望其離開權(quán)利中心。如今使君立于新野,正方便與荊州各大士族溝通。豈不正應(yīng)了在下?lián)G州,下益州的戰(zhàn)略要策?”
“可如此,我豈不是要與汝南兩地分割?”劉備擔(dān)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