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里知道,這是諸葛亮故意給城內(nèi)將午飯做到一半,然后立即發(fā)動攻城的。
他們以車輪戰(zhàn)法,前來攻城的早就休整好了。
陸遜當下拍著邢道榮的肩膀道:“一切有勞邢將軍了,我這就安排人在城頭擂鼓射箭,為將軍作掩護!”
“好,多謝陸將軍!”
戰(zhàn)場之上,烽火連天。趙云大軍再度以三三制戰(zhàn)術沖鋒。城墻上的守軍雖然對火炮熟悉了不少,可是依舊需要十多分鐘才能發(fā)射一次,依舊需要以弓弩為主要防御武器。
守城的士兵們神色凝重,緊握著兵器,目光警惕地注視著城外趙云大軍。己方的火炮、弩箭面對這樣的陣法,根本不能造成有效殺傷力。
反而趙云一聲令下,弩箭齊發(fā)。他們雖然是以三三制戰(zhàn)術沖鋒,人數(shù)排的較為分散??伤麄?nèi)巳耸殖衷棋螅B發(fā)之下,依舊密如驟雨,鋪天蓋地地射向城頭,如此強大的火力反而壓制得抬不起頭。
就在趙云大軍十箭連發(fā)之后的千鈞一發(fā)之際,那厚重的城門忽然傳來吱呀呀的聲音,被緩緩打開。
這一意外的變故讓所有人都為之一愣。城門外,趙云的沖鋒勢頭也為之一滯,他們疑惑地望著那敞開的城門,不知城中究竟發(fā)生了何事。
只見上將軍邢道榮騎著高頭大馬,率部殺出城門。他手持戰(zhàn)斧,哇哇大叫,可卻毫無章法。
趙云嘴角微微上揚,想不到這邢道榮還有如此勇氣!
當下騎上踏炎,準備迎戰(zhàn)邢道榮。
哪料沖到陣前,立刻下馬跪地道:“不要動手!我是來投降的,我是來投降的!”
趙云嘴角微微抽搐,想不到還是那德行!
與此同時,道縣東門大開。一名小將騎著孫權賜的戰(zhàn)馬,直接馳馬爬山北部紫金山,他發(fā)現(xiàn)此地也有幾名趙軍,雖心中奇怪,但眼下最重要的是逃出去求援,當即下了馬,悄悄潛了過去。
戰(zhàn)場上,邢道榮膝行而前,向著趙云磕頭,跟著他的那一支人馬見狀,雖不明所以,卻也只好照做。
城頭上的守軍見城下是自家將軍帶著一支人馬浩浩蕩蕩的跪著投降,不由停下了攻擊。
城下的趙云大軍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邢道榮哭的菊花帶雨,道:“邢道榮今日得見將軍,真乃三生有幸。想我邢道榮,有眼不識泰山,此前多有冒犯,還望將軍海涵?!?p> “將軍之威名,如雷貫耳,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將軍之勇,可比關張;將軍之智,不亞諸葛。吾今日能敗在將軍手下,實乃吾之榮幸?!?p> “吾深知將軍乃仁義之師,所到之處,百姓無不夾道歡迎。吾愿棄暗投明,追隨將軍,為將軍效犬馬之勞。將軍若能收留吾,吾必當肝腦涂地,以報將軍不殺之恩?!?p> 趙云趕緊上前,倒不是這邢道榮有多大收留價值,實在是他的話實在太惡心了,這番惡心之言的殺傷力,比之城頭的羽箭還惡心。
邢道榮依舊滔滔不絕:“吾愿為將軍牽馬墜鐙,沖鋒陷陣,在所不辭。將軍之命,即是吾之命;將軍之憂,即是吾之憂。吾定當忠心耿耿,絕無二心?!?p> “還望將軍看在吾一片赤誠之心的份上,收留吾吧。吾必當感恩戴德后……”
趙云不待他說完,一把將他扶起。這一路,投誠的人多了去了,搶他話頭的也不少,可這么惡心的只有他邢道榮一個。
邢道榮被扶起,兀自表達著自己的忠心:“為將軍鞍前馬后,萬死……”
忽然,邢道榮的副將忽然站起,一劍貫穿了邢道榮的胸膛。
邢道榮低頭看了眼貫穿來的長劍,那句“不辭”終于艱難地說完,方才倒下。
趙云不由想拍手叫好,這是副將都受不了邢道榮的諂媚了啊!
那副將拔出長劍,又向趙云刺去。
趙云兩指夾住了劍刃,微微運勁,劍刃立時斷做兩截,反手便刺入了那副將的咽喉。
其余跟著邢道榮一起投降的人,立時便被控制住了。
陸遜立于城頭,高聲喊道:“這就是叛徒的下場!那邢道榮,本應與我們一同浴血奮戰(zhàn),卻為了一己私利,妄圖將我們的城池拱手相讓。他以為他能得到榮華富貴?他錯了!叛徒永遠不會有好下場!他的嘶就是對所有心懷不軌之人的警告!
我要告訴你們,我們的求援信已經(jīng)送出,我們的親信已經(jīng)成功抵達援軍之處。援軍馬上就到!
兄弟們,堅持??!我們要讓敵人知道,我們的城池堅不可摧,我們的意志如鋼鐵般堅硬。
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的榮譽,將畢身獻給這座城,戰(zhàn)斗到底!”
“戰(zhàn)斗到底!”
“戰(zhàn)斗到底!”
……
道縣內(nèi)原本低迷的氣勢,瞬間被陸遜點燃了。
戰(zhàn)斗再度燃起,戰(zhàn)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動地。
諸葛亮令旗一揮,將士們以三才陣法迅速且不斷地沖擊著城池。
城墻上的守軍則瘋狂地投擲滾木礌石、射出如蝗的箭矢,試圖阻止敵軍的進攻。
上午,城門已然被攻破,午休時間,陸遜本已命人修補。
可趙云休息時間實在太短,大門修復得根本不堅固。沒一會兒就被再度攻破。
眾人紛紛涌入甕城,戰(zhàn)斗變得更加慘烈,羽箭自城頭上四面八方地射來。任紅昌反身一箭,正中指揮弓箭手的那名將官,城頭的攻勢稍緩。
隨著一聲巨響,甕城的內(nèi)城門被炸藥炸開,火光沖天,硝煙彌漫。
但吳軍并未就此放棄,陸遜一聲令下,內(nèi)城門中,涌出無數(shù)吳軍。雙方短兵相接,刀光劍影交錯。雙方陷入了膠著的血戰(zhàn),每一寸土地都被鮮血染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戰(zhàn)斗一直持續(xù)到黃昏。夕陽的余暉灑在殘破的戰(zhàn)場上,仿佛給這場激烈的戰(zhàn)斗畫上了一個悲壯的句號。
趙云嘆口氣,下令撤軍。
此時,雙方都已疲憊不堪,死傷慘重,最終在黃昏時分,戰(zhàn)斗漸漸平息,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戰(zhàn)場和彌漫的硝煙,見證著這場驚心動魄的攻城之戰(zhàn)。
清冷的月光灑在殘破的城墻和焦黑的土地上,勾勒出模糊的輪廓。被炸塌的甕城城門如同一張沉默的巨口,訴說著白天戰(zhàn)斗的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