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節(jié),冬過春來,京城的夜晚已至深,仍寒風(fēng)颼颼,白云觀的觀主方子處道長,獨坐道觀大殿內(nèi)一側(cè)閱讀經(jīng)書。忽門外幾陣寒風(fēng)吹開殿門,刮入殿內(nèi),燭影隨風(fēng)擺,忽明忽暗。方子處道長斜看去,只見一老道士背對著自己,站在玉帝神像之下,正面對著神像,低著頭道:“照信符行事,方可保黎民蒼生。且此事不可外傳?!痹捯袈洌汶[約忽閃而去。方子處道長急忙起身朝神像走去,只見一黃色符牌留在供奉臺上。翻開符牌細看,上面分兩排寫道:佛道儒鼎盛融和,釋張樸退濁揚髓。
方子處讀了半天,不解其意,便跪在玉帝面前,求其解說,可夜深人靜,無人應(yīng)答。
第二天一早,便有人來命方子處道長到宮中面見慈禧。慈禧與方子處密談此事,拿一紙卷給他過看,方子處說:“此文字貧道也未曾見過?!?p> 慈禧說:“據(jù)奴才講,此卷記載的是煉長生藥之方,有一道士的師父認得此文字,現(xiàn)這道士正關(guān)在大牢里?!?p> 方子處問到:“那貧道能否和這位道士見上一面,詢問一番,再來向太后稟報?!?p> 慈禧說:“那就讓公公帶你去吧,好好盤問,且速速回來稟報?!?p> 方子處道:“是,太后?!卑葸^之后,便去了大牢。進到逢莫道長的牢房里,與逢莫道長聊了起來,逢莫道長也曾聽說過此人,此人也算是行道行善之人,只因白云觀乃皇族常去之地,所以此人常與宮中人交往。方子處也一直敬仰世虛道長,二人便寒暄起來。
逢莫道長也是老實之人,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說了一遍。方子處見逢莫道長也是同道人,留話說,若有機會定救逢莫道長出去。方子處讓人向慈禧帶話,說自己先回白云觀查找藏書房是否有關(guān)于那奇妙文字記載的書籍。
到了白云觀后,在藏書房呆了半天,也沒找到這樣的書籍。想了半天,連白云觀這樣的大道觀都沒有,著實就更難找了,只得先上報太后,為了盡快完成任務(wù),建議赦令全國大小各個道觀查找此類書籍。
于是,方子處向慈禧稟報了此事。此時已是光緒十六年(1990年)春末,早起,慈禧長時間的裝束以后,令所有太醫(yī)以及一些民間的高僧圣道們到殿內(nèi)密談藥方之事。慈禧對清朝的所有道教圣地進行秘密調(diào)查研究。
慈禧得知方子處道長的建議后,為不走漏風(fēng)聲,將那紙卷上的文字錯落的挑出十余個,印出幾十份來,秘密派人通送到各省府衙,要求秘密細查本省各大小道觀,若有關(guān)于此文字記載的書籍全部收回。
過了數(shù)日,大總管又把山東大牢的所有道士及釋行鑒、樸有史幾個帶頭人也押送到了京城,關(guān)在大牢內(nèi),逐個審問。
又過了幾日,方子處來大牢找逢莫道長。還好釋行鑒和樸有史剛好和逢莫道長的牢房挨著,逢莫道長也和二人提過方子處道長,也把二人引薦給方子處道長認識。方子處看著二人也是仗義之人,就與二人聊了幾句,不想這二人還不知道長生藥之事,也便沒多問,敷衍幾句后,離開了牢房。方子處離開之后,逢莫道長也把近些來的事情,實實地告訴了釋行鑒和樸有史,二人聽了心驚膽顫。
又數(shù)日,方子處道長準備把前些日的符牌之事向慈禧太后稟報,看是否能有所幫助。于是,方子處手拿著符牌朝宮中走去,一邊走一邊思緒著,又看了一眼符牌:佛道儒鼎盛融和,釋張樸退濁揚髓,越讀越有些蹊蹺。這“釋張樸退濁揚髓”是如此的熟悉,卻又有些陌生,一時又沒有頭緒,便獨自見了慈禧。
見到慈禧,方子處說:“太后有所不知,貧道有一事乃是天機,不可隨便透露。但您是天命之軀,想必對太后一人說此事,應(yīng)許無妨。”
慈禧詫異道:“有何天機之事,你說來聽聽?!?p> 方子處說:“前些日的一晚,已近三更,貧道正在白云觀大殿內(nèi)閱讀經(jīng)書,忽幾陣涼風(fēng)吹過,燭光忽明忽暗,只見一神仙似的白發(fā)道長站在殿內(nèi)玉帝面前說,照信符行事,方可保國泰民安,黎民蒼生安康,不可傳出此事,之類的話。還留下了這塊符牌?!狈阶犹庪p手奉給了慈禧。
慈禧驚恐問道:“竟有如此奇異之事,那此文字又為何意?”
方子處說:“貧道也不確定,據(jù)貧道數(shù)日冥思,這“佛道儒鼎盛融和”,應(yīng)是說我大清鼎立昌盛繁榮,各教融洽。'釋張樸退濁揚髓',一直不得其解。我已正在查此事,不知太后有何見解?”
慈禧皺眉說道:“此事如此蹊蹺,也不能太張揚出去,怕是會牽連到長生藥之事。你且私下好好查?!?p> 方子處也是一無所獲,又回了道觀,胡亂思考。不如再找那逢莫道長,他的師父也算是得道高人,問他可知此事。方子處又來到大牢,并未拿出符牌,問逢莫道長可知“佛道儒鼎盛融和,釋張樸退濁揚髓”是何意。逢莫道長也是不知所答,不知其意。方子處離開時,路過釋行鑒和樸有史的牢房時,和他們寒暄了幾句就走了。
方子處邊走邊拿手中符牌又看,心想“佛道儒鼎盛融和,釋張樸退濁揚髓”幾字,又想“釋張樸退濁揚髓”,嘴里念叨:釋張樸、釋張樸、釋張樸……。絮叨了半天,忽然讀出:“釋樸?!弊哉Z道:“難道和釋行鑒和樸有史有關(guān)聯(lián)。”起身速向牢房奔去。
走進牢房問釋行鑒、樸有史二人:“二位壯士可有一個姓張的朋友?”
樸有史回答:“姓張的人多的去了,可道長問得是哪位?”
方子處思緒后又問:“不知二位可有共同的朋友姓張?”
釋行鑒答:“我二人也是剛認識不久,能認識的也就這幾位了?!?p> 忽一人從隔壁站了起來問道:“我乃張遠真,也算是二位的友人,找的可是在下?”
樸有史說:“對,這位張遠真兄是我們的朋友?!?p> 方子處問道:“可知三位知道釋張樸退濁揚髓為何意???”
三人都搖頭說:“不知道?!睆奈绰犝f過。
方子處又問:“可知佛道儒鼎盛融和為何意?”
三人更是不知。方子處沉思片刻心想:難道是我理解錯了。
忽樸有史說道:“不過我乃山東曲阜東南地區(qū)人,是孔圣人家鄉(xiāng)之人,也算是半個信奉儒教之人,遠真道長算是半路出家做了道人,行鑒兄又是居住嵩山腳下之人,我們算是和儒釋道有著關(guān)系之人?!?p> 方子處聽完此話后,覺得這事又模糊似乎又清楚了些。轉(zhuǎn)身離開回了道觀。
次日晚,有一喜鵲停在了釋行鑒牢房窗邊,腳上有一紙條,行鑒師父取下來,上面寫道:近日,若有道長來喚,盡管帶遠真有史二人同你出去,盡聽道長吩咐就是,可保你三人性命。
當(dāng)晚,方子處做了一個夢,夢見那晚的白發(fā)老道長駕云而來,并對她說了些話。話剛說完,方子處猛然驚醒,急忙起身,拿筆記下了那白發(fā)道長說的話。
二日早,方子處進了宮中。慈禧問他:“前些日符牌之事,可曾解開?”
方子處說:“有一事,事關(guān)天機,我需和太后密談?!?p> 慈禧退了其他人,后說:“道長且說?!?p> 方子處說:“貧道建議用釋行鑒張遠真樸有史三人的小兒去練丹藥?!?p> 慈禧說:“不成,怎能讓犯人去煉丹,這不污濁了丹藥。”
方子處說:“太后,事關(guān)蒼生。貧道也不太確定,據(jù)貧道數(shù)日冥思,這佛道儒鼎盛融和,應(yīng)是說我大清鼎立昌盛,萬世繁榮,各教融洽。釋張樸退濁揚髓,一直不得其解??山┤?,貧道夢中又見那白發(fā)道長說,我必須找到三個釋、張、樸三姓的孩童幫助太后煉丹,若是信奉佛道儒三家為最好?!?p> 慈禧問:“道長找到這三孩童了嗎?”
方子處說:“貧道找了數(shù)日,在牢中有姓釋張樸的三人,此三人分別信奉佛道儒三家,我也打聽好了,此三人剛好各有一男童,且又剛好符合那井中碑上所文,都不過六歲,或許此乃天意所賜,煉丹藥品一應(yīng)俱全,煉丹爐正在日夜制作,唯有等太后定奪,選擇煉丹之地?!?p> 慈禧道:“好,容我思量半日,明日早朝后,在養(yǎng)心殿等候?!?p> 方子處去了大牢,把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又對三人說:“貧道也無能無力,否則白云觀將會不保啊。貧道定會竭力保全你們性命?!狈阶犹帉θ苏f:“我須將此事向稟報太后,這樣才能救你們性命?!?p> 釋行鑒說:“道長且慢,容我們商量后再定奪,恐救不出我們,反把孩子給害了?!?p> 方子處說:“兄臺放心,我定會竭力相助。”
有一小兵來報,讓方子處道長即刻回宮面見太后。到了宮中,慈禧說:“有人來報,在陜西華山的鎮(zhèn)岳宮找到了一本有關(guān)此文字記載的書籍,剛來幾個文官,他們都看不懂,所以讓你來看一下?!?p> 方子處接過慈禧給的書籍,此書已破爛不堪,很多字已模糊。書中除了大篆體的文字,就是一些井碑上奇怪的符號。還好方子處平時閑于無事也研究一些篆書,可真看不懂那些符號。
慈禧又問:“你可看得懂?”
方子處說:“太后,除了一些大篆體,其他的文字貧道實在看不懂,不過,貧道想回道觀研究一番,已有眉目,定來向太后回報?!?p> 慈禧道:“好吧,那華山鎮(zhèn)岳宮的人沒有一個道士看懂此書的,此書是放在那鎮(zhèn)岳宮書房很不起眼的潮濕角落,想必已很少有人研究此書?!睘榱瞬蛔呗╋L(fēng)聲,引起太大的民間反應(yīng),當(dāng)?shù)毓賳T殺了幾個鎮(zhèn)岳宮書房里的道士,告訴道觀觀主,此書是禁書,不許傳出此事。若泄露了,便滅了鎮(zhèn)岳宮。
方子處把書放進口袋里回了道觀。
過了數(shù)日,一日早朝后,慈禧單獨引薦了方子處,方子處說:“此書記載的是秦漢的一些制藥偏方,里面的偏方有些已在民間流傳,有些多是有毒之方,不能使用。不過,貧道應(yīng)該把一些符號翻譯成了大篆,又將大篆翻譯成了正書。不出兩日,定拿給太后過目?!?p> 慈禧大喜道:“好,道長盡快辦妥此事,定重重有賞?!辈怀鰞扇?,方子處真的拿來了譯好的卷書給慈禧看,此卷記載的內(nèi)容同世虛道長對逢莫道長說的差不絲毫。慈禧看后狂喜。
夜黑之時,慈禧又引薦幾位親信,包括方子處道長,道:“數(shù)位有什么好主意,盡說無妨,說出來,大家平章一番?!?p> 慈禧問白云觀的方子處道長說:“在哪里煉丹為最好?”
道長思緒稍許說:“太后老佛爺,貧道認為四川青城山常道觀是一個好去處。這青城山乃是靜幽之地,常道觀深居于此,不被世人所擾,是煉丹的極佳之地?!?p> 慈禧說:“青城山常道觀,這路途太遙遠,不利于管理?!?p> 道長說:“老佛爺您可以挑一些親信在青城山嚴加看守,由于這煉丹時間較長,為了丹藥之純凈,只能如此,煉丹之事方可大功告成?!?p> 慈禧又問:“那為何不在京城外找一個秘密之處煉取單藥?”
方子處說:“再因,當(dāng)下朝內(nèi)亂政,分割勢力眾多,若在京城附近易被他人發(fā)現(xiàn),唯恐有干預(yù)之勢啊?!?p> 慈禧思量后嘆道:“那好吧,那就挑個好日子吧?!?p> 方子處說:“在月朗星稀三更時分,開始起火丹爐為最好。燒整整十八年?!?p> 慈禧喜道:“好?!?p> 方子處又問:“那煉丹的孩童?”
慈禧道:“此事重大,又事關(guān)緊急。就按照你說的去做,一定要按照先秦制藥之方,按照上天的旨意?!?p> 方子處又問:“這三個孩子也要有人照顧,恐怕三個孩子的父親也要跟上了?!?p> 慈禧說:“好,我相信你定能把此事辦好,此等事按你的想法去做就行,不要誤了大事就行。”雖然慈禧和方子處道長交往多年,并不相信任何人,但為了盡快辦好此工程,不能不加快速度,盡量減少事端,用上一切可利用資源。方子處命人找回了釋行鑒、張遠真、樸有史及三人的孩子。
此后,慈禧派了幾個親信領(lǐng)著大軍人馬向四川行去。跟隨的有釋行鑒、張遠真、樸有史及其三人的小兒,還有方子處,逢莫逢生兩道長。太清宮數(shù)位道長都關(guān)在京城大牢中,其他的和釋行鑒、樸有史帶領(lǐng)的壯士都關(guān)在山東大牢。當(dāng)然,這一關(guān)就是十八年。
經(jīng)過數(shù)日奔波,到了青城山常道觀,方子處也曾剛來過幾次,和常道觀觀主乃是不錯的道友,往來書信,也算知己。眾人在常道觀很快安頓下來,修建煉丹房,打造煉丹爐。數(shù)日后,大功告成,開始了煉丹之事。
當(dāng)朝的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李伯傅,早已知道慈禧秘密煉長生丹藥之事,并暗下派人喬裝百姓,經(jīng)常到青城山探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