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煙波浩渺的丹水河畔,驀然響起一曲充滿悲愴,而又飽含慷慨激昂之情的戰(zhàn)歌。
唐昧看著已經被數萬楚軍包圍,卻仍舊頑抗到底,廝殺不止,而又傳唱著戰(zhàn)歌的這不足百人的秦軍銳士,不禁倍感震撼,心中肅然起敬。
“嬴華,放下武器投降吧。公等浴血奮戰(zhàn)至此,悲壯如斯夫,已經足夠了!何必非要戰(zhàn)至最后一人不存,流干身上的最后一滴血呢?”
面對楚將唐昧的規(guī)勸,嬴華滿是鮮血的臉上一片陰霾,三緘其口,沉默不語。
“公子華,作為你的敵人,我唐昧都不得不欽佩你!但是要懂得適可而止!你以千人之軍突圍而殺傷我楚軍萬余人,惜乎?我楚人不會像你們秦人一般粗鄙無禮,只要你現在投降,我一定保你性命無憂,戰(zhàn)后你依舊能回到咸陽!”
聽到唐昧的話,嬴華還是低著頭,沒有說話。
唐昧已經夠厚道了!
要知道去年的丹陽之戰(zhàn),秦、韓聯(lián)軍與十余萬楚軍在丹陽一線作戰(zhàn),楚軍被斬首八萬,楚將屈丐等七十余名將領被俘。
屈丐最后寧死不降,是被秦軍處決的!
嬴華終于抬起頭,環(huán)視一周,身邊的秦軍銳士跟他的模樣一般,人人掛彩,傷痕累累。這不足百人的秦軍都是血染征袍,胸腔被射中了一箭,或者是缺胳膊少腿的,身上的血有敵人的,也有自己的。
悲哉如斯夫!
附近,是身穿土黃顏色戰(zhàn)衣的楚軍,他們人多勢眾,手持長戈相向,滿臉猙獰,眼中都透著一股子憎恨、恐懼、殺意的色彩。
累累的尸體橫陳在焦黃的土地上,硝煙彌漫,殷紅的鮮血浸染著這里的土壤,滋潤著這里的一草一木,這些尸體作為肥料,來年會讓此地的植物生長得更加的茂盛!
嬴華從不曾忘記過自己的目的,他之所以放棄堅守丹陽城,就是為了突圍出去,回到咸陽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保衛(wèi)自己的君主,保衛(wèi)自己的兄長!
嬴華終于開口了。
“二三子,爾等懼死乎?”
“無懼!無懼!”身邊的秦卒都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
“好!都是我大秦的好兒郎!都是老秦人的子孫!弟兄們,我嬴華不能活著帶你們回到故土,回到八百里秦川,但是吾等生是老秦之人,死是老秦之鬼!”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秦軍銳士們一時之間群情激奮,都隨之高呼:“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殺?。 ?p> 唐昧見狀,不由得心中一凜:“老秦人的血性果真名不虛傳!好,既然你們敬酒不吃吃罰酒,就怨不得我了!”
“放箭!”
楚軍之所以跟這些已經是殘兵敗將的秦軍分開這么一段距離,還給他們鼓舞士氣,重整旗鼓的時機,都是因為楚軍不想與之纏斗,短兵相接。
隨著嬴華的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身邊的秦軍士卒也都跟發(fā)狂的公牛一般,紅著眼睛,手持秦劍亦或是銅戈悍不畏死地沖上去。
楚軍這邊,自然不會傻到跟這些作困獸之斗的秦軍死磕。
“嗖嗖嗖!……”一陣亂箭宛如蝗蟲過境一般射出,將沖在最前面的秦卒射成了刺猬,每一個倒在血泊中的秦卒身上都至少插上四五支箭矢,鮮血淋漓的。
這些秦軍將士都是好樣的,一個個宛如鐵打的一般,他們從來都是胸前掛彩,后背都不見傷痕的!
“噗嗤”的一聲,嬴華的胳膊和胸口處都中了兩箭,以他的武藝,平日里是能閃避或者打落這些箭矢的,只可惜嬴華現在傷痕累累,氣力早已枯竭,故而能扛住楚軍的這幾波箭雨已經殊為不易了。
“跟我沖!昂——”
嬴華第一個沖進楚軍的箭陣中,揮舞著手中的青龍戟,左右沖殺,猶入無人之境,手下無一合之敵。
鮮血、肉沫隨風在嬴華的身前飄蕩。嬴華好似魔神降世一般,大吼大叫著,仿佛一臺不知疲倦的殺戮機器,每一次橫掃,每一次揮砍,每一次突刺都會帶走好幾個敵人的性命!
不知廝殺了多久,嬴華身邊的秦兵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死不瞑目,含恨而終。
直到最后,只剩下嬴華一人!
“噗!”
“噗!”
又是兩桿長戈刺入嬴華的腹腔中,血流如注,就連腸子都流了一地,好不慘烈。
可是嬴華依舊不屈地虎吼了一聲,青龍戟一橫掃,就將刺他的兩名楚軍士兵的腦袋都拍飛了,兩具無頭的死尸直挺挺的倒在地上。
這時,更多的楚兵圍攻過來,直接架起了長戈,嬴華就勢一躍,身子就被這些楚兵的長戈順勢挑飛起來。
嬴華不敢怠慢,腳下一頓,就揮著青龍戟拍飛了底下的那些楚兵的長戈,落到地上。嬴華的青龍戟“嘭”的一聲插到地上,支撐住了自己已經搖搖欲墜的身軀,染血的發(fā)絲隨風飄揚,嬴華的臉龐忽而猙獰起來,咬緊牙關,眼中更是遍布血絲。
這個時候,附近的楚兵都攥著武器,站在那里,攥著武器的手臂都在發(fā)顫,手心都在冒汗,他們的臉上都無一不彌漫著恐懼的神色!
嬴華,真乃天神也!
就連唐昧都不得不感慨。
但,到此為止了。
嬴華已經力竭,體內的生命氣息正在不斷地流失。
似乎是在彌留之際,嬴華想起了自己為之效忠的王上嬴駟,五味雜陳。
想當年,意氣風發(fā),嬴駟違反商君之法,濫殺無辜,被貶為庶人,罰到民間歷練,嬴華陪著,一起吃了不少苦。
想當年,崢嶸歲月,嬴駟繼位之初,為了迎合老世族殺害衛(wèi)鞅,是嬴華背著罵名率軍攻打商於之地,最后把衛(wèi)鞅帶回咸陽車裂。
想當年,金戈鐵馬,嬴華大戰(zhàn)齊軍于桑丘,差點身亡。東出函谷關,大戰(zhàn)韓趙魏三國聯(lián)軍,左右沖殺,陣斬敵人數百,秦王謂之“大秦第一勇士”!
往事皆成空!
而就在這時,忽而響起了“轟隆隆”的馬蹄聲,地動山搖的馬蹄聲,甚至是宛如地震一般,就連大地都在震顫!
“報——”
一名楚軍小校飛騎而來,到唐昧的身前滾鞍下馬,慌慌張張地道:“將軍,大事不好了!我軍北面忽然出現大股煙塵!是秦國騎兵,兵眾不下萬人!”
“什么?”
唐昧聞言,頓時感到晴天霹靂。
而秦國的騎兵來得十分迅速,唐昧放眼望去,只見原本一望無垠,無邊無際的平原之上,驟然出現一抹黑色,這抹黑色宛如陰云一般的迅速籠罩著整個大地,似乎隱天蔽日,連天上的太陽都被遮住了!
當先出現的,就是一桿“秦”字的大纛,隨后更多的旌旗隨風飄蕩,無數秦軍騎兵縱馬奔馳,好似一股巨大的黑色洪流,轉瞬間,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地投入到這片戰(zhàn)場中。
“秦國的援軍,怎么來得這么快?”唐昧有些難以置信。
包圍丹陽城的楚軍有八萬,唐昧自恃不慫秦國的援軍,但是誰知道秦軍來了多少?
先出現的是秦國騎兵,隨后大量的秦軍便出現在丹水平原上,其中軍大纛上書“甘”!
這是甘茂所率的秦軍!
一陣嘹亮勁急的號角過后,漫山遍野,身穿玄色戰(zhàn)衣的秦軍便沖著被包圍的楚軍而來。
“風,大風!風,大風!”
秦軍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前排銳士持闊身長劍。
驟然之間,秦軍軍鼓聲號角大作,纛旗在風中獵獵招展。
秦軍兩翼騎兵率先出動,中軍兵士則跨著整齊步伐,山岳城墻班向前推進,每跨三步大喊“殺”,竟是從容不迫地隆隆進逼。
與此同時,凄厲的牛角號聲震徹整個丹水平原,兩翼騎兵呼嘯迎擊,重甲步兵亦是無可阻擋地傲慢闊步,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卷而來。
終于秦楚兩方大軍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響徹四野,又如萬頃怒濤撲擊島礁。長劍與彎刀鏗鏘飛舞,長矛與投槍呼嘯飛掠,密集箭雨如蝗蟲過境鋪天蓋地,沉悶的喊殺與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顫抖!
這是兩支戰(zhàn)國最為強大的鐵軍,都曾擁有常勝不敗的煌煌戰(zhàn)績,都是有著慷慨赴死的猛士膽識。
鐵漢碰擊,死不旋踵,猙獰的面孔,帶血的刀劍,低沉的嚎叫,彌漫的煙塵,整個山原都被這種原始搏殺的慘烈氣息所籠罩所湮滅.....
嬴華已經倒了下來,渾身鮮血淋漓,宛如“血人”的他,在最后一刻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華叔,華叔!醒醒!不要睡過去,你一定能活下去的!華叔!……”
阿蕩?
迷惘的小羊羔
春秋戰(zhàn)國時代,是我最喜歡的歷史朝代之一,亦是讓人魂牽夢繞的大時代。 張儀、蘇秦、魏章、白起、鬼谷子、莊子、樂毅、孟子、慎子……諸子百家,學術鼎盛。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兩千多年前的古人的智慧,他們無論是在戰(zhàn)爭、政治、商業(yè)、農業(yè)、學術等各個領域所達到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他們的事跡不應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世人所遺忘。 這一本《秦有銳士》,是作者君為了彌補上上一本《桀宋》而再寫的。一開始是本來打算寫以秦武王為主角的小說的,后來為武庚紀所感染,覺得作為天命玄鳥之后裔的宋王偃不該這般寂寂無名,故而由此而寫。 最后,碼字不易,請各位看官多多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