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除了高鈞民,最為人知的就是高珍。
高珍,高家家主侄女,父親早逝,母親再嫁,對姐妹倆不聞不問,天賦勉強(qiáng)算個中上的水平,但是她卻能夠和唐家唐易恒定下婚約。
唐易恒,唐家家主嫡子,也是繼承人,是琉璃島四大家族里最為正統(tǒng)的一位繼承人。
蔣家,隔房庶子蔣宏昌。
高家,高鈞民是高家家主在其測出天賦以后,看他父母雙亡,而自己膝下空虛,過繼來的。
上官家,上官松比前面兩個好一點(diǎn),畢竟是上官家家主的血脈,不過,是庶子。
唐易恒就是出身天賦都足夠優(yōu)越的,在琉璃島的受歡迎程度遠(yuǎn)比同為親傳弟子的蔣宏昌要高。
按理說,這樣的人,本不該用于家族聯(lián)姻的,尤其是高珍這樣出身天賦都不顯的人。
那么,高珍肯定在其他方面有亮點(diǎn),并且這亮點(diǎn)足夠亮到掩蓋出身天賦這兩項(xiàng)短板,不僅如此,想要和唐易恒聯(lián)姻,還需要征得他本人的同意,不然,唐家不會去為了一個高家的隔房侄女來為難自家的繼承人,高家也不會為了高珍和唐家鬧什么不愉快。
沈瑤通過這兩次見面和琉璃島上的聽聞,得出一個不太愉快的結(jié)論——高珍這個人,除了天賦出身以外,是一個完美的人。
完美,聽上去很好。
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話傳承千年之久,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個人怎么可能真的完美,沈瑤不信高珍會是一個完美的存在。
但是外界眼中的高珍,也就是沈瑤聽到的高珍,的的確確除了出身天賦以外沒得挑。
首先,作為修仙者,首要任務(wù)還是修煉。高珍天賦比不得唐易恒,算是中上,自己又是極其刻苦,對自己狠是真的夠狠。
高珍可以為了修煉幾天幾夜不睡,練氣期闖進(jìn)莽蒼山筑基期才能去的地盤與妖獸廝殺......
其次,高珍上行孝悌,下愛子弟。高家同輩的關(guān)系,高珍處理的非常好,對上長輩亦是。甚至可以著手處理一部分族中庶務(wù)。
最后,高珍常有善舉,對城里的凡人平民也都極好。
當(dāng)然,高珍長得很好,完全溫婉的賢妻良母型的長相和氣質(zhì)。
說實(shí)話,沈瑤聽到這些的時候,是有些失望的,居然就以這些定義完美!
這些東西不能說假,但是太虛了,水分太多。
修煉刻苦,這可真是一抓一大把。
莽蒼山里的妖獸也不是見人就打,何況是練氣去了筑基,有差距,但也沒那么大,沒有什么琉璃島人腦補(bǔ)出來的‘九死一生’。再說了,高珍會沒有把握嗎,她付出了這么多,還沒來得及享受,怎么可能白白送死。
上行孝悌下愛子弟,難度也沒有那么大,或者說,外界夸大了高珍的這種行為,搞得只有她一個人會這樣做一樣。
城中施善舉,其實(shí)是高家出力,高珍次次帶頭。其他三家也時有善舉,不過是小輩輪著帶頭。
而且,這只是常規(guī)操作,在高珍之前就有這些了,算不上什么新鮮事。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高珍搞定了唐易恒。
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
按理,唐易恒萬劍宗,成玦真君親傳。高珍玄清宗,記名弟子都不是。何況唐易恒已是金丹,高珍只是筑基初期。
就這些來看,怎么也不像是會有太多交集的兩個人,就這么有了婚約。
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兩情相悅?
那場宴席上看不出來。
利益所趨?
高珍能給唐易恒什么呢?
沈瑤想著,半倚在扶欄上,往下看高珍,神識外放......
高珍的元陰,不在了!
難不成是唐易恒和她......然后,要負(fù)責(zé)!
目前看來是這個原因了,沈瑤能看出來的事,唐易恒不可能看不出來,知道高珍元陰已失卻還是要與高珍定下婚約,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本人是與高珍有夫妻之實(shí)的那個人。
但還是匪夷所思,怎么就有夫妻之實(shí)了呢?
這兩人的圈子重合不多,或者是很少,哪里來的機(jī)會。
這婚約的最大受益者是高珍,那會不會是她制造的機(jī)會?
算了,高家外援暫時待定。
說起來,剛才如果她真的讓出了琉璃墜,會不會被以為是在向高家示好,有意做高家的外援?
肯定是會的。
方才,高珠未必沒有試探之意。
不過,既然來到了法衣區(qū)域,還是好好挑一挑。
烏翎已經(jīng)興致勃勃地跑進(jìn)衣服堆里去了。
法衣和下面的法器一樣,因著地處琉璃島,不少都是琉璃制的。
不是很懂怎么把琉璃拉成絲做成衣服的,但是真的好看。
沈瑤看到了一件和剛才挑的琉璃墜非常搭的法衣。
烏翎挑中了一件粉紅色的法衣。
其實(shí),沈瑤很少穿粉紅色,但是,挺喜歡粉紅色的。
沈瑤在上輩子的時候,小學(xué)那會兒,非常喜歡粉紅色,中學(xué)就不知道怎么覺得粉紅色各種幼稚各種俗。
高考畢業(yè)后,突然又覺得粉紅色各種好看了。
然后,在買回粉紅色小裙子回來的路上,被拐角沖出來的渣土車撞了,就穿來這里了。
進(jìn)宗門之前,還是經(jīng)常穿粉紅色的,到了宗門之后,也許是有了偶像包袱,覺得粉紅不適合高貴冷艷的自己。
現(xiàn)在,反正不在宗門,完全可以放飛一下。
然后,沈瑤下樓付過賬就走了。
下樓的時候走的是另一邊樓梯,為了避免和高珍高珠撞上。
結(jié)果,高珍高珠沒撞上,出門的時候撞上了云斐和陌無殤。
兩人明顯是結(jié)伴而來。
沈瑤和云斐互相點(diǎn)頭當(dāng)做打了招呼就各自走開了。
沈瑤沒有立刻回客棧,而是像之前一樣找了間茶樓,尋了一間靠街的廂房坐著。
這間茶樓今日沒有說書的,是唱戲。
戲曲不少都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來,比如今日這一出。
講的是唐易恒和高珍之間的,愛情。
沈瑤是沒看出來這兩人有多深的矢志不渝的愛情,本來也就沒有。
但是,架不住老百姓愛腦補(bǔ)!
現(xiàn)在是唱到了唐易恒筑基成功,兩人定情。
沈瑤只想感嘆這一點(diǎn)都不嚴(yán)謹(jǐn)。
唐易恒六七十歲了,高珍撐死三十多歲。
唐易恒筑基二十出頭,那會兒高珍還沒生呢,上哪兒定情?
蕭祈歌
補(bǔ)昨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