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很長一段時間不聯(lián)系。
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
那時,他已在遠方。
一條短信也沒有。
不應該這樣啊。
看往日的微信記錄,也有溫度,不是冰冷的。
他為什么一條短信也不發(fā)呢?
至少說一下,他在那邊如何如何。
朋友之間也應該這樣啊。
不再想與我有什么聯(lián)系?
所以,消失得這么決絕?
這是我們的盡頭?
像很多次想像的那樣?
無言無語。
故事終結。
日子漸行漸遠,他的影子盡了。
心里有一種綿延的痛,似乎粘連于某一根神經,讓我無法舒展。
在失眠的夜,我數(shù)著窗外點點的繁星。
在一個綿長的深夜,我寫下一首詩:
《他》
他,是一回眸,一頷首,
他,是一眼神,一點頭。
他,在遙遠的云處,
他,在深遂的星空。
他,是一點一滴的網,締結著一段過往。
他,是離去的背影,訴說著失去的哀傷。
無法傾訴,
無法說出,
讓愛化成無聲,
讓情化為無影。
誰把彼此塵封。
今生無法攜手同行。
愿在深夜的夢徊中,
與你相擁。
這段以他為坐標的情感世界,我締上句號。
日子終要繼續(xù)。
我開始看小說。
終于看完了那部百萬字的小說,《春明外史》。
楊杏園身死他鄉(xiāng),李冬青含淚離別。
接著又看《玉梨魂》。
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
悲傷了很多天。
在那詩句鋪滿的世界里,
訴說著人間有真愛。
格調是:我愛你,所以成全你。
接著,看了亦舒的《喜寶》。
心情落寞的難受。
每次看完一個小說,心情就會起起伏伏好多天。
為著劇中人,也為著現(xiàn)實中的自己。
因為心中有愛,所以點滴都會共嗚。
這些小說,陪我渡過了悲傷期。
這么久,他還是沒發(fā)短信。
我也不發(fā)。
有人說,如果他沒有,親口對你說“我愛你”的話,那就不是愛情。
是啊,淅淅瀝瀝,三年多,他從未說。
他有很多機會說。
找不到證據,證明他愛過我。
除了猜來猜去。
這個故事,畫上句號吧。
讓他變成一個塵封的往事。
忽又感謝他沒說出過什么。
他不說什么,我才最好解脫。
自然的退出,了無痕跡。
心中所怨,一掃而過。